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我有招(课件)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共1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防盗我有招(课件)全国通用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共13张PPT)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防盗我有招
盗窃,是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违法行为。遭受盗窃,人们的生活、学习将受到很大影响,甚至陷入困境。防盗的关键在于提高防盗意识和能力,防患于未然。
思考:
你见到过哪些盗窃行为?
怎样预防盗窃?
乘坐公交车上学的同学们,上了公交车可不要只顾着跟同伴讲话,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财物。市民黄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多次在公交车上看到盗贼偷小学生的钱物。民警提醒,手机等财物如放在书包里,要尽量将书包背在身前。黄女士经常乘坐10路或11路公交车上下班。她告诉记者,11路公交车途经市三小。每到上学或者放学时间,11路公交车上就会有不少小学生,这时,盗贼也就开始向学生们伸出“第三只手”。小偷紧挨在学生身后,偷偷拉开学生书包的拉链,偷走学生的手机等财物,学生却毫不知情。“有时候,我也想提醒那些小学生,但他们经常一上车就只顾着和同伴说话,根本找不到机会提醒他们。”黄女士说。记者将黄女士反映的情况告知市公交公司,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公交车上张贴提醒标语,并要求司机多留意和提醒。该负责人还提醒市民,公交车上有提醒乘客谨防小偷的广播,司机广播提醒乘客时,有可能是发现了脸熟的小偷,乘客这时就要注意身边可疑之人,保管好自己的财物。
如何防范身边的“第三只手”?
民警根据多年的反扒经验提醒市民,在乘坐公交车前,要准备好零钱,等车勿露财。不要将装有财物的包背在身后,应尽量放在身前。一旦发现财物被偷,乘客切莫惊慌失措,要马上通知司机,并立即报警。
常见盗窃手段
1. 顺手牵羊。
盗窃分子乘主人不备,将放在桌上、床上的钱、手表、文具,或晾晒在阳台、走廊中的衣服偷走。这种盗窃的手段,不用撬门,不用撬窗,非常方便,所以叫“顺手牵羊”。
2. 溜门盗窃
盗窃分子乘室内无人、房门未锁之机,溜进门来,将室内的现金、存折、信用卡、手机等贵重物品盗走。这种手段速度非常之快,甚至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完成。尤其在盛夏季节,如果夜间睡觉图凉快不关门,小偷便正好趁机入室偷窃。
3. 窗外钓鱼。
盗窃分子乘室内无人或室内人员睡觉之机,用竹竿、木棍等工具从窗外将室内的衣服等物品钩走。
4. 熟人作案。
熟人入室盗窃分为以下几种人:亲戚朋友、同事、经常上门的服务人员等。熟人实施入室盗窃,对事主有一定的迷惑性,如果事主在家,可能对他不会有什么戒备心理,但一旦被识破,窃贼容易杀人灭口。
5. 撬门窗入室。
盗窃分子乘室内无人之际,撬坏门窗,入室盗窃。
盗窃的防范及应对办法
1. 养成严谨的生活习惯,保管好自己的财物,不给小偷可乘之机。
2. 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如银行卡密码等,对好朋友也要保密。以免一旦被窃,无端猜疑。
3. 遇到形迹可疑的人,要保持警惕,并巧妙提醒他人。
4. 发现小偷,不要慌张,可联合身边的人齐心协力,力求人赃俱获。
5. 如果小偷用暴力威胁,可大声呼叫,寻求支援,并拨打110报警。
无论在什么地方遇到盗窃行为,都要审时度势,量力而行,以智取胜,切不可鲁莽行事,危及自己的生命安全。人的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
预防盗窃,你是这样做的吗?
1. 保管好贵重物品或现金。
2. 低层住房的窗户要做护栏,门钥匙不要随便乱放。
3. 到健身房、游泳馆等公共场所时,不要携带贵重物品和现金,必须带一定现金时,提高警惕。
4. 现金尤其是数额较大的现金要及时存入银行,设置密码。银行卡、存折等要与身份证、学生证等有效证件分开存放,妥善保管,防止同时被盗。
5. 外出时将贵重物品或现金随身带走或托可靠的人保管。
6. 出门时关好门窗,反锁房门,还可请邻居帮忙关照门户。
7. 完善安全设施设备,做好联防联控工作。
这些人需防范
公交车上假装睡觉的人。很多人坐公交车会睡觉,但如果有人貌似睡
得很香,眼睛却半张半闭,很可能是正在等机会作案的小偷。
不下雨的天气拿着雨伞的人,或者很冷的天气手上有外套却不穿的
人。雨伞和衣服都是他们用来掩护的工具。
打扮得像中学生,说话却不像中学生的人。有的小偷收拾得挺干净,
由于年纪都不大,最多的是装扮成中学生,以降低人们的警惕性,一旦被抓住还可以免于被打。他们只要开口说话,腔调和中学生相差甚远。
在公交车站故意起哄,每次车来都不上车的人。明明人不多,上车时
却故意装得很拥挤,明明可以上车最后却不上了,这种人身份十分可疑。
在餐馆吃饭时,东张西望却什么都不点的人。这种小偷专挑吃饭的人旁边坐,却什么都不点,趁人不注意,手就伸进椅背上的衣服口袋偷东
西,或拿了别人的包就走。
在商场或超市,目光的焦点很少在商品上,而是在其他人身上扫来扫
去的人。正常人进入商场或超市后,其目光的焦点多集中在各式各样的商品上,而小偷则不然,他们在寻找作案对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