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一下《夜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胆、敢、往”等12个生字和1个偏旁——“厂”字头。2.会写“色、外、看、爸”四个字。3.熟读课文,理清文意;感受小作者的情感变化,引起共鸣。教学重难点熟读课文,理清文意;感受小作者的情感变化,引起共鸣。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制作。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会认读生字;能比较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对比旧知,引发思考1.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首和夜有关的古诗《静夜思》,明月当空,疏影影摇曳,虫鸟窸窣,大诗人李白在美妙的夜色中对月伤怀,思念遥远的故乡,今天也有一位小朋友,他在面对夜色时,又是怎样的表现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夜色》。2.齐读课题,学习课题中的生字“色”。请和我齐读课题,注意“色”是平舌音。(读两遍之后)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我们记住这个生字吗?(斜刀头+爸;“爸”字把“父子头”换成斜刀头。)二、教师范读,初步感知。1.这位小朋友面对夜色究竟有哪些表现呢?现在把书翻到44页,请听我读,边听边思考。2.指名分享。(教师给出提示词,比如,一开始这个小朋友提到夜色是怎样的,后来呢?,同时教师要及时跟进,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例如:你真会说、你观察得真仔细、希望你也可以和她一样可以变得勇敢。)3.教师总结概述文意。(一开始,这位小朋友胆子(出示生字片)很小,后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他不再害怕夜色,终于变得勇敢起来了。(出示生字卡片)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4.认读“胆小”和“勇敢”两个词语。谁来和这个词语朋友打声招呼——胆子(教师提示,“子”是轻声,要读得短而轻)看看谁能把这个词语(勇敢)读出勇敢的气势。(邀请3到5个小朋友读这个词语)三、自由朗读,集中识字。1.读课文,标自然段。从你们的声音里,老师知道你现在和这个小主人公一样勇敢!接下来,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这个关于勇敢的故事,要求读准字音,遇到难度难懂的句子,多读两遍;标一标这篇文章一共有几个小节。2.集中识字※初次识记。反馈本文一共有两个小节)课文读完了,这节课中的生字宝宝正迫不及待地要和你们打招呼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呈现加了拼音的生字。)第一行教师带读,学生跟读;第二行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领读,读完后要求学生用加一加、减一减、找朋友的方式识记生字(重点提厂字头,对比广字框;复习斜刀头、单人旁、反文旁);第三、四行学生带读,让学生通过加一加的办法识记汉字。过完一遍后,出示带拼音的汉字,全班齐读。※练习与巩固开火车认读除去拼音的生字。现在调皮的拼音宝宝跑掉了,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要求学生直接读生字,不能拼读。)你能这些生字归归类吗?(点名请学生来说)四、书写指导小朋友们,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把汉字写得漂亮!(一)“爸” 和“色” 书写指导。※学生交流。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两个字,它们有什么异同,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教师给予提示,例如:小朋友们可以从结构上和组成部分上来思考。)※ 教师总结。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都有“巴”字,但是“巴”位置和大小各不相同。“爸”字上宽下窄,上大下小;“色”上小下大,上宽下窄。(二)“看”字的书写指导。※ 学生交流。(提示从结构上、组成汉字各部分的大小、位置关系上观察。)※ 教师总结。“看”字是半包围结构,上下两部分相接,最下面是“目”字,不是“日”。(三)“外” 字书写提示。左右结构,左右均宽,又长左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