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 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学点精要】知道气温及测定方法,学会计算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初步学会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能用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抽丝剥壳】1.读课本72页阅读材料气温的测量,得出结论:(1)测定气温的工具是____________;(2)气温的表示方法是____________;(3)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 次。2.气温的计算:日平均气温是指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从而可以月平均气温就是 ;同样年平均气温是指 。3.一天之中,气温是存在变化的,观察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在此图中,横轴表示 ,纵轴表示气温刻度,曲线是不同时刻气温高低的连线;通过该图,以得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气温值是 ;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值是 ,最后得出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的差也就是气温日较差是 ,用公式表示:气温日较差= - 。4.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而地球又以 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半球,因此,结合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 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 月最低;南半球正好相反。根据气温日较差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就叫做 。【拓展整合】5.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广州11月1日的气温为15~21℃。15℃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日落前后 D、早晨8时6.下列现象中属于气温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有: ( )①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子墙厚、窗子比较小,这样可以减少房屋内温度变化②夏季时,冷饮热卖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高③寒冷的冬天,中国东北的农民喜欢呆在炕上聊天④近两个月没下雨了,农田干裂,无法下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7.某气温站观测当地某天不同时间的气温如下图,读后回答问题:时刻 8 14 20 2气温(℃) 7 18 15 4(1)该地的日平均气温为( )A.10℃ B.11℃C.12℃ D.13℃(2)该地的气温日较差是( )A.等于14℃ B.小于14℃C.大于14℃ D.等于11℃8.读北京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1)北京此日最高温出现在 ( )A.中午12点B.午后两点左右C.日出前后D.日落前后(2)北京此日气温最低值可能为下列中的( )A.23.6℃ B.8.7℃C.14.9℃ D.7.8℃9.一天中气温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 )A、2点和下午2点 B、14时和日出前后 C、午后2点和8点 D、12点和20点10.在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一月的陆地 B、七月的陆地C、一月的海洋 D、七月的海洋11.南半球海洋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一月 B.二月C.七月 D.八月【探究创新】12.按照一般规律,下列地点中温度最高的是:( )A、10°S B、45°S C、30°N D、60°N13.“早穿棉袄,午披纱”反映的是( )A.某地的气温日较差大 B.某地的气温月较差大C.某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D.某地的气温年际变化大14. 读图,河北石家庄1960~1999年累计平均沙尘暴、扬沙、浮尘出现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地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居多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造成该地区沙尘暴、扬沙和浮尘现象严重的原因除了与北方土地沙漠化有关外,还与下列哪种天气有关( )A.雷 B.霜冻 C.干旱 D.洪涝15.读下列某地月平均气温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月份 1 2 3 4 5 6气温(℃) -20.1 -15.8 -6.0 5.8 13.9 19.7月份 7 8 9 10 11 12气温(℃) 23.3 21.6 14.3 5.6 -6.7 -16.8(1)该地所在地区可能为( )A.北半球热带 B.南半球热带C.北半球的陆地上 D.南半球的海洋上(2)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A.20.1 B.23.3C.16.8 D.43.4(3)该地区的夏季包括的月份是( )A.12、1、2 B.6、7、8C.9、10、11 D.3、4、5【感悟思考】16.根据我国某地全年气温分布资料,在右边框内汇出该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月份 1 2 3 4 5 6气温 7.6 9.5 12.6 16.1 18.9 19.6月份 7 8 9 10 11 12气温 19.7 19.1 17.5 15.0 11.3 7.9该地最有可能是 。A.哈尔滨 B.北京C.昆明 D.海口第二课时【学点精要】能够正确判读等温线图,掌握等温线图的判断规律;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能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明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抽丝剥壳】1.读下面等温线图,如果去掉旁边的文字和摄氏度,那么该图就和第一章当中所讲到的 地图相似,因此回顾等高线的内容:(1)等高线是把地图上 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2)运用等高线图可以表示地面 ;(3)在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 相等;(4)等高线数值大,海拔 ,数值 ,海拔低;(5)等高线 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 ;(6)等高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海拔低,表示的是 地,如果中心海拔 ,表示的是 。2.通过上面对等高线图的回顾,得知气温的分布用等温线图来表示,从而完成有关等温线的一些内容:(1)等温线是把地图上 相同的点连成的线;(2)运用等温线图是表示 的水平分布;(3)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 相同;(4)等温线数值大,气温 ,数值 ,气温低;(5)等温线 的地方 ,温差大,稀疏的地方, 小;(6)等温线呈封闭形状,如果中心 低,表示的是 中心,如果中心 高,表示的是高温 。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结合图例,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从而得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 ,也就是说, 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 。而在同纬度地区,并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夏季人们都喜欢到海边游玩,而冬季,人们都认为海水的温度过低,而很少游泳,从而可以得出气温分布的规律(2)同纬度地区,夏季 气温高,海洋气温 ,冬季相反。4.在日常人们登山的过程中,从山脚到山顶,感觉气温越来越低,因此得出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3)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 ,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拓展整合】5.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D.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6.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59米,山顶气温比同纬度海拔900米处气温约低( )A.30℃ B.18℃ C.20℃ D.25℃7.我国的北戴河成为夏季避暑胜地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8.关于等温线图的判读,不正确的是( )A.若等温线和纬线、海岸线或等高线大致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位置、海陆或地形影响明显B.一般地说,等温线较平直,反映影响气温的因素较单一C.等温线的稀疏和密集不能说明温差大小D.等温线向低纬方向突出时,说明突出地区的气温低于同纬度相邻地区9.我国江西庐山是夏季避暑胜地因为( )A.所处纬度高,气温低 B.靠近海洋,降水多,气温低C.地势高,气温高 D.气压低,空气上升,降水多所以气温低10.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相当,在不考虑其他因素、仅考虑地势因素的情况下,当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为32℃时,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气温大致为( )A.10℃ B.9℃C.8℃ D.7℃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世界上气温从低纬度向南北极地逐渐降低B.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一定相同C.现在全球气温有明显的变暖趋势,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D.夏季,沿海地区的气温一般比内陆地区的高12.夏季的白天,陆地和海洋受热情况是:( )A、陆地增温快,比海洋热B、陆地增温快,比海洋温和C、陆地增温慢,比海洋冷D、海洋和陆地一样热13.一年之中,南极洲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14.已知北半球同纬度A、B两点(如图),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则图中表示的季节是____(冬季或夏季)【探究创新】15.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图上的温度数据有两处不正确,请你找出不正确的数据:( )A、28°C,10°C B、10°C,20°C C、10°C,21°C D、16°C,8°C(2)改正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是低温中心 B、乙地是低温中心 C、丙地是低温中心 D、丁地是高温中心(3)如果图中温度差异是受地形影响,那么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处是山顶,甲处是盆地 B、丁处是陡坡,丙处是缓坡C、乙处是盆地,甲处是山顶 D、丙、丁两处无法判断坡度陡缓16.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A.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C.海洋广阔 D.受太阳光热均匀17.读等温线图,已知等温线上的数值由北向南递增,则该图表示的是 半球等温线图,且A点气温 (大于、等于、小于)B点的气温。18.试分析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所蕴函的地理原理。19.已知北半球同纬度 A,B两点(如图 3.2-10),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判断图中所表示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0.读图3.2-16,回答:(1)该图示意 半球某区域的等温线的分布情况。(2)冬季等温线在陆上向 (高纬还是低纬)凸出。其原因是 。(3)如果A、C为陆地,B为海洋,则此时是季节。(4)若B是亚欧大陆,那么A是 洋,C是 洋。21.有关下图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反映的是七月份的气温分布B.该图反映的是一月份的气温分布C.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气温分布D.图中大致同纬度的陆地气温低于海洋22.读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图回答:(1)C点的海拔为 米(2)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米。(3)BC两点的相对高度为 米。(4)若A点气温为7℃,那么B点的(5)气温为 ℃,C点的气温为 ℃【感悟思考】23.大家都知道,赤道地带是非常炎热的,可是在赤道地带居然屹立着好几座雪山。如非洲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扎罗死火山、南美洲厄瓜多尔境内的钦博拉索山和大洋洲新几内亚岛上的查亚峰等。这些山峰下是湿热难耐的热带气候,山顶却是白雪皑皑,堪称“赤道奇观”。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高峰,海拔5845米,山巅是一个凝固的死火山口,气候奇寒,气温低到—34゜C。在长达5000米的山坡上,分别生长着热、温、寒三带的生物,出现了“青山白头”的景观。请回答:(1)为什么在赤道地区的山顶会出现积雪?(2)气温在山地的垂直变化有什么规律?(海拔与气温的关系)第三课时【学点精要】知道降水及其主要形式,明白降水及降水量的测定,初步学会阅读、绘制降水柱状图;能用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的变化规律。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抽丝剥壳】1.观察下面3幅图片,得出降水的三种形式是 、 、 。其中,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2.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 、 、 、 等不同等级。3.气温的测量用温度计,读54页阅读材料得出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 。4.气温存在日变化和年变化,而降水存在季节变化,读右图,横坐标代表月份,降水量较多的是 月份,降水量较少的是 月份,从而可以得出该地的降水量分布不均匀。5.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根据图例,不同颜色代表降水量的多少,认真读图,从而得出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规律:(1)从赤道向两极,降水量逐渐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的降水量 大陆西岸;(3)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的降水量 沿海地区。在该图中,降水量最少的,有世界“干极”之称的是 ,降水量最多的,有世界“雨极”之称的是 。6.从下图中可以看出,在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是不同的,认真观察此图可以得出,迎风坡降水 , 风坡降水少。(背风坡) (迎风坡)【拓展整合】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反映了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 。(2)比较B、D两地降水量可知,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主要原因是 。(3)年降水量最少的大洲是 洲,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在 (纬线)附近。(4)B和E两地都在 (纬线)附近,两地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8.“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说明受降水影响最大的是 ( )A、日常生活 B、交通出行C、农业生产 D、工业生产9.被称为世界“干极”的阿塔卡马沙漠90多年都不曾下雨,它位于:( )A、南回归线附近,南美大陆的西岸 B、南极大陆 C、远离海洋的亚欧大陆中心D、非洲撒哈拉沙漠的中心10.下图中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若不考虑坡向的影响,图中四地中气温最低的是 。11.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 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量多于东岸B 赤道地区气温高,空气上升,故降水多C 两极地区地面潮湿,降水较多D 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多于沿海地区12.我们都知道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你知道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A 降雪 B 冰雹 C 降雨 D 下雾13.某活动小组要准备测量下周的气温和降水情况,请你选择正确的测量仪器( )A 温度计、湿度计 B 温度计、雨量器C 温度计、雨量器、量杯 D 体温表、雨量器14.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洲是( )A 亚洲 B 北美洲 C 南极洲 D 非洲【探究创新】15.赤道附近全年都多雨有些地方甚至每天都要下一场雨,你知道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16.你知道新疆降水稀少的原因吗?( )A 纬度高气温低 B 深居内陆,距海远C 海拔高,海风吹不到 D距海近17.我国降水类型主要是: ( )A.对流雨 B.锋面雨C.地形雨 D.台风雨18.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B.地处回归线降水一定稀少C.有雨必有云,有云未必有雨D.沿海地区一定多雨19.下列地区中多地形雨的是: ( )A.沿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C.喜马拉雅山北坡 D.喜马拉雅山南坡20.全世界降水空间分布是:( )A由两极向赤道减少B由赤道向两极递减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部多于西岸D大陆内部降水多于沿海21.读图3.3-12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四点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这种降水叫做 雨。AB坡叫 坡,CD坡叫 坡。(2)若C点的气温是12℃,则D点的气温大约是 ℃,由此可见,气流由C到D,气温 ,空气 (容易或不容易)达到饱和,降水 (多或少)。22.读图3.3-13,回答下列问题:(1)A、B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主要理由是 。降水较少的是 ,主要理由是 。(2)C、D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主要理由是 。23.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如下表所示月份 1 2 3 4 5 6降水量(毫米) 10 5 22 47 71 81月份 7 8 9 10 11 12降水量(毫米) 135 169 112 57 24 12(1)该地 三个月降水最多, 三个月降水最少,降水季节变化 。(2)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冬夏季节降水用少雨和多雨表示,应是夏季 ,冬季 。(3)自己动手用表中数据绘一幅降水量柱状图,根据数据定纵坐标和横坐标。【感悟思考】23.根据你的生活体验,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思考学校所在地的一年之中,哪个季节降水多?哪个季节降水少?为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