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出现
1、出现背景:
11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相对趋于稳定,人口持续增长。1050-1350年间,欧洲人口增加了3倍。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庄园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人使用,庄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地的人,流浪汉增加。
到11世纪,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生产工具逐渐改进,铁犁和马得到普遍采用;农业耕作技术改良了,不再是过去的刀耕火种,而是有了固定的耕地……同时,在种植谷物以外,人们还学会了果艺、园艺、饲养牲畜。这样,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增多了。
——樊亢主编《资本主义兴衰史》
思考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哪些新变化?
2、垦殖运动:
11世纪后,欧洲农村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有的垦殖是领主组织,多数是农民自发开垦。
材料: 这里完全没有人身依附的农奴制。这里没有劳役,因为劳役要在领主的自营地进行,而这里全部土地都归农民个人使用……其次,耕作制度也是自由的。……在新开垦的土地上,他是自己的主人,何时种和种什么,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新垦区的司法行政制度也不同于庄园。它们常常效仿城市,取得它们需要的司法和行政自治权。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新垦区与旧庄园有何不同?
新开发的地区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农奴
只需要向领主缴纳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或者缴纳迁徙税就可以走了!
纺织工
领主为什么愿意放你走呢?
农奴
因为他们缺钱啊!哈哈!
2、庄园的衰落和瓦解
12世纪开始…随着钱币使用的普及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地主需要从商人那儿购买比以前更多的商品。由此他们发现,将传统的权益和服务兑换成钱十分有利可图......为了获取租金,地主们很乐意解除同农民那并不光彩的人身依附关系。土地租赁合同也开始取代庄园合同。
——尤金·赖斯《现代欧洲史01》
随着法律的规范,在西欧越来越多的地区,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不再为领主提供劳役,以此获得对自己劳动力的自由支配;也可以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
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庄园制度逐渐衰落瓦解
阅读材料,思考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农村又有了什么新变化?
材料一:1348年到1349年的黑死病使欧洲农业人口减少了一半,在有些区域人口甚至只剩下从前的三分之一。
——尤金·赖斯《现代欧洲史01》
材料二:在黑死病之后一方面,领主间为争夺劳动力展开竞争,使劳动力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粮食价格因需求而下跌,威胁着领主的收入。
————武寅主编,郭小凌、侯建新、刘北成、于沛等《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劳动力成本上升
粮食价格下跌
征收实物(劳役地租)
不如
征收货币的收入稳定
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14世纪中叶以后,领主出租自营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领主的庄园面临劳动力和收入减少的情况,他该如何经营自己的自营地?
3、租地农场的形成:
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领主通过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
14世纪中叶以后,领主出租直领地达到一个高潮,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土地所有者(领主)
建立租地农场
出租自营地租金为生
货币关系契约关系
富裕农民
出卖劳动获取工资
雇佣工人付给工资
雇佣与被雇佣关系
雇佣农民
租地农场的特征
相关史实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到16世纪末,英国已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阶层,土地所有者、租地农场主、雇工之间彼此签订契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产品。据估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他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是1:10。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这反映了欧洲农村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租地农场主就是后来的农业资本家。他们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农产品的富余,加上城市需求的增加,使得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
农业的繁荣,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其中手工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农产品富余
城市农产品需求增加
收购农产品、畜产品
转卖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
法国南部地区的粮食被运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欧洲的呢绒、皮毛等远销东方。
手工业者逐渐脱离农业生产;
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4、手工业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手工工场的出现
欧洲印刷工场
中世纪的手工作坊
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结合相关史实思考手工工场是怎么运作的?
生产资料:原料、生产工具
生产者:雇佣工人
商人
行会手工业者、零散工人
分离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完全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工人需要在同一地点集中劳动,这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雇工分工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集中手工工场的特点
这似曾相识的感觉!在手工业领域资本与劳动也分离了!
马克思
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毛纺织业是最早出现社会分工的部门,在意大利许多自治城市里,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雇用一些行会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生产过程分成梳毛、纺线、染色、织布、平整等多道工序,由专门的手エ业作坊完成。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手工业者失去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
  这种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由“商人直接支配生产”,手工业者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也不再与市场发生直接联系。很快,其他部门也出现了这种资本与劳动的分离。
生产关系——雇佣关系
生产方式——分工协作
经营特点——面向市场
工人
提供生产原料
统一生产工具
统一生产地点
出卖劳动力
商人
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你认为农业和手工业的新变化有何共同之处?对西欧的影响?
租地
农场
农场主提供土地
和生产工具
农场主雇佣农民
农产品面向市场
手工
工场
工场主提供原料
和生产工具
工场主雇佣工人
手工业品面向市场
特征
工场生产
雇佣劳动
面向市场
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的实质:是一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实质是一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说明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1、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
材料:大佃农有足够的资金用于更新设备,改善灌溉,以及改良土壤和畜牧品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他们还是该时期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至少在中世纪晚期及近代早期,他们及其延伸体乡绅控制了英国的地方事务。在村庄,他们被称为“头面人物”(notables),是公共事务的领袖。 ——侯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探》
材料:贵族们总是愿意置身于符合他社会地位的奢侈生活或者至少是舒适的环境中。比如,与11世纪相比,12世纪的骑士在衣、食、住方面的花费增加了。既不能抗拒自己新的需要,也没有足够的资力来满足需要,因此,很多贵族先欠债,再破产。13世纪中叶,桑坦普雷曾说,在他的家乡教区里,骑士的人数就从上世纪末的60个降到只剩下一两个。
——据汤普逊《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整理
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者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
富裕农民
我的面包和酒都是最上等的,谁也没有我藏酒丰富,我的饮食跟着时节变换。我主持陪审团的审案会议, 多次代表我的郡当选议员,还曾当过郡长和辩护律师。
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者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者变卖,富裕农民、骑士、乡绅通过各种手段不断集中土地,并且逐渐建立自己的新型地产,以新的生产方式控制生产、交换等环节,他们还控制乡村行政事务,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
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不断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市民阶层
在欧洲,随着商人、金融家和制造业者的荷包日益丰厚,权力也跟着水涨船高,就是拜这种半独立的地位之赐——国君为了掌控乡间坐大的贵族地主,越来越仰赖自治城市和他们的财富。
——《极简欧洲史》
随着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也不断扩大, 尤其是(富商巨贾)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依据材料分析市民阶层包括哪些人?他们的经济、政治地位如何?
掌握生
产资料
失去生
产资料
手工
工场主
工场雇
佣工人
手工
业者
商人
市民阶层
强化
王权
所需
政治
力量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二、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
农业:从庄园制度到租地农场的兴起
手工业:从手工作坊到手工工场出现
共性:逐渐打破自给自足的经济
影响:逐渐资本主义化(商品经济、雇佣关系)
农村:贵族衰落,富裕农民兴起
城市:市民阶层崛起,强化王权
共性:逐渐打破等级森严的封君封臣制度
影响:社会结构从等级森严趋于上下流动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A
B
1、13、14世纪,西欧出现了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这些现象说明西欧( )
A.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B.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封建庄园制完全瓦解 D.农民转化为资本主义
2、中世纪末期,西欧农村分化出一批精英分子,他们已作为一个稳定的阶层脱颖而出,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他们是(  )
A.庄园主 B.富裕农民、骑士、乡绅 C.公爵、伯爵 D.手工业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