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海陆的变迁》(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2《海陆的变迁》(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2《海陆的变迁》(第2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自主预习】
阅读<板块的运动>,熟悉本课时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三、板块的运动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 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合而成,板块处在不断的 之中。
2.一般地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 。
3.在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往往形成 和 ;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 。
4..世界上有两条著名的山系,一条是 山系,另一条是 山系。
5.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 地带 ,例如, 地带和 地带。
【互动探究】
活动三:探究板块构造学说
读“火山、地震分布图”, 探究下列问题。
1.说出地球上岩石圈六大板块的名称。
2.哪一个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之中?各大板块处于运动还是静止中?
3.通过图中板块运动的方向,可推断:如果方向相对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如果方向相反,又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各举一例说明。
【预习检测】
1.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
A.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B.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
D.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2.两个板块发生张裂的地带,常形成 ( )
①裂谷 ②山脉 ③火山 ④海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世界上最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分布在 ( )
A.太平洋周围 B.印度洋周围
C.大西洋周围 D.北冰洋周围
2020年12月8日,习近平主席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8 848.86米——珠穆朗玛峰最新测定的高程”。下图示意世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读图,完成4~5题。
4.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8.86米,有可能还在升高,原因是 (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运动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的张裂运动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运动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张裂运动
5.小明在课堂上做了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的模拟实验(图甲),并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实验现象(图乙),关于喜马拉雅山脉和珠峰形成及变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完整的板块内部
B.乙图中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板块间碰撞隆起部分
C.未来珠峰会因火山喷发继续升高
D.全球变暖一定会使珠峰高度降低
6.2022年2月10日,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发生4.1级地震,下列关于防震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震发生时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B.地震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
C.地震时应撤离到相对空旷地带
D.地震被困后躲在卫生间墙角
【拓展延伸】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震级是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我国使用国际通用的“里氏震级”标准。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一般情况下人们感觉不到,称为无感地震;3级以上称为有感地震;5级以上为破坏性地震。其中,5~7级称为强震;7级以上称为大地震;8级和8级以上称为特大地震,,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5月22日发生在南美的智利大地震。20世纪全世界死亡人数最多的三次大地震是:1920年我国甘肃的陇东大地震,8.6级,死亡20万人。1923年日本东京、横滨大地震,8.3级,死亡14万人。1976年我国河北唐山大地震,7.6级,死亡24万人。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不一样。一般地说,距离震源近,受到破坏大,烈度就高。
1~2度:人们没有感觉,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3度:夜深人静时人能感受到。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室内物件有些摆动。
6度:人行走不稳,器皿倾倒,房屋可能出现裂缝等。
7~8度:人站立不稳,部分房屋遭到破坏。
9~10度:房屋遭严重破坏,地面裂缝很多,钢轨变形。
11~12度:房屋、建筑物等遭毁灭性破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