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一课时【学点精要】知道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都可以影响太阳辐射从而影响气候;知道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及对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知道五带的划分。【抽丝剥壳】1.简要描述地球的形状。2.读下面两幅图回答:(1)所谓太阳高度角(太阳高度)就是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 。(2)观察B图,当太阳光直射时,太阳高度角为 °,当太阳光斜射时,太阳高度角小于 °,即太阳光线斜射的越厉害,太阳高度角越 。(3)观察A图可知,当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小时,地表的受热面积会越来越 ,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就会越来越 。3.读“阳光照射到球面上的示意图”回答:(1)A、B两处中哪一处的太阳高度角大?哪一处获得的太阳光热多?(2)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角将逐渐变 ,太阳辐射的强度将逐渐 。4.根据上述几个小题提供的信息,简要总结纬度位置与气温高低的关系。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标注地球公转的方向。(2)把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不同位置与其光照情况连线。A位置B位置C位置D位置(3)根据上述几幅图,完成下列表格(以北半球为例)。A位置 B位置 C位置 D位置日期直射位置节气名称昼夜长短太阳高度(4)夏至日前后的6、7、8月是南半球的 ( )A.夏季 B.冬季 C.春季 D.秋季【拓展整合】6.下列四地中,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是 ( )7. 图中箭头方向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8.下列地理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 )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产生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昼夜长短的变化9.下列哪些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 ( )①一年中,操场上旗杆的影子长短和方向有季节性变化 ②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③凌晨起床观看欧洲当地19:00举行的足球比赛直播 ④北京天安门每天早晨升国旗的时刻都是不同的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 ①④10.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 ( )A.北回归线上 B.南回归线上C.赤道上 D.南北极圈上11.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B.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方向自东向西C.地球运动总是先自转后公转D.自转公转周期不同12.2008年8月8日8时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正式开幕,这一天北京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C.昼夜等长 D.无法确定1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日期正确的是 ( )A.23.5S 冬至日 B.23.5N 夏至日C.23.5N 冬至日 D.23.5S 夏至日14.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 ( )A.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B.有无极昼极夜C.有无明显的四季变化 D.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15.下列四地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是 ( )A.南寒带 B.北寒带 C.南温带 D.热带16.读下图,完成要求。(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填上五带的名称。(2)你位于五带中的 带。从图中可知,非洲领土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我们生活在 洲,该洲地跨 带、 带和 带。(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都在低纬度,寒带都在高纬度B.低纬度都在热带,高纬度都在寒带C.中纬度都在温带,高纬度都在寒带D.低纬度都有阳光直射现象,高纬度地区都有极昼、极夜现象17.读“地球公转图”,完成下列各题:(1)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的重要地理界线是 ,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日(节气),你学校所在地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2)我国航天员费俊龙、孽海胜在2005年10月12日称作“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当时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中的大体位置位于上图中的(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A、D之间(3)当地球从B到运动到A时,有关太阳直射点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其后继续向南移动B.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其后继续向南移动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其后继续向北移动D.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其后继续向北移动【探究创新】18.6月22日,甲地(0°、50°E)的昼夜长短状况为 (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C.昼短夜长 D.无法确定19.下列四个节日中,北京市白天最长的是 ( )A.5月1日 B.6月1日C.7月1日 D.8月1日20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时间是 ( )A.北半球的冬至日 B.北半球的夏至日C.北半球的春分日 D.北半球的秋分日21.下图四地,位于热带的是 ( )22.读“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交角图”,回答下列问题。(1)平面A是 ,平面B是 。(2)角C的度数是 °。(3)若角C为90°,同一地区季节还有没有变化?。有没有昼夜交替? 。(4)当角C增大时,地球上的五带的范围有何变化?(5)当地球上各地昼夜等长时,节气是 和 。【感悟思考】23.为了使一楼在一年中的任何季节都能采光,从理论上讲,我国北方的楼间距应比南方的楼间距 。为什么?试着用绘图的方法加以说明。第二课时【学点精要】会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人类活动对气候要素——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是相互的。【抽丝剥壳】1.做一做,想一想,回答下列问题。(1)夏季,取温度一样的一盆沙子和一盆水,放在太阳光下面照射同样的时间后,测量一下,沙子和水谁的温度会偏高?(2)取温度相同的一盆沙子和一盆水,放在冰箱里冷却相同的时间,测量一下,沙子和水谁的温度会偏低?(3)上述两个实验说明了,沙子增温 (快或慢),冷却也 (快或慢)。进而可推出,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大陆的气温 (高于或低于)海洋的气温,冬季,大陆的气温 (高于或低于)海洋的气温。2.简要回答降水形成的两个条件?3.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是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之一。海洋上空与大陆上空相比, 上空的水汽比较多,所以,一般情况下,近海地区的降水往往(多于或少于)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4.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的山脉位于 洲,该山脉在世界上的地位可描述为 。(2)该地位于 半球(南、北),判断的依据是。(3)A地对应的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为 图(甲或乙)。(4)B地降水稀少的原因是 。这告诉我们,沿海地区降水不仅仅跟离海远近有关,还与 等因素有关。5.已知同纬度上的A、B两点,读图回答问题。(1)此图为 半球(南或北)等温线图,判断的依据是 。(2)B点的气温介于 ℃和 ℃之间,A点的气温介于 ℃和 ℃之间,所以,A点的气温 (高于或低于)B点的气温。(3)若A点为陆地,B点为海洋,则此图表示的季节为 季。判断的理由是。(4)若此图为冬季气温分布示意图,则A、B表示陆地的是 。【拓展整合】6.下图是中纬度某地区一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图所示地区为南半球B.气温随纬度增加而递减C.a、b两处气温相同D.a处气温比b处气温低7.下面各等温线分布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北半球夏季陆地的是 ( )8.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B.人为因素的影响C.海陆分布的影响 D.纬度位置的影响9.庐山和青岛均为我国避暑胜地,其主要原因分别是( )A.洋流因素和纬度因素 B.纬度因素和海陆因素C.洋流因素和地形因素 D.地形因素和海陆因素10.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空气环流是 ( )A.近地面空气由城市流向郊区,高空空气由郊区流向城市B.城市工厂、居民生活排出大量的废气流向郊区C.城区温度比郊区高,产生上升气流,郊区温度较低产生下沉气流D.城市多建筑物,受热慢,郊区多水面,受热快11.全球气候变暖致使 ( )A.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B.干旱地区面积扩大,森林面积扩大,出现人类的生存危机C.全球降水大量增加,洪涝灾害增加,撒哈拉沙漠将变成绿地D.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大量增加,致使空气污浊,气候恶化12. 图中所示的降水类型是 (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1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A地海拔为3300米,B地300米,若A地气温为15℃,则B地气温应为 ℃。(2)A、B两地气温差异的原因是 。(3)运用这一原理,人们在夏季往往到 避暑。14.读图回答问题:(1)该图示意 半球某区域的等温线分布情况。(2)冬季等温线在陆上向 (方向)凸出。其原因是 。(3)如果C为陆地,B为海洋,则此时是 (季节);如果A、C为海洋,B为陆地,则此时是 (季节)。(4)若B为亚欧大陆,那么A是 洋,C是 洋。15. 读世界各大洲CO2排放量示意图和世界CO2排放量最多的十国柱状图及有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08年至2012年间,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削减5.2%,其中美国削减7%,欧盟削减8%,日本削减6%。(1)图中排放量最多的三个大洲是亚洲、 、和北美洲。(2)图中所示十国中,CO2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是 。(3)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中国,其工业能源消费目前以 为主。(4)2001年美国政府决定放弃实施《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义务,引起世界震惊。这是因为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将对世界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5)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么做?(至少写2条)16.填写下列表格。气候现象 主要影响因素A.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B.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C.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D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探究创新】17.下图是某地区平均气温分布图,该地区有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 B.北半球热带C.南半球温带 D.南半球热带18.读下图,完成要求。(1)若该图为等高线图,且a>b>c,则甲处地形为 ,乙处地形为 。(2)若该图为等温线图,且a>b>c,则甲、乙两地位于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若甲为海洋,乙为陆地,则此时北半球为 (冬季或夏季)。(3)若甲、乙两地均为陆地,则海拔较高的是 。假使甲地海拔为300米,气温与乙地相差0.6 ℃,那么乙地海拔应为 米。19.通过学习《地理》,小明画了两幅漫画。请你判断这两幅画是否符合自然地理规律,为什么?20.请将下列环境问题按因果关系联系起来。A.全球变暖 B.二氧化碳增多 C.砍伐森林 D.燃烧煤、石油 E.旱涝灾害 F.海平面上升【感悟思考】21.读漫画“现代女娲补天图”,回答下列问题。(1)现代“女娲”为何要补天?(2)出现此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类活动释放出 化合物破坏高空中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 辐射增强,危及人体健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