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大气受热过程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大气受热过程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2节 大气受热过程
湘教版必修一
[学习目标]
1
运用示意图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2
能绘制并解释大气受热过程。
3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解释生活中相关的地理现象。
4
温度(℃)
高度
(km)
20
0
140
120
60
100
80
40
-100
-50
0
50
100
对流层
电离层(热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
范围 温度、运动状况 和人类关系
太阳辐射
紫 蓝 青 绿 黄 橙 红
短波辐射
50%
43%
7%
大气削弱作用(白天明显)
大气吸收(具有选择性)
大气反射
太阳
大气上界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易散射波长较短的
蓝、紫色光(具有选择性)大气散射
水汽、CO2
强烈吸收红外线
云层和较大尘埃
反射太阳光(无选择性)
大气的受热过程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多云的白天气温不高
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多表现为蓝色,
朝霞 与夕阳 表现为橙、红色?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大气路程短,
大量蓝光容易被散射,因而天空呈蓝色;
早晚阳光斜射,穿过大气路程长,波长较短的蓝色光及各色光已被散射掉了,剩下红光和橙色光到达我们的视野,所以阳光红似火,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小结】大气的削弱作用
吸收
作用
臭氧吸收紫外线
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反射
作用
云层和较大颗粒尘埃
散射
作用
空气分子和细小尘埃
特点:具有选择性
特点:无选择性
特点:具有选择性
绝大多数的太阳辐射都能穿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
上层大气吸收紫外线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少量)
地面增温
“太阳暖大地”




地面吸收
反射、散射
一、低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是地面的主要直接热源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少量)
地面增温
射向宇宙空间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增温
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的水汽、CO2吸收(大量)




地面吸收






大气
吸收
反射、散射
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低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一、低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生活应用
“高处不胜寒”——(山地温差)
想一想:
为什么山顶和山脚存在温度的差异?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一、低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图中为11月6日石家庄的
天气状况
1.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间
2.解释成因:
知识解释生活
全球年太阳辐射量大体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总量分布
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
两小儿辩日
早 如 盖, 午 如 盘:
大 小
早 凉 午 热


早 远 午 近
早上的太阳
中午的太阳
解密
早:太阳穿过的大气层厚,大气削弱太阳辐射较强凉
午:太阳穿过的大气层-薄,大气削弱太阳辐射较弱-热
科学解释生活:
1、纬度因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穿过大气厚度及太阳高度角)
2、下垫面因素:不同性质的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3、其它因素:天气阴晴/地形/坡向等影响日照时长
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
大气上界




大气吸收(少量)
地面增温
射向宇宙空间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的水汽、CO2吸收(大量)




地面吸收






大气
吸收
反射、散射
二、大气保温作用(夜晚明显)









地面增温
“大气还大地”




塑料大棚的原理?
生活应用2
太阳辐射




转化为
地面长波辐射
学塑料大棚的原理?以致用
白天
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塑料薄膜、玻璃等材料,照射到地面
而塑料薄膜或玻璃材料,
能够阻挡长波辐射,
从而蓄积热量起到保温作用;
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
温室气体增多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
大气逆辐射增强
保温作用增强
近地面气温升高,全球变暖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思考:月球探测设计要经受300多度温差考验?
思考:月球温差为何可达300多度?
月球
夜间,
没有大气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辐射强烈,月面温度骤降,气温很低
白天,大气削弱了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气温不会太高
白天,
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升得很高,气温很高
大气上界
地球
探究:大气热力作用的意义
夜间,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热量又被大气逆辐射还给地面,使气温不致降得过低
意义:缩小了气温的日较差,使地球保持相对稳定的气温,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沙漠地区(晴天)气温日较差大?
生活应用
?谚语:
“早穿棉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
学以致用
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
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夜晚地面气温很低,近地面水汽凝结容易出现霜冻。
知识解释生活
烟雾防冻
果园铺沙
知识服务生活
铺砾石
学以致用
运用所学完成知识框架图
太阳
大地
大气
宇宙空间
A
B
C
D
E
F
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保温作用
大气削弱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
两大来源
两大过程
两大作用
大气的根本能量来源——太阳辐射
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量来源
——地面辐射
地面的增温过程
大气的增温过程
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
对地面--保温作用
现象2 :清晨,阳光未照进教室,教室却是明亮的。
现象1 :严重的雾霾时,能见度低。
现象3 :交通信号灯“红灯停”
现象4 :谚语“十雾九晴”
用知识解释生活
5000m
B
A
C
T=2℃
T=32℃
高原
知识解释生活
青藏高原上太阳辐射很强,但气温却较低,?
B气温比A点低:
C处太阳辐射强:
C处气温低:
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
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很强
B海拔高于A,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故海拔越高温度越低
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较弱,故气温较低;
海拔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高,
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差气温较低。
铺上黑色尼龙网的时间,应该是防止作物晒伤太阳辐射最强的--夏季午后
(短波)太阳辐射穿过塑料大棚
转化为(长波)地面辐射,
地面长波辐射,难以穿过塑料大棚,起到保温作用。
黑色尼龙网直接影响的是太阳辐射。
1
2
知识服务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