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特点-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易错点专练(有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特点-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易错点专练(有解析)

资源简介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特点
易错归因
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特点识记不清。
典型易错题
例1(2022·湖北·恩施市第一中学模拟预测)自主神经指支配内脏、腺体和血管的传出神经,其活动不受意识支配。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的作用既相互拮抗又协调统一。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保证人体在紧张、运动状态时的生理需要,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主要是维持安静、休息时的生理功能。据此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猎物在被狩猎者追捕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B.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神经-体液调节控制
C.人在恐惧时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机体对外界环境做出迅速反应
D.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睡眠,原因可能是运动时副交感神经兴奋,使得心率和血压上升
【答案】D
【解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紧张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量上升,提高机体的反应速度,A正确;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受到相应神经递质的调节,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受体来发挥作用,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人在恐惧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分泌量上升,提高机体的反应速度,C正确;睡前进行剧烈运动会影响睡眠,原因可能是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使得心率和血压上升,D错误。故选D。
解题技巧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内脏运动神经的作用特点
(1)奔跑等身体运动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它明显受到意识的支配;而由惊恐所引起的心跳与呼吸的变化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是不随意的。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部分器官的作用
器官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眼球 瞳孔开大肌收缩,瞳孔散大 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
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 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
心脏 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 心跳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
支气管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胃、肠 胃、肠平滑肌舒张,抑制胃、肠运动 胃、肠平滑肌收缩,促进胃肠运动
膀胱 逼尿肌舒张,内括约肌收缩 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舒张
同类题练习
1.(2022·辽宁·建平县实验中学模拟预测)下列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自主神经系统中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
B.自主神经系统属于脊神经,其活动不受脑中高级中枢的控制
C.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D.当机体处于紧张、焦虑和兴奋等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
2.(2022·湖北·武汉二中模拟预测)机体对同一生理过程可能存在相反的调节,犹如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下列生理调节过程不属于此类的是( )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垂体以调节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B.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以调节其膜电位
C.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作用于心脏以调节其活动
D.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原分解
3.(2021·上海静安·二模)人体从运动状态恢复到安静状态过程中,下列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
A.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 B.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加强
C.肾上腺分泌活动加强 D.心血管中枢兴奋性加强
4.(2021·上海青浦·一模)噪音会导致交感神经活动机能亢进。当半夜被噪音惊醒时,人体会发生( )
A.心率减慢 B.血压下降
C.呼吸急促 D.胃肠蠕动加快
5.(2022·北京顺义·二模)小鼠在觅食过程中忽然闻到猫尿液的气味,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和血压上升等现象,当危险解除时上述生命现象消失。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闻到猫尿液气味后小鼠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B.小鼠在闻到猫尿液气味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现象属于反射
C.交感神经参与小鼠闻到猫尿液味道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D.副交感神经参与小鼠在解除危险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6.(2022·广东·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模拟预测)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种神经的传出神经末梢均与心肌间存在类似突触的结构。为研究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的支配作用,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关于此实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处理 心率(次/分)
正常情况 90
仅阻断副交感神经 180
仅阻断交感神经 70
A.副交感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引起Na+内流
B.心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含有不同的受体
C.维持正常心率需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作用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会引起心肌细胞的膜电位发生改变
7.(2022·山东聊城·二模)心脏搏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若阻断小白鼠的副交感神经则心率加快,阻断交感神经则心率变慢,神经支配心脏搏动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属于传出神经
B.副交感神经的两个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的作用效果不同
C.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能是抑制性递质,可降低心率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相互拮抗共同维持心脏搏动的相对稳定
8.(多选)(2022·辽宁·沈阳二中模拟预测)机体受到恐惧及剧烈运动刺激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和副交感神经-胰岛B细胞系统的活动都会增强,人表现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和物质代谢加快等应激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活动通常是相反的,但也会出现同时增强的情况
B.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在促进肝糖原分解的同时使汗腺分泌活动减弱
C.副交感神经-胰岛B 细胞系统的活动能促进组织细胞对糖类物质的转运和利用
D.机体受到恐惧及剧烈运动刺激时的反应体现了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9.(多选)(2022·辽宁·模拟预测)已知副交感神经可以使心率降低。研究人员将生理状态相同的蛙心脏随机分为A组和B组,置于成分相同的营养液中,使蛙心脏保持活性。将B组蛙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剔除,而保留A组蛙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刺激A组中的副交感神经,A的跳动降低。从A组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组的营养液中,B组的跳动也减慢。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副交感神经
B.B组的心脏跳动减慢最可能是神经未剔除干净
C.突触也可以存在于神经元和心肌细胞之间
D.副交感神经控制心肌细胞的活动仅存在化学信号
10.(2022·辽宁沈阳·三模)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下图为自主神经系统的部分组成和功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___________(填“传入”或“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作自主神经系统。
(2)交感神经兴奋时,导致①心跳_________(填“加快”或“减慢”);②大部分血管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④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导致膀胱缩小。
(3)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某个区域兴奋,通过___________(填:“交感”或“副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上升,此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另外,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___________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
(4)某些植物人出现“尿失禁”现象,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饭后不适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结合图中③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练习参考答案
1.D 【解析】自主神经系统是传出神经,A错误;自主神经系统属于脊神经和脑神经,其活动受脑中高级中枢的控制,B错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交感神经抑制胃肠蠕动,副交感神经促进胃肠蠕动,C错误;当机体处于紧张、焦虑和兴奋等活动状态时,副交感神经受到抑制的,而交感神经受是兴奋的,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D正确。故选D。
2.D 【解析】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来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后,这个信息又会反馈给下丘脑和垂体,从而抑制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属于此类调节,A不符合题意;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产生兴奋,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产生抑制,属于此类调节,B不符合题意;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属于此类调节,C不符合题意;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可以作用于肝细胞使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两者的调节是相同的,不属于此类调节,D符合题意。故选D。
3.B 【解析】人体在运动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分泌活动加强、心血管中枢兴奋性加强,在安静状态下副交感神经兴奋,消化腺的活动加强。即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C 【解析】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是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当机体处于紧张活动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起着主要作用。副交感神经系统可保持身体在安静状态下的生理平衡,其作用有三个方面:①增进胃肠的活动,消化腺的分泌,促进大小便的排出,保持身体的能量;②瞳孔缩小以减少刺激,促进肝糖原的生成,以储蓄能源;③心跳减慢,血压降低,支气管缩小,以节省不必要的消耗,协助生殖活动,如使生殖血管扩张,性器官分泌液增加。半夜被噪音惊醒时,交感神经活动机能亢进,人体会呼吸急促,ABD错误,C正确。故选C。
5.A 【解析】闻到猫尿液气味后,小鼠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和血压上升,所以小鼠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A错误;小鼠在闻到猫尿液气味后出现的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和血压上升均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属于反射,B正确;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稀薄,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所以交感神经参与小鼠闻到猫尿液味道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反应,C正确;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交感神经作用相反,副交感神经参与小鼠在解除危险后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反应,D正确。故选A。
6.A 【解析】根据表格分析,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大幅度提高,说明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抑制作用。阻断交感神经心率降低,说明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促进作用。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的作用相互拮抗。仅阻断副交感神经,心率加快,说明副交感神经可以使心率减慢,因此副交感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不会引起Na+内流(Na+内流会导致细胞兴奋,心率加快),A错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可以作用于心肌细胞,说明心肌细胞表面含有不同的受体,B正确;结合表格可知,阻断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心率均有变化,说明维持正常心率需要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作用,C正确;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抑制作用,使其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绝对值进一步加大,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起促进作用,使其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外负内正,导致其产生动作电位,D正确。故选A。
7.C 【解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外周传出神经系统的一部分,都属于传出神经,A正确;副交感神经两次释放乙酰胆碱,第一次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使其产生动作电位,第二次乙酰胆碱作用于效应器细胞,是使得效应器细胞如心脏跳动减慢,两次作用效果不同,B正确;阻断交感神经则心率变慢,说明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即去甲肾上腺素是兴奋性递质,可加快心率,C错误;阻断小白鼠的副交感神经则心率加快,阻断交感神经则心率变慢,说明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说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动相互拮抗共同维持心脏搏动的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C。
8.AC 【解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但根据题意“机体受到恐惧及剧烈运动刺激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和副交感神经-胰岛B细胞系统的活动都会增强”可知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也会出现同时增强的情况,A正确;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使肾上腺素水平上升,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分解,提高细胞代谢,产生更多能量,汗腺分泌活动增强,B错误;副交感神经-胰岛B细胞系统的活动增强,胰岛素合成和分泌量增加,促进组织细胞对血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C正确;机体受到恐惧及剧烈运动刺激时的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和物质代谢加快等应激反应过程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调控,该过程并未体现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调控,未体现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D错误。故选AC。
9.BD 【解析】由题意分析,A组为对照组,B组剔除了蛙心脏的副交感神经,为实验组,B组注入的营养液有前后对照,从A组的营养液中取些液体来注入B的营养液中,能使B的跳动减慢,说明副交感神经能向心肌细胞传递化学信号。由题干“将B组蛙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剔除,而保留A组蛙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副交感神经,A正确;由“从A组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组的营养液中,B组的跳动也减慢”可知,B组的心脏跳动减慢最可能是A组蛙心脏的副交感神经释放的一些化学物质,使B组的跳动减慢,B错误;传出神经末梢可以支配心肌细胞,形成突触结构,故突触也可以存在于神经元和心肌细胞之间,C正确;副交感神经控制心肌细胞的活动既有电信号又有化学信号,D错误。故选BD。
10.(1)传出
(2)加快 收缩 不会
(3)交感 甲状腺
(4)没有高级中枢(大脑皮层)调控,排尿反射可以进行,但不受意识控制
(5)运动时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腺分泌,不利于食物消化
【解析】(1)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2)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大部分血管收缩,膀胱壁肌肉松弛,不会导致膀胱缩小。
(3)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某个区域兴奋,通过交感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上升,此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另外,神经系统还通过控制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分泌活动来调节血糖含量。
(4)某些植物人出现“尿失禁”现象,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破坏,不能控制排尿,即没有高级中枢(大脑皮层)调控,排尿反射可以进行,但不受意识控制。
(5)饭后不适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因为运动会使人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使人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不利于食物消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8 / 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