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多变的天气》(第2课时)学案【学习目标】了解天气预报产生的过程,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自主预习】阅读<明天的天气怎么样>,熟悉本课时教材内容,完成下列填空。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 或 内阴晴、风、 和 等情况。2.卫星云图是 和 的重要依据。3.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 ,蓝色表示 ,白色表示 ,云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4.风向是指风的 ,有“ ”以及“东南 西南 东北 西北”一共8个基本方向。风力是风 的级别 ,共 级。【互动探究】活动二:探究天气预报阅读材料,完成以下活动。材料一:中央气象台今天发布最新天气预报,受冷空气影响,北方多地将出现降雪天气。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北京西部和北部有中到大雪。南方地区有明显降水天气,其中江南中部、华南北部的局部地区有暴雨。华北、黄淮、江淮等地还将出现有雾天气。甲 乙 丙材料二:风力和风向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大。风杆上的横线叫做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一条风尾表示风力为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或8级以上。如风尾在右侧,所以指示的是东风,两条横线,每条2级,所以表示东风4级。1.甲由 天气转为 天气,风向为 风,风力达 级左右,最低气温为 ℃,最高气温为 ℃,气温日较差是 ℃;2.乙 天气,风向为 风,风力达 级左右,最低气温为 ℃,最高气温为 ℃,气温日较差是 ℃;3.丙 天气,风向为 风,风力达 级左右,最低气温为 ℃,最高气温为 ℃,气温日较差是 ℃。4.根据材料判读,甲、乙、丙三图,表示北京西部和北部天气状况的是 ,表示江南中部和华南北部天气状况的是 ,表示华北、黄淮、江淮等地天气状况的是 。【自主检测】1.卫星云图上,通常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当北京在卫星云图上为绿色时,说明北京当时是( )A.晴朗天气 B.阴雨天气C.大雪天 D.晴转阴天气2.(辽阳学业考)下列常用天气符号,表示雷阵雨、冰雹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能表示诗中描述的天气状况的是( D )4.(营口学业考)天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下列符号代表的天气与人们的生产活动组合,合理的是 ( )A.出海打鱼 B.开车出游 C.户外运动 D.晾晒衣服5.天气预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对下列图表信息表述全部正确的是 ( )A.哈尔滨中雪转小雪,空气质量优 B.北京小雨转多云,空气质量良C.南通小雨转多云,空气质量优 D.广州晴转阴,空气质量良6.(南充学业考)下图为南充市2020年6月某五天的天气预报图,其中阴转多云的日期是( )6月24日 6月25日 6月26日 6月27日 6月28日23/33℃ 25/35℃ 24/34℃ 23/29℃ 24/30℃A.6月24日 B.6月26日 C.6月27日 D.6月28日【拓展延伸】常见的天气现象天气现象指在大气中,地面上产生的降水、水汽凝结物、冻结物、干质悬浮物和光电现象,也包括一些风的特征。雨:呈滴状的液态降水,下降时清楚可见,强度变化较缓,落在水面上有波纹和水花,落在干地上可流下湿斑。雪:一种固态降水,大多是白色不透明的六出分枝的星状、六角形片状结晶,强度变化较缓慢。霰: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小颗粒固态降水,直径约2~5毫米,下降时常成阵性,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冰雹:坚硬球状、锥状或形体不规则的固体降水,雹核一般不透明,外面包有透明冰层。大小差异大,常伴有强雷暴。冻雨: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很低,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称为“冻雨”。雾:大量微小水滴浮游空中的现象,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霭:又名轻雾,为细微之吸湿性小水滴,悬浮于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在1千米以上。多呈灰色,浓度较高时,则呈白色,与雾接近。霾:浮于空气中之尘埃或盐类等非吸水性固体微粒,由于其质点极为细微,致肉眼无法辨识。霾在大气中多呈乳白色。烟:物质燃烧后产生固状微细颗粒,悬浮在空气中的现象。有时受到阳光的散射而呈黄绿色,而当烟与雾混合成烟雾时,则呈灰色或黄色。露:水汽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霜:水汽在地面或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龙卷风:一种小范围的强烈旋风。是从积雨云底盘旋下垂的一个漏斗状的云体,旋风过境能产生严重破坏。雷暴: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闪电:为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放电时伴随的电光。大风:瞬间风速达或超过17米/秒的风。飑:突发的持续时间短促的强风。出现时,风速突增,风向突变,气象要素随之也有剧烈变化,常伴有雷暴出现。台风:发生在热带洋面上、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热带气旋。近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12级(>32.6米/秒)或以上。强热带风暴:近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10~11级(24.5~32.6米/秒)的热带气旋。热带风暴:近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8~9级(20.8~24.4米/秒)的热带气旋。浮尘:尘土、细沙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扬沙: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相当混浊,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以内的天气现象。沙尘暴:强风将地面大量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强沙尘暴:大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非常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倒春寒:四月五日以后出现3天以上、日平均温度小于10℃(各地标准有差异)的阴雨天气过程。梅雨:初夏产生在江淮流域,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高温:夏季日最高气温连续2天或以上≥35℃的天气。伏旱:由于副热带高压长期稳定控制在某一地区而出现的高温少雨天气。霜冻:春末秋初由于冷空气侵袭致使土壤表面、植物表面及近地面气层温度降到0℃以下的一种短时低温气象现象。当近地面有霜时的霜冻叫白霜,无霜时的霜冻叫暗霜。寒潮:过程降温达10℃以上且过程最低温度在5℃以下的强降温过程称为寒潮(各地标准有差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