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复杂多变的关系》教案章节名称(课题) 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第二框 复杂多变的关系 计划课时 1课时授课时间导学案 1. 当今世界有哪些主要的变化?2. 世界多极化有哪些影响?3. 当今世界国家间交往的方式有哪些?主要方式是什么?4.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我国的态度是什么?学情分析 本课时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他们自己了解的东西相对较少,因此需要老师提供更多权威且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帮助学生更理性地认识当今世界的复杂多变和国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对世界格局的变化持积极乐观的态度。2. 培养学生作为大国公民的担当意识。能力目标 3. 能够通过历史事件分析世界格局的变化4. 能够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世界多极中有哪些极,以及它们给世界经济政治带来的影响。知识目标 1. 知道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是当今世界格局的重要变化。2. 理解多极化意味着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3. 知道新兴经济体的兴是世界另一个重要变化,且促进了世界多极化。4. 理解多极化的重要意义。5. 知道合作、竞争、冲突是国家间交往的新模式。6. 知道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国的态度是什么。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变化中的世界格局教学难点 调整中的国家交往。设计思路 从开放式问题美国和俄罗斯谁是中国的朋友导入,以丘吉尔名言做结尾,让学生理解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的多样性和国际关系的复杂多变,从而导入新课。再以丘吉尔铁幕演说和北约华约的诞生、当前的国际局势、新兴经济体的诞生等,论证世界格局的变化,其中以向多极化发展为一个主要的变化。第二部调整中的国家交往,主要以中美、中俄、中欧、俄乌等当前比较热点的国家间关系来说明国家间交往互动的方式包括合作竞争和冲突,但以合作竞争为主,同时也提出中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的基本立场。教学过程 教师个性化修改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课前3分钟导入新课 【课堂小调查】你认为,美国与俄国,谁是中国的朋友?生:略师:丘吉尔曾说,一个国家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中美之间也曾有蜜月期,中俄之间也曾有交恶的时候。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仅受到地缘政治、意识形态、国家领导人、两个交往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但最核心的,莫过国家利益。丘吉尔曾在期任期内,联合美苏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又在此后更长的时间反苏反共。这些都是由其国家利益决定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复杂多变的关系。提示:只要学生言之成理,老师都可以给予充分肯定,可以从历史的现实的角度加以肯定。【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表述,让学生理解影响国家间关系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这造成了国际关系的复杂多变,而决定国家间关系的是国家利益,尤其是核心利益。讲解新课 一、变化中的世界格局师:在这部分我们将要了解当今世界的变化有哪些?有何影响?要说变化,我们还得从历史说起。给大家讲两个故事【活动一】讲述历史故事历史故事1——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反苏联、反共产主义的演说。演说中,丘吉尔用“铁幕”一词之意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因此演说就被称为了“铁幕演说”。铁幕演说普遍被认为是美苏冷战的序幕。师:丘吉尔的这次演说是受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邀,作为一个在二战中十分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军事家,丘吉尔的这次也说显然不是偶发奇想。他意在号召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对抗苏联。此后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成立,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约成立。这是两个军事政治联盟组织,他们的成立都不是偶然的。设问:丘吉尔的这次演说及“北约”和“华约”的诞生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生:冷战师:没错,以美苏为首的冷战拉开序幕。整个世界也在冷战中逐步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两极格局。 历史故事2——上最惨宇航员克里卡列夫1991年5月8号,第二次飞向太空,没想到一呆就是311天。同年十月,苏联另一位派去接替克里卡列夫的宇航员到来,二人相依为命,后在美国宇航员的帮助下,二人一直坚持到俄罗斯想起他们。1991年12月26日,强大一时的苏联土崩瓦解,苏联解体,四分五裂成了15个国家。1992年3月,俄罗斯才想起来太空还飘着两个宇航员,于是派飞船将他们接回来。问: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产生怎样在影响?生;略师: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设计意图】通过讲述历史故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两极格局以及两极格局的破裂,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活动二】透视世界若干力量中心设问:什么是极?多极指哪些?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较大的国家和集团。图片展示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力量:1.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综合国力,是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军事、经济、科技等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2. 欧盟:由28国组成的欧洲联盟,总人数超过4.8亿,总面积432.2万平方公里,GDP超16万亿美元,是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3. 俄罗斯:虽实力削弱,但大国地位不容置疑,有巨大的经济、科技潜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4. 日本:经济强国(GDP世界第三),正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5. 中国: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多极化产生比较直观的印象,同时为后续内容做铺垫 师: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是大势所趋。近几年世界上也出现了很多的新变化,例如英国脱欧、中美关系紧张、乌俄冲突持续等。未来多极化会如何发展?力量对比又会如何调整?没有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所以我们说,当今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永远在变化: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过度:除了上述变化,还有一些变化也在悄然发生【活动三】P11探究与分享视频欣赏:金砖国家设问:为什么这些新兴经济体能得到迅速发展?他们的发展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生:略师: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家间的合作促进了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反过来,这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促进了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 小结:当今世界的变化有哪些?【变化一】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总趋势)【变化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有积极的变化,也有消极的变化)【变化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师:以上三点虽然都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变化中不变的就是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会变的。【设计意图】以新兴经济体为例,理解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历史和现实因素,以及这种趋势即将带来的更加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 那么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史好事还是坏事呢? 【活动四】P11阅读感悟设问:我国为何致力于推动世界多极化?生:略师:简单讲,我国的目的为了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无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在国际上都能有一定的话语权。 小结:世界多极化的影响(意义)①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②在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物。③这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感悟,一方面理解了多极化多国际关系的好处,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了解了中国的立场。 二、调整中的国家交往【活动五】时政链接——德国总理访华11月4日,德国总理带领高级商业团队访华,这是三年来首次欧洲领导人访华,也是朔尔茨任内首次访华。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其16年任期内曾12次访华设问:这是否说明中德关系始终友好?为什么?生:略师:历史上德国也曾侵略中国,德国法西斯更是对全世界犯下了累累罪行。只能说明目前两国之前存在共同的利益。所以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调整中。历史上中国与德国有友好往来,也有战争冲突。 国家间交往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脚步越走越远,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国家间的友好往来,也有给人类留下巨大伤痛的战争与冲突。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互动方式。过度:那么有哪些新的交往或互动方式呢?我们来看看这次德国总理访华的具体内容。 材料:顶着压力,带着“总裁团”,德国总理为何坚持访华?21世纪经济报道称, 与朔尔茨一起来华的,还有一支商业代表团,由巴斯夫集团、瓦克化学集团、宝马集团等12家德国的顶尖企业代表。据路透社当地时间11月5日报道,尽管有人不支持朔尔茨此时访问中国,但朔尔茨当天表示,他与中方就反对在乌克兰使用核武器达成了共识,这足以成为此次访问的理由。在提及处理中德之间的分歧和争议问题之余,朔尔茨强调,即便世界局势发生变化,中国仍是德国和欧洲重要的经贸伙伴,德国不想也不能与中国脱钩。设问:顶着压力,带着“总裁团”,德国总理为何坚持访华?生:略师:上节课我们讲过,俄乌冲突导致的欧洲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很大工业企业减产甚至停产。德国总理此次访华有商业代表团相伴也充分说明这一点。德国和中国在经济领域有很广泛的合作空间。甚至在政治上也有一些共识。合作符合中德两国的利益。国家交往/互动方式——合作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中,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寻求发展。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设计意图】以中德关系为例,从历史到现实,充分展示国家间交往方式的不断调整变化,各国都在寻求对双方都有利的方式,因为只有合作互惠才能共同发展。 【活动六】孟晚舟事件背后的中美关系过渡:国家间也不是只有合作。大家都知道华为长公主孟晚舟曾因美国授意被加拿大非法拘禁1000多天。 美国对孟晚舟的的指控和华为的5G专利能力就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美国妄图以孟晚舟为要挟,换取华为的核心技术。最终没有得逞。也正因为如此,我国才通过外交手段,成功将孟晚舟接回了家。设问:从孟晚舟事件可知,中美之间存在怎样的互动方式?生:略师:孟晚舟的遭遇向我们展现的则是中美之间在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但美国的这种手段显然有点上不了台面,所以会想方设法的美化。说什么华为相关企业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等等。 师:当今世界,国家间有合作也有竞争。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国际竞争需要各方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美国的做法显然是违背规则的,美国这是典型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设计意图】以中美大国之间的竞争为例,说明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当前中美关系紧张的根源是中国的崛起威胁到了美国的霸气地位。【活动七】俄乌冲突师:从2022年初普京宣布对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至今,上万俄国和乌克兰的军民死亡,乌克兰的民用基础设施也造成了严重破坏,无数人背井离乡流离失所。设问:当前的俄乌局势说明,国家间的互动方式除了合作和竞争,还有什么?生:冲突师:这究竟是一场战争还是冲突,已经很难去界定了。尽管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各类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考验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整个世界复杂多变。 小结:调整中的国家交往:合作、竞争、冲突 材料:中方就俄乌冲突表态10月12日,联合国恢复第 11 次紧急特别会议,讨论乌克兰问题。以 143 票赞成、5 票反对、35 票弃权,通过相关决议草案,对乌东四地的公投判定非法,并对俄罗斯进行谴责。中方代表耿爽大使在会议中做了发言: 一、坚持对话接触,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 二、加大人道救援,缓解受影响民众困境。 三、加强团结合作,减小冲突外溢影响。 四、摒弃冷战思维,防止世界走向分裂。设问:我国在俄乌冲突上的态度说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我国是怎样的立场?生:略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我国的态度/原则/立场: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做着不懈努力。 课堂知识小结 本节课复杂多变的关系,其实就是从政治角度看当今世界,我们了解到了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大趋势,多极化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从国家间关系角度看,当今世界国家间有合作、竞争也有冲突,国家间关系复杂多变。对此我国致力于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板书设计作业布置 一、基础作业:整理课堂笔记二、提升作业:完成问卷练习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