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古人谈读书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主讲老师:
日期:20XX.01.01
25 古人谈读书
书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走进书就走进了一个丰富的世界。那么,如何读书,才能与这位朋友心灵相通呢?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感受古人带来的启示。
这课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三篇文章,从中获取营养。
孔子(公元前551.9.28―公元前479.4.11):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人物简介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人物简介
曾国藩(1811.11.26-1872.3.1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国藩为首的汉族地主经世派的崛起,使清封疆大吏由权贵当权变为经世派当权,促使清地方官员中满汉比例的变化。地方督抚力量的强化与离心倾向的加强。
人物简介
比一比识记:
缺——缸 诲——悔
形声字识记:
谓——胃 窥——规
字谜识记:
岂——大山压倒自己。
恒——太阳留在天地间,竖心留在左半边。
皆——比一比谁更白。
重点分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解析:“敏”指“聪敏”。“好”是“喜好”。“耻”是“以……为耻”。“下问”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全句的意思是:勤勉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重点分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解析:最后一个“知”读四声zhì,同“智”,是“智慧”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是智慧。
重点分析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解析:“识”在这里也读zhì,是“记住”的意思。“厌”指“满足”。“诲”指“教诲”。
全句的意思是: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倦怠。
这三个句子带给你怎样的读书启示?
不懂就要多问;不要不懂装懂;记住知识,从不满足。
重点分析
第一句: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第二句: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第三句: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第四句: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急”的古义和今义不同,在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读书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一定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一定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件缺一不可。
曾国藩的这段话带给你怎样的读书启示?
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有恒心。
再读课文,思考:读书为什么要“有志、有识、有恒”?
有志——不甘为下流
有识——-知学问无尽,不满足
有恒——-恒心,不放弃,能成功
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
正面:如果我们遵循这三点,那么会达到高尚、博学、成功的境界;如果做不到这三点,则一事无成。最后作者进行总结,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这三者缺一不可,点明这三点的重要性。
脉络分析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2、敏而好学,不耻下;3、三日不读,口生荆棘;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6、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7、劳于读书,逸于作文;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9、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10、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主讲老师:
日期:20XX.01.01
教学完毕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