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1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1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 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主权统一与政权分层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国家主权的含义、表现、确认说明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通过我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政策,深刻分析我国的“一国两制”,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根据不同国家中央与地方政权分层的具体情况,说明地方行政区域划分的必要性。通过我国中央与地方政权机构的具体运作,分析说明既要保证中央统一领导,又要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
学科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国际法的国家主权原则,深刻理解维护国家统一、捍卫主权的意义,坚定政治认同。
2.科学精神:理解划分中央与地方职权的必要性,树立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为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主权,贡献自己力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国家主权是至高无上、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2)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家法的基石
(3)主权国家享有基本权利(4)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教学难点:(1)国家主权原则(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权力的划分
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辩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知识迁移法
五、课前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邓小平谈主权问题》
说说什么是国家主权?
为什么国家主权这么重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学习国家主权!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讲解:国家主权是指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最重要属性,是一个国家固有的在国内的最高权力和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国家都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据本国的情况,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国家形式,组织自己的政府,独立自主地决定、处理本国的内部和外部事务,其他国家无权进行任何形式的侵犯或干涉。
新课讲授
(一)国家主权
探究与分享
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香港前途问题交换意见,全面阐释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邓小平强调:“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八年后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同时,邓小平指出:“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香港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甚至大部分法律都可以保留,当然,有些要加以改革。香港仍将实行资本主义,现行的许多适合的制度要保持。”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维护国家主权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讲解:国家主权是指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最重要属性,是一个国家固有的在国内的最高权力和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国家都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据本国的情况,选择自己的社会制度、国家形式,组织自己的政府,独立自主地决定、处理本国的内部和外部事务,其他国家无权进行任何形式的侵犯或干涉。
教师讲解:
1、含义
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1)研究对象:现代国家
(2)依据:法理依据
(3)特点: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4)特点: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
(5)性质:政治权力
2、国家主权的地位
(1)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
(2)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
3、国家主权的表现
(1)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
(2)对内表现:以法律形式在宪法中加以规定——至高无上性
(3)对外表现:国家之间的相互承认——独立自主性
4、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主权国家依据国际法享有独立权、管辖权、平等权、自卫权等基本权利
独立权 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管辖权 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平等权 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自卫权 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思维点拨 关键词法区分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
(1)独立权:“自己的意志”“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自主决定”等。
(2)平等权:“国家不分大小享有投票权”“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法律地位平等”等。
(3)自卫权:①防御:如建军队、建要塞、网络安全建设、国防建设、划定防空识别区等。
②反击:受武力攻击时有权武力自卫。如“还击入侵”“捍卫主权”等。
(4)管辖权:①管人:国内国外中国人+中国领土内的外国人。如“管理本国公民”“保护本国公民”“维护侨民利益”等。
②管物:中国领土内的物以及“管理驻外使馆”等。
探究与分享
5.国家主权的重要性/地位, 我国为什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 (必背)
①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国家主权原则是当代国际法的基石。
②国家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没有任何其他权力主体可以对其加以否决或驳回。
③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国家主权的丧失意味着国家的解体或灭亡。
6、主权与人权(补充)
(1)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人权是指公民享有的人身自由和各种民主权利。人权享有的范围和程度是和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及社会制度分不开的,人权要有物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2)主权和人权是相辅相成的,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有人权的前提和保障,没有主权就谈不上人权,主权高于人权,人权是主权的表现。
(二)中央与地方
探究与分享
乌克兰是传统的欧洲国家,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顿涅茨克州是位于乌克兰东部的一个州,当地居民主要为乌克兰族和俄罗斯族。从人口数量来看,乌克兰族人口约占57%,而俄罗斯族人口约占38%,虽然乌克兰族人要多于俄罗斯族人,但是俄罗斯族人还是占了全地区三分之一的人口份额,很难忽略其存在。生活在顿涅茨克州的俄罗斯族人,成立了反政府武装,以谋求顿涅茨克脱离乌克兰,从而独立,或者加入俄罗斯联邦。2014年5月,当地反政府武装组织所谓的“全民公投”,宣布成立“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当地的武装分子于2014年11月宣布顿涅茨克州不再属于乌克兰。目前顿涅茨克州地区处于事实上独立的状态,乌克兰政府在当地的影响力有限。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其背后有俄罗斯的影子。
问题:你怎样认识材料中顿涅茨克州的“独立行为”?
学生思考回答
答案与提示:
(1)乌克兰是一个主权国家,宣布“独立”的顿涅茨克州不是一个主权国家,不被世界各国所公认。(2)乌克兰和该国顿涅茨克州的关系是主权国家内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问题。(3)一个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受到民族关系、历史渊源、文化传统、外部势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4)处理不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会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的稳定。
探究与分享
1.中央政府:一个统一的国家只能有一个中央政府。
2.影响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因素:国家之内的行政区划,通常是为了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而产生的。行政区划的界线和分层,往往需要考虑民族、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经济、军事等诸多因素。
3.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4、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划分
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国家秩序与整体发展、军事、外交等国家级事务。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等地方性事务。
5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党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2)国家机构: 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划分职权。一方面,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6.
3、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国家的结构形式,学习了国家主权及中央与地方。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国家主权的重要性,而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事关着一个国家的统一与稳定。因此,我们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义务,主动维护中央权威与国家集中统一领导。
4、板书设计
5.课后作业
背诵相关知识,完成一线精炼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案例导人,让学生运用教材相关知识开放性地自主探讨国家的主权;讨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结合我国宪法的相关规定,列举实例,说明我国国务院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在案例分析和材料分析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提升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培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等学科素养。由于本课理论性较强,教学中应避免活动内容形式化、教学内容照本宣科等,要使内容与活动相辅相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