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1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章末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1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章末复习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1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导学案
一、预习案
1、复习目标
1.巩固复习本章知识点,做到查漏补缺。
2.通过习题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
2、预习重点
中国的位置、疆域、邻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中国人口和民族的分布特点。
3、达标练习
1.从东西半球看,位于 ;从南北半球看,位于 ;从濒临的大洲和大洋看,中国位于 东部, 西部;从五带来看,中国大部分领土在 带,少部分在 带,没有 带。
2.中国的陆地面积达 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位。
3.领土四至点:最北端在 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端在南沙群岛中的 ;最东端在黑龙江与 江的汇合处;最西端在新疆的 。
4.我国大陆海岸线长 千米,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海、 海、 海和 海(属于太平洋);我国领海宽 海里,两个内海是 海和 海峡(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5.我国面积在500米 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面积较大的岛屿: 岛、 岛、崇明岛;最大群岛是 岛。
6.我国有众多的邻国:陆地国界线有 千米,有 个陆上邻国;其中与 、 两个国家陆海相邻。此外,还与 、 、 、 、
、 等国家隔海相望。
7.描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8.我国行政区划基上分为 (自治区、直辖市)、 (自治县、县级市)、 (乡)
三级。
9.我国共有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和 、 两个特别行政区。
10.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共有13.7亿人口,居世界第 位。
11.我国人口分布疏密不均,在 线以东地区人口 ,以西人口 。
12.分析我国西部人口分布稀疏的原因?
13.中国关于人口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14.我国共有 个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族。
15.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 ”。
二、探究案
1、要点回顾
探究一:知识梳理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1.读“中国的疆域”图完成下列任务。
(1)邻国
A( )
B( )
C( )
D( )
E( )
F( )
(2)海与岛屿
①( )海
②( )岛
③( )海
(3)领土四至点④最南 ;
⑤最北 ;
⑥最西 ;
⑦最东 。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1.读“我国行政区划图”指认:
(1)临海的14个省份,有陆上疆界的省份9个。
(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 、 、 和 ;
(3)既有陆疆界又临海的省份是 和 ;既临渤海又临黄海的是 和 ;
(4)面积最大、位置最西、邻国最多的是 ;
跨经度最广、邻省最多的是 ;
纬度最低,管辖海域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的是 ;
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
2.指图说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行政中心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和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是我国著名的人口分布线。
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点:
A ,
B 。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是我国人口和民族分布的典型省份。
甲 省,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省份;
乙 自治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份;丙 自治区,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的聚居省份;丁 省,我国聚居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
探究二:典例精析
考点一:中国的邻国
【例题 1】【山东滨州】如图是世界某区域图。图中字母所在区域与所属国家的组合,正确的是(  )
A.M﹣﹣韩国 B.N﹣﹣俄罗斯 C.P﹣﹣朝鲜 D.Q﹣﹣日本
考点二:中国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
【例题 2】【2017山东聊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汽车牌照显示该车的属地是(  )
A.广东 B.江西
C.重庆 D.贵州
【例题 3】【2017山东青岛】读图“省级行政单位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及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冀﹣太原 B.乙﹣闽﹣福州 C.丙﹣青﹣西 D.丁﹣皖﹣武汉
考点三:中国的人口
【例题 4】【2017山东青岛】读图“我国1960﹣2045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完成问题。根据目前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继续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孩政策
B.放开二孩政策
C.鼓励劳动人口到国外就业
D.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
考点四:中国的民族风情
【例题 5】【2018山东莱芜】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被称为“千古奇人”。《徐霞客游记》开篇日5月19日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旅游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云南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民族众多,风俗各异,《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了当地少数民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和生活场景。下列属于该地区少数民族风俗的是( )
A. 雪顿节 B. 那达慕大会 C. 泼水节 D. 元宵节
方法总结
本节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框架归纳知识点后对知识点进行易错点的进一步解析,使得学生对知识有了更系统的认识,更好的吸收所学知识。
参考答案
一、预习案
达标练习
1.因地制宜 劳动力 能源 技术 市场 资源条件2.资源 人口 能源 3.D
4.自然地图 经济地图 地形图 气候图 水文图 植被图 工业图 农业图 交通图 商业图
6. C 7. 方向 比例尺 图例 (1)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2)指向标 北 南 西 东 8.A 9.B
二、探究案:
探究一:知识梳理
1、①光照强 ②干旱 ③昼夜温差大 5、男子的传统打扮是身着长袍,头戴头巾。头巾、长袍可以挡住风沙对身体的袭击, 宽松的长袍能反射阳光,又能很好的透气。
探究二:典例精析
1.C 2.D 3.D 4.B 5.D 6.B 7. 东北 西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