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地图的阅读》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 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工具;知道方向、比例尺、图例是地图的“语言”。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表示形式及大小比较;能正确运用比例尺并能换算图上和实际距离。【自主预习】阅读<学会阅读地图>,熟悉本课时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一、学会阅读地图阅读教材16页第一自然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地图是运用各种 ,将地理事物 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地图的“语言” 包括 、 和 。阅读教材16页图1.22“台湾岛”,完成下列要求。2.比例尺表示 。比例尺的公式: 比例尺= / 。3.指向标是 。4.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 和 的说明。阅读教材17页第一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5.比例尺的表现形式有 种,分别为 式、 式 式。阅读教材17页第二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6.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①指向标定向法 ;②经纬网定向法 ;③一般定向法 。【互动探究】活动一: 探究学会阅读地图(一)探究地图的方向下面甲、乙、丙图分别用三种形式表示地图上的方向,仔细阅读后完成上面方框内的填空。(二)探究地图的比例尺阅读“北京动物园图”、“北京市地图”、“中国地图”,完成下列活动。1.完成比例尺之间的换算类型 图A 图B 图C线段式数字式 1:4000000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800千米2.在C图上量算出我国南北两端的实地距离: × = 。(三)探究图例1. 小组探究仔细阅读 “常见图例”,灵活的记忆常用图例。提出你的记忆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常见图例2.结论阅读地图,还要学会认识图例。地图上的图例中有各种 ,他们都表示一定的 。【预习检测】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1 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C.1:10 000 D.2.小明在一幅比例尺为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他所在城市与北京之间的图上直线距离为5厘米。你认为,两城之间的实际直线距离应是( )A.3千米 B.30千米C.300千米 D.3000千米3.下列在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正确的是( )A.在有经纬线的地图上,应根据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的方法辨别方向B.有指向标的地图,一般根据经纬线辨别方向C.既无经纬线,又无指向标的地图上,应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辨别方向D.特殊地图,可根据比例尺辨别方向读某校园及周边环境平面图,完成4~5题。4.学校的田径场位于花坛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5.估算教学楼东西方向的长度约为( )A.20米 B.40米C.100米 D.200米6.下列常用图例错误的是( )7.图中①、②两图例通常表示的地理事物是( )A.水库、水电站 B.沙漠、时令河C.瀑布、常年河 D.草原、公路8.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小河的流向是自 向 流。(2)秀峰山在王庄的 方向。(3)一辆汽车沿公路从A走到C的行驶方向是:先由 向 ,再转为由 向 。(4)从地图上看,王庄和李庄的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拓展延伸】地图的注记文字是地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字体、规格和排列规律把文字标注在图面上,就是地图注记。地图注记规律性很强,知道这些规律,既可以准确标注地图,做好填图练习,也有利于准确、快速地查阅地图,获取有用信息。概括起来,通常常用的注记规律有以下方面:一、字体和字号的一致性。地图注记规定用不同的字体、不同的字号分别表示不同的地理要素。同一要素的注记,也会根据重要程度而采用不同规格的字号。如居民地名称中,城镇名写得大些,农村居民点小些。同为城镇,级别不同,字号也不同。河流的干流河名写得大些,支流的名称写得小些。这些规律方便我们查阅地图把地理事物准确归类。二、注记间距相等注记中字符间隔必须近似相等,特别是河流、山脉、交通线等线状地理事物。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容易把查准确名称,不会漏字。注记位置方面,大多放在被标注符号的右边或上面。如居民地名称是位于符号的右边,代表左边的居民地符号,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如果居民点较密,需要安排在其它方向,也会注于比较明确的地方,不致于造成混乱。三、注记的排列。注记排列必须与被注要素相适应,确切表示与被注要素的关系。根据地理事物性质不同,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点状地理事物,如居民点、山峰、矿产地等,大多采取水平排列,排列方向自左向右。为了方便阅读,通常标注在地理事物的右侧,或下方。线状地理事物,如河流、山脉、交通线等,大多沿着线状弯曲排列。线状地理事物的注记通常集中于线段中部,一般不任意拉开。以河流为例,河流名称注记通常间隔固定的字符。河流较长时,还会按适当间隔重复注记。有支流与主流上下相接,这时,各自名称的字符必须明显的小于两条相邻河名相接的间隔。面状地理事物,如省区、国家、海洋等,适当集中于区域中部,字符间距小一些;区域名称注记考虑形状不同,可以按水平排列,也可以垂直排列或弯曲排列。不同区域之间的注记间隔就相应远一些。这样我们可以分清不同的区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