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课件(共22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课件(共22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李凭箜篌引
李贺



教学目标
了解“诗鬼”李贺的生平,体会其在浪漫主义诗歌方面的成就
通过赏析意象,鉴赏诗歌的浪漫主义手法
感悟作者对声音艺术的描写
箜篌:
箜篌是中国古代传统弹弦乐器又称拨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乐使用外,在民间也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李凭:
李凭是唐宪宗时期红极一时的宫廷乐师。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
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唐朝诗人李贺为其作诗《李凭箜篌引》。
李贺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李贺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 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 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 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 27岁(一说24岁)英年早逝。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太白仙才, 长吉鬼才”之说。 作为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人物, 李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著有《昌谷集》 。
“诗鬼”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并不是与哪位唐朝皇帝同名了,而是名字中有一个“晋”字,而“晋”与“进”同音,儿子李贺就要避这个“进”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同情李贺的人也很多,最高调的当然是他的忘年交韩愈。我们的古文大家气愤不已,写了一篇《讳辩》,来反驳这种荒谬、恶搞的避讳“定律”。
韩愈在文章中骂道,如果父亲的名字中有一个“仁”字,那么他的儿子就要避讳这个仁,接着必须“不仁不义”,甚至连“人”都没法做了。
韩愈是豁出去了,这种推理似乎比李贺要避讳更为无理,更没逻辑。连旁观者韩愈都快被逼疯了,更何况当事者李贺。
韩愈的呐喊就如同鲁迅的呐喊一样,光喊喊而已,李贺终究无法参加进士考试。
《李凭箜篌引》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公元811年(唐宪宗元和六年)至公元813年(元和八年),当时李贺任职于长安,官奉礼郎(执掌祭祀的九品小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唐代〕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译文
秋夜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
湘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
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
清脆的乐声,融和了长安城十二门前的清冷光气;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打动了高高在上的天帝。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
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问:本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一、侧面烘托
“江娥啼竹素女愁”
湘妃被音乐触动了愁怀而泪洒斑竹、善于鼓瑟的素女为之哀愁,通过这些听众的反应烘托了箜篌声的凄美、哀愁
效果: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进而有力地表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
问:本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二、“通感”修辞的运用
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
例:“大珠小珠落玉盘”
问:本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通感”修辞的运用
“以形类声、以声类声”
以声类声
“玉碎,状其声之清脆;凤叫,状其声之和缓。”
“蓉泣,状其声之惨淡;兰笑,状其声之冶丽。”
     ——王琦《李贺诗歌集注》
昆山:也叫“玉山”或者“群玉之山”。
凤凰:在传说中是一种高贵的神鸟,居住在昆仑山。
问:本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三、浪漫主义手法-想象
诗歌后八句,丰富的想象。描述乐音由现实传至天上、神山、月宫。
驰骋自由的想像力,通过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的世界。
同时运用大量的夸张和拟人修辞,营造了瑰丽奇幻的音乐世界。
问:本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三、浪漫主义手法-想象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十二门:借指长安,当时的京城长安四面,每面有三个门,所以说是十二门。
  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音乐具有不可抗拒的感化力和渗透力——整个长安城仿佛只有箜篌的美妙旋律在回荡。
问:本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三、浪漫主义手法-想象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紫皇: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
  箜篌上的那二十三根丝弦弹奏出的妙音,连天上的玉皇大帝和人间的皇帝都为之感动。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间扩大到仙府。
问:本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三、浪漫主义手法-想象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那激越的声响,那憾人心肺的力量,震破了女娲所补的苍天;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
秋雨密密匝匝的坠落声,可以摹状乐声的急促,也可以唤起连绵不绝的忧郁形象。
问:本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三、浪漫主义手法-想象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教:不但是对乐师的高度评价,更是对乐曲的无比赞赏,就是誉之为仙乐了。
 老、瘦:极平常的字用得极生动。鱼之愈老,活动意识愈淡,而今这沉稳的老鱼居然跳起波来,可见音乐感染力之大。蛟乃龙之健者,而今瘦了,如此瘦蛟而能翩然起舞,可见音乐己使之达到了忘我的境界。
问:本诗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三、浪漫主义手法-想象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舞蹈完成,乐曲结束。但是,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还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地洒落在身上,把毛浸湿,也不肯离去。
听众听得入了迷,曲已终而意犹未尽。
全文总结:
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感谢观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