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11张PPT。中国几条重要的分界线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一、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因此,从青藏高原向北、向东,我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状逐级降低。
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大致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为界;
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大致以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为界。
第一级阶梯以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为主,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高原上有世界最高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
第二级阶梯主要有其他几大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盆地和山地等。
第三级阶梯主要有三大平原,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和山地。二、秦岭—淮河线
秦岭—淮河线大致沿33.5oN分布,
是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是温度带中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是干湿地区中的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是南方水田农业区与北方旱地农业区的分界线,
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淮河以南为南方,以北则为北方。三、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主要经过大兴安岭西侧和东南侧、内蒙古高原南部、黄土高原北部、青藏高原东部,其主要穿过的省级行政区有内蒙古、黑、吉、辽、冀、晋、陕、宁、甘、青、藏等地区。
这条界线大致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较为相似。四、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除青藏高原地区以外)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风有显著变化,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从而也形成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习惯上,我们把自东北向西南的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等作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该线西北为非季风区,东南为季风区。南北走向。
季风区是指受夏季风(东南风和西南风)影响很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与夏季的地区;非季风区则是指受海洋影响小,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较少,全年都比较干旱的内陆地区。五、中国人口密度分界线:
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一线。简而言之,线以东人口密度大,以西人口密度小。
亦称吴焕庸线,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43%,但人口却占94%以上;西北部人口稀疏,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还不到总人口的6%。 世界重要分界线丹麦海峡——
欧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丹麦海峡位于冰岛与格陵兰岛之间,沟通了北冰洋和大西洋。
德雷克海峡
——南美洲和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狭窄水道
直布罗陀海峡
——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它是地中海沿岸各国通往大西洋的必经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这里的表层海水,从大西洋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海水下沉,再沿海峡底部流向大西洋。 亚欧大陆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
亚非大陆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根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相似性,美洲也可分为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它们两者之间的分界线是
美国和墨西哥的国界线,即美国以北的美洲(含美国)称为北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称为拉丁美洲。以温定带 (主要看最低气温)
0、15度作界限,
全年最低气温高于15度,为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在0-15度之间,为亚热带;
全年最低气温低于0度,为温带;
全年 最高 气温在0度左右,为寒带。
以水定型(看降水的全年分布情况)
按降水类型划分,有四类
夏雨型:所有的季风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热带草原
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年雨型:热带雨林、温带海洋
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