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体育篮球直线运球动作方法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体育篮球直线运球动作方法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三年级《篮球直线运球动作方法》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是三年级小篮球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以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特性为理论依据,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生本教育观;在游戏环节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行为表现,强调“育体、育人”相结合,渗透德育教育和人文关怀,特别是体质单薄、能力较弱的群体,努力践行“不让一个孩子落单”的教学理想,让每个孩子开心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教材分析
小篮球直线运球内容选自《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水平二,本课安排到三年级教学,根据学情,应当在原来的基础上,除了继续巩固提高自然的直线运球技术外,应当强调球的落点及上下肢的配合,确保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这项教材对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及上肢力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竞争意识。本单元共安排四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重点解决按压球的部位和球的落地点,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突破“运球中手脚协调配合”这一单元难点。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懂得体育课的基本常规,他们的求知欲较强,善于模仿,敢于展示,能较好地配合老师完成学习任务;但因好奇心强、注意力持续时间尚短,需要在课堂中通过不断地鼓励、表扬,及变换不同的游戏内容,才能使课堂练习效果达到最佳。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本课的练习方法,能正确区分原地运球与直线运球的不同,能懂得直线运球的动作原理,并且对篮球的比赛规则有一点了解。
2.技能目标:在各项练习与游戏中,学生能努力去控制好自己的篮球,大部分同学做到行进间直线运球“按压后上方、落点侧前方”的动作,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灵敏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力争胜利的竞争意识与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交往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五、重点难点
重点:按压球的后上方,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侧前方。
难点:行进间运球的手脚协调配合。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三年级《篮球直线运球动作方法》教案
教学 内容 1篮球直线运球练习方法 2游戏:123木头人 课次 1/3
教学 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本课的练习方法,能正确区分原地运球与直线运球的不同,能懂得直线运球的动作原理,并且对篮球的比赛规则有一点了解。 2.技能目标:在各项练习与游戏中,学生能努力去控制好自己的篮球,大部分同学做到行进间直线运球“按压后上方、落点侧前方”的动作,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灵敏素质。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会评价并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交往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
重难点 重点: 按压球的后上方,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侧前方。 难点: 行进间运球的手脚协调配合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 学练标准 组织形式 与安全措施 练习 次数 练习 时间
准备 部分 1.课堂常规。 2.队列练习。 3.准备活动。 3.1热身慢跑取球。 3.2球性练习 1.静、齐、快 。 2.精神饱满,跟上节奏。 3.1跑动中注意观察。 3.2精神饱满,认真学做。 1.四列横队。 2.四列横队。 3一路纵队。 ≥1 ≥1 ≥1 2' 2' 3'
基本 部分 1.篮球直线运球动作方法 1.1单一动作练习:行进间运球 1.1.1行进间运球绕障碍物 1.1.2行进间人走直线或球运直线运球 1.2组合练习:行进间运球+传球 1.2.1两人一组行进间运球+双手传(接)球 1.2.2两人一组行进间运球+合球前转身+双手传(接)球 1.3游戏“一二三木头人” 方法:从篮球场的两条底线出发,看到教师运球时前进,合球时原地运球,到达中线后返回。 1.1.1独立完成运球绕障碍物。 1.1.2完成不同要求的运球,做到人球不在一条线上。 1.2.1两人一组完成“0”字运球+传球。 1.2.2两人合作完成,做到击球后上方,传球有力并准确。 1.3相互帮助,明确行进路线,语言提示帮助其他同伴。 1.1组织形式: XXXXX XXXXX XXXXX XXXXX (安全提示:注意手脚配合) 1.2 组织形式: X X X X (安全提示:接球时集中注意力) 1.3 组织形式: XXXXXXXXXXXXXX X X X X XXXXXXXXXXXXXX 安全提示:(不推搡、不拥挤) ≥5 ≥5 ≥5 ≥5 ≥1 3' 5' 8' 7' 5'
结束 部分 1.放松活动:静态拉伸 2.小结 1.调整呼吸充分放松 2.学生认真听小结 1.体操队形 ≥1 5'
场地 器材 篮球*42 球托*42 口哨*1 球框*2 标志桶*4 标识线若干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