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


)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
道德与法治试卷
(考试时间:下午4:15——5:45)
说明:本试卷为开卷笔答,答题时间90分钟。
等级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总评
选择题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 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 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 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A.社会主义 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 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③“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牛鼻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决定中国发 展的“大棋局”
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要坚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引 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积 极践行这一理念有助于同学们
①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②在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锻炼、发展
③逐步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④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德国思想家歌德说:“人不能孤独地生活,他需要社会”,因为
A.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B.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C.社会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D.每个人都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5.2022年4月15日起,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网络征求意见正式启动。各地网友踊跃参与,通
过人民网授权开设的专栏为党的二十大建言献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网络 A.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B.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C.具有促进民主政治进步的作用,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D.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6.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 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下列不能体现具有较高网络媒介素养的是
A.在网络上看到山西旅游宣传片“晋善晋美”的微视频后积极转发
B.针对“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话题,在微博上发表立志感言
C.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立刻转发给亲朋好友
D.善于网上学习,抵制不良信息
7.2022年3月,马某发布的一段内容为“xx发现一名红色行程码人员,肯定是疫区来的”的视频 在微信群里大量传播,当地公安局迅速查明该视频内容为虚假言论。事后马某因涉嫌在网
络编造、传播、散布谣言被公安机关予以行政处罚。该案例告诉我们
A.网络上编造、传播、散布谣言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是犯罪行为
B.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C.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消息,可以向老师、家长、专家求教
D.要学会“信息节食”,不在无关信息上浪费时间
8.在食堂,学生们自觉排队取餐,大家很快都能吃上饭;在核酸采样点,市民们自觉戴口罩保 持“一米线”站立,检测快速安全……这启示我们
①社会正常运转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
②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更需要他律
④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2页(共6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1页(共6页)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物权编第245条规定:“因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紧急需要,依照 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用组织、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本条与原物权法第44条 规定相比,增加了疫情防控属于依法征用组织、个人不动产或者动产的紧急需要。这说明
A.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B.法律和道德是调整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
C. 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D.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
10.下列对名言警句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①诚实守信
B.不学礼,无以立 ②学会欣赏他人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将心比心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④以礼待人
(
A.

) (
C.

) (
D.

)B.②
11.下面对几个生活片段中人物的行为分析正确的是
A. 在公交车上,满身泥土的农民工不敢坐椅子,他小心翼翼地站在台阶上。 一位司机师 傅热情地对乘车的农民工说:“您坐吧,凳子脏了我回去擦。”
司机师傅懂得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应该得到他人的尊重 B. 发现好友小林情绪低落,小明便上前询问,小林却什么也不想说,小明也没有再追问
——这是不重视他人、没有给予热情帮助的表现 C. 观看学校艺术节的表演时,同学们为班级的节目呐喊助威
——文明有礼不必拘泥于细节和小事 D. 上课时物理老师写错一个公式,但李华没敢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是尊重老师的表现,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12.成都市民高女士去某银行应聘,被告知无法录用,原因是她与家人拖欠担保公司6万元债 务拒不归还,征信系统显示她是失信被执行人。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①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个人层面的诚信等要求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融人社会的“通行证”
③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运用诚信智慧,保护个人隐私
13.下列显示的法律知识结构图内容不正确的是
刑罚 主刑 附加刑 A (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行政诉讼
B
) (
行政制裁
) (
违法行为
) (
诉讼
)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C 行政处分 行政处罚 D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违法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
B.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C.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
D. 罚款、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都是附加刑
15.下列案例体现了当事人善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是
①陈某某与某废矿石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因水池问题长期存在纠纷,陈某某以维权的名义, 先后四次以车辆堵塞公司通道
②2020年12月,因多年积蓄被骗光,几名村民代表到栖霞市法律援助中心咨询如何申请 法律援助以及需要提供什么材料。经审查,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且人数众多,符合法 律援助条件,可以为他们办理法律援助手续
③原告李某某登录下载杀毒软件成功后,在其电脑桌面发现被捆绑安装其他软件,遂将该 软件提供商诉至法院,要求被告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在提供涉 案软件下载服务过程中,侵犯了原告的自主选择权,应对原告予以赔偿
④小区交房之后陆续有业主入住,但后来小区里的绿化突然被大面积铲除,物业公司未进
行任何解释说明,业主去物业处询问无果,无奈只能不了了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非选择题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6.秦一凡,河北医科大学学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反兴奋剂志愿者,他的日常工作是 联系被安排做兴奋剂检查的运动员,陪同其前往检查站并监督其在途中的行为。
这项工作要求严格且十分重要,每天的工作都是智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迎着 星星来,顶着星星走”,是秦一凡及其团队工作的真实写照。严肃的工作中贯穿着温馨 与感动。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运动员的认可来得更珍贵。检查站签名墙上运动 员留下的签名与赞美、国际官员留下的“Best team(最佳团队)!"等等,都是对他们工
④要珍惜个人诚信记录,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作的认可,是对所有冬奥志愿者的鼓励,更是对中国的赞扬与尊重。
看了秦一凡及其团队的故事,你有哪些感想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3页(共6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4页(共6页)
(2)假如你所在的社区中有人不按图二中的要求去做,你会怎样劝导他们
(
菜样而性每
①带好手机,身份证。
②采样的2小时不要进食。
8采样的30分钟不要抽烟、鸡
训.游泳,不明口香糖。
④为降低交又感染风险,佩藏
好口累。
⑤核酸检渊前后都要注意手部


②吸好错峰检测.等焚叶要保持
1米以上阳离,到免交谈。
)
图二
17.2021年,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饭圈”乱象整治、春节网络环境整治、用户账号运营乱象整
治等15项“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200万余条,处置账号13.4亿
个,封禁主播7200余名,下架应用程序、小程序2160余款,关闭网站3200余家。今年,国
家网信办“清朗”行动的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整治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
(1)国家为何要开展这样的行动
(
(2)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青少年可以
做些什么
)19.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出示了以下两个案例,请同学们分析。
案例一:因捕捉蟾蜍,葛某某、宋某某被人民法院以非法狩猎罪分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 个月和八个月,缓刑一年。
案例二:唐先生因遛狗未牵狗绳,被辖区派出所依法罚款20元。
(1)上述案例中的行为分别是什么违法行为
18. (1)请你对图一漫画中小男孩的行为做简要评价。 音岛5岁山 在文村 通 和 马 (

)一 (2)上述两种违法行为有哪些区别 (3)上述案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5页(共6页)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6页(共6页)2022- 2023学年第 一 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监测
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及等级评定建议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D C C B D C C A B C C B
非选择题要点提示(共55分)
16.①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主动承 担起我们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 践中锻炼、发展,投身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 自己、走向成熟的过程。
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 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每点3分,共9分)
17. (1)①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 假的、不良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歪曲事实误导大众,有的侵害他人利益,有的危害社会稳 定,亟需加强管理。
②青少年身心尚未成熟,极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开展“清朗”行动有利于青少年 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维护广大网民权益、净化社会风气等。
(每点3分,共6分)
(2)①在网络生活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 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每点3分,共6分)
18. (1)①他懂得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小小年纪能够体谅到医护人员的辛苦和不易,对 他人的劳动和付出能够心存感激。
②他做到了以礼待人。小男孩向医护人员鞠躬致谢的行为是举止文明的一种表现,体现出良 好的个人素养。
(每点3分,共6分)
(2)您好,按照要求做核酸检测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①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定期按要求做核酸检测是目前疫情防控期间 的一项重要规则,按照“采样前准备”的各项要求去做,能避免混乱,减少感染,保证核酸 采样工作更加安全、快速、有效地推进,从而更好地保障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公 共安全。
②如果您不按要求做的话,可能会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甚至是扰乱了核酸检测 秩序,妨害公共安全,还得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遵守社会规则不仅需要他律,更需要自律,发自内心地遵守规则,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 于行。因此,作为社区一员,我们必须认真阅读“采样前准备”的提示,积极按照提示去做, 配合核酸检测,这样我们的疫情防控才能取得最后胜利!谢谢您的配合!
(每点3分,共9分)
19. (1)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
(每点2分,共4分)
(2)二者违反的法律不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应受的处罚不同。 (每点2分,共6分)
(3)①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②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学法、知法、守法、遵法,积极预防违法犯罪, 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c
③法不可违,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作为 社会成员,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违法犯罪危害,远离违法犯罪。
④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努力成为一名社 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每点3分,答出3点9分)
等级评定建议:
等级 选择题45分 非选择题55分 总评
优秀 39--45分 47--55分 85分及以上
良好 36分 42--46分 76分-84分
中等 30-- 33分 37--41分 68分-75分
合格 27分 33--36分 60分-67分
待合格 24分及以下 32分及以下 59分及以下
说明:1.严禁向学生和家长发布上述各题的评分建议;2.严禁向学生和家长发布分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