【核心素养目标】3.1《让小车运动起来》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3.1《让小车运动起来》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2017年)科学四年级上册
【核心素养目标】 第1课 让小车运动起来 教学设计
课题 3.1 让小车运动起来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知道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竖直向下的吸引力。
科学思维:调查了解不同类型的车的不同动力系统;能用实验数据证明自己的推测。
探究实践:调查了解不同类型的车的不同动力系统;会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态度责任:发展进一步研究运动和力之间的兴趣;体会到生活中车辆类型是丰富多彩的,具有不同的动力类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竖直向下的吸引力。
难点:会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聚焦: 1.图片展示马车、推车、火车、汽车、自行车、太阳能小车提问:它们都是怎么动起来的?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类型的车?都是怎么动起来的?教师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3.出示小车,设问:你能让它动起来吗?揭示课题:让小车运动起来(板书)
课程学习 二、探索探索一:让小车运动起来出示小车、垫圈、带绳子的挂钩。设置挑战:你能用这些材料让小车运动起来吗?3. 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看法。4.请学生尝试可行的方法。(可以将垫圈的重力转换为绳子的拉力,从而驱动小车。)5.提问:拉小车的绳子多长合适?需要几个垫圈才能使小车运动起来?说说你的推测。6.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提示:一个一个地增加垫圈,使得小车刚好运动起来。7.播放视频,明确实验步骤。8.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探索二: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的关系1.增加垫圈个数(增大拉力)小车的运动快慢会怎样变化?如何用实验验证呢?2.出示实验要求:①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从起点开始,到终点结束;②每次多个增加垫圈,观察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③记录每次垫圈的数量和小车运动的时间。3. 温馨提示:①组内分工合作,及时记录数据,记录在活动手册中;②每种情况至少测量3次,取中间值或者次数多的数值。③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说一说有什么发现。4.播放视频:探究小车运动与拉力的关系。5.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6.出示数据,学生交流发现。三、研讨1.怎样让静止的小车运动?怎样使得运动的小车停止?施加动力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施加阻力可以让小车停止运动。2.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越慢。四、拓展1.运动员是怎样改变足球的运动的?(快或慢,启动或停止)2.学生交流讨论;3.教师小结:如脚踢静止的足球,可以使足球运动起来;脚踩住足球,可以使足球静止;通过脚踢的用力大小控制足球的运动速度等。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不同类型的小车用不同的动力类型;而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板书设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见过并体验过各种各样的运动的车辆,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对这些车如何运动起来有一定的了解。在前面的科学学习中,他们初步认识过“力”,初步知道力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但是他们并没有从科学实验的角度研究小车运动与力大小之间的关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还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学生通过调查不同类型的车的不同动力系统,了解到不同类型的车有不同的动力类型。此外,学生还能够通过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实验探究的重要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