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第 1 课 教学内容:1.深蹲跳 2.游戏:井底之蛙教 学 目 标 认知目标:懂得蹲跳起的方法及要求,知道怎样才能跳得高,了解练习时的注意点。 技能目标:能基本做出各种蹲跳起的动作,并能跳出一定高度;增强学生腿部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及平衡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跳跃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跳跃欲望;在活动中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合作,提高交际能力。教学 重难点 重点:起跳有力,落地缓冲。 难点:身体协调配合,重心平稳。课 的 流 程 教 学 内 容 组织与要求 教与学的活动准 备 部 分 ︵ 8 分 ︶ 基 本 部 分 ︵ 28 分 ︶ 一、课堂常规 1.整队、检查人数、安排见习生 2.师生问好 3.宣布内容与目标 4.提出要求 5.三面转法、原地踏步 二、准备活动 1.青蛙跳荷叶 全体小青蛙们在荷塘里慢慢游动(慢跑),听到打雷声“哨声”快速跳进就近的圈里(荷叶上),并发挥想象,在圈内模仿青蛙跳。 2.游戏:拼图,各种方式跳呼啦圈 多人自由组合,把呼啦圈拼接成各种不同图形,用各种不同方式依次跳过呼啦圈。 二、蹲跳起 深蹲、快速蹬地、向上跳起后,把身体展开。 口令:屈膝下蹲手后摆 快速摆臂和蹬腿 落地屈膝要站稳 1.青蛙“呱呱”跳高深蹲跳连贯动作,听哨声,深蹲跳起并模仿青蛙“呱呱”叫。 2.体验深蹲动作,身体展开动作,轻巧落地动作。 二、“荷叶”上旋转跳 1.左、右90度旋转跳 2.挑战180度、360度旋转跳 蹬地有力,跳起时迅速向左或向右快速转体。 三、游戏:井底之蛙 两人握住呼啦圈两端举高,模拟成一个深井。另一人成深蹲模拟青蛙蹲在“井底”,“井底之蛙”努力向上跳,想去看看“井”外的世界。 一、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 ××××××××× ○○○○○○○○○ ○○○○○○○○○ ▲ 要求:思想集中,朝气蓬勃 二、组织形式:围成圆圈 要求:仔细观察,积极模仿,动作舒展、活动充分。 2.组织形式: 要求:发挥想象,相互配合,摆出不同造型,多种方式连续跳过,遵守规则。 一、组织形式:四列横队 要求:听老师哨响“呱呱”跳,在熟悉动作技术基础上,充分蹬地,落地缓冲。遵守课堂纪律,听从老师指挥。 二、组织形式: 散点 要求:认真观察老师示范动作,体验深蹲跳和轻巧落地,并尽量控制好重心。 三、组织形式:三人一组,轮流游戏 要求:相互配合,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练习。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教师活动: 1.宣布教学目标与内容 2.提出相关要求 学生活动: 1.积极响应 2.明确学习目标和要求 教师活动: 1.形象化的语言启发学生模仿做练习 动作示范,语言提示 2.带领学生做, 语言引导图形的摆法,鼓励创意图形,提示各种不同的跳法。 学生活动 1.小组合作,摆出不同图形。 2.排好队伍,依次不同方式跳跃练习。 教师活动 1.提出问题,启发,导入课题“旋转跳”。 2.示范、讲解动作,和学生一同练习。 学生活动 1.学生仔细观察 2.积极体验,坚持练习 教师活动 教师讲解动作方法,注意事项,引导学生练习。 学生活动 1.观察了解、深蹲跳动作方法 初步体验蹲跳起。 2.连续深蹲跳练习 : 教师活动 1.提示、示范“井”的造型。 2.组织练习,语言激励:青蛙要跳得高,才能看得远。 学生活动 1.认真观察、听讲,了解游戏方法、要求。 2.相互配合,积极练习。课 的 流 程 学 内 容 组织与要求 教与学的活动结 束 部 分 ︵ 4 分 ︶ 一、放松活动 扭动身躯,转动呼啦圈 二、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三、小助手回收器材 四、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一、组织:散点 要求:积极参与,愉悦心情,放松身体。 二、组织: ××××××××× ××××××××× ○○○○○○○○○ ○○○○○○○○○ ▲ 要求:反思课堂表现;相互评价学习效果。 教师活动 1.教师示范,全身扭动,充分放松。 2.小结、评价学生课中表现,布置作业 3.观察学生表现,安排小助手回收器材。 学生活动 1.转呼啦圈 2.快速整队 3.帮助老师回收器材。预计平均心率110-120次/分 运动密度50-55% 场地器材 教具准备 篮球场;呼啦圈、口哨授 课 记 载 班级 102日期 4.4课 后 反 思 差不多一年之前接手任教这届一年级,心理打鼓,生怕自己水平有限,无法应对这些毫无畏惧、个性独特的小小孩。经过个把月常规教育的“痛疼期”,我发觉教一年级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就像在一张崭新的白纸上,按照自己最理想的设计,画出一幅幅让人舒畅的图画。一年级孩子天真纯美,活泼可爱,只要你放下姿态,把课堂当作玩乐场,和他们玩乐在一起,那感觉真是幸福!低年级体育课堂要轻技术,重运动兴趣的培养;少一些机械重复练习,多组织形式多样的游戏;避免埋怨、指责,善于发现“亮点”,并积极评价。反思这堂课,我正是在以上教学经验上进行设计和实施的。这堂课上下来,问问学生“喜不喜欢,有不有趣,累不累”,看着孩子头冒大汗,争着回答“还要玩、还要玩”,我感觉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看到“跳跃”这教材,我仿佛就看到了满森林的动物在欢快的蹦跳,所以整堂课的情景设计就是各种动物“跳”,我只要语言一引导,学生就欢快的各种跳起来。过渡到主教材“深蹲跳”,重点是有力跳起,落地缓冲,模仿青蛙跳最能体现重点教学,青蛙蹲的很深,跳跃能力很强;在解决落地缓冲时,只需稍微提醒,天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很容易就做到了。差异是无处不在的,教学手段要体现差别化教学。有些孩子运动天赋好,可以示范、表演;能力差的学生要降低练习难度,多鼓励评价。“玩中学,学中玩”是课的良好状态,要创造出这种状态,课的常规、安全教育是保障。课的开始部分强调常规、渗透队列练习,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课无完课,在课中器材的摆放,还可更加科学;怎么样让学生快速、有效的分组练习也是我今后研究课题。人无完人,我将继续前行,努力做完美教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