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李凭箜篌引——李贺一、作者介绍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独树一帜的诗人。李贺讳父名而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后只做过一个九品的奉礼郎,不久辞官归故里而卒,年仅27岁。李贺少年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身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象,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二、主要作品《神弦曲》《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有《昌谷集》三、人物评价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喻今,所以后人经常称他为“鬼才”“诗鬼”,称他创作的诗词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四、写作背景此诗大约写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至八年(813)间,李贺当时在京城长安任礼奉郎(执掌祭祀的九品小官)。李凭当时是供奉宫廷的梨园弟子,因擅弹箜篌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境界奇幻,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五、疏通诗歌大意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吴丝蜀桐制成的精美的箜篌,弹奏的乐声飘荡在深秋九月;空山里的浮云(被箜篌的乐音吸引)堆积在那里,不流动了。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那江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这高妙的乐声从哪里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长安里弹奏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乐音)像昆仑山的美玉碎裂, 声音清脆悦耳,像凤凰的歌喉一样激昂嘹亮;使莲花在露水中欷欷饮泣,使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月光变得温熙,天神的心弦也被箜篌的乐声吸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补天的五色石为箜篌声破裂,天界为之震惊,引来一场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夜深沉,乐声把 人们带进梦境,仿佛李凭把技艺向神妪传授;湖里的老鱼在水波中奋起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月宫里的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靠在桂花树上;露水斜斜坠落,打湿了(全神贯注听箜篌演奏的)玉兔。描写音乐的常见方法1.以声摹声法 2.以形喻声法3.动作描绘法 4.联想典故法5.环境渲染法 6.议论抒情法7.听者反应法六、微点深意细探究1、本诗的开头两句应 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首联开门见山,借箜篌构造精良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词,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既点明了演奏时间,又写出了演奏环境。“张”字是演奏的动作,很容易引起高远饱满、直上云天的联想。“空山”紧承上句,写音乐效果,空旷山野上的流云听到这夺人魂魄的乐声都为之凝神驻足,忘记了流动。“颓”字恰恰和“张”字构成对比,“张”显得饱满,“颓”显得无力,“颓”字形象地描绘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的情态。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是诗中仅有的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该句成功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此句成功运用了通感的艺术手法。这样写能够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自然地将豪壮、幽怨、凄凉、欢愉等声音联系在一起,如此抑扬顿挫、此起彼伏、富于变化的乐声,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才华。而且听觉与视觉兼具,美不胜收,使作者的奇特想象、绝妙构思具体可感,具有形神兼备之妙。3、后八句描写乐声,是从哪个角度描写的?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后八句从侧面写出了李凭弹奏乐曲时所产生的动人心弦的效果。以音乐效果侧面烘托弹奏者的技艺高超。同时想象丰富,动静结合。月宫中的吴刚听到乐曲声也忘记了砍树,倚在桂树上凝神倾听,不知困倦;桂树下的玉兔听到乐曲声也浑然人境,全然觉察不到寒露打湿了全身。作者回味整个演奏过程,美妙的乐曲使人宛在仙境,进而想象仙界神灵的痴迷状态,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的美妙。七、小结此诗运用一连串出人意料的比喻,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充满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全诗语言峭丽,构思新奇,独辟蹊径,对乐曲本身,仅用两句略加描摹,而将大量笔墨用来渲染乐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效果,大量的联想、想象和神话传说,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作者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综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作者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李凭箜篌引侧面烘托音乐效果正面描写音乐效果侧面烘托音乐效果李凭出场情景通感比喻手法浪漫主义神话音韵流转自然惊天地泣鬼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