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文本解读《夏天里的成长》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首篇课文。它以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在夏天里生物、山河大地和人都在迅速生长的自然现象,以中心句引领全文。本文入编教材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知道要从不同方面来表达中心意思。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读写“苔藓、菜畦”等词语。2.找出中心句,体会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理解为什么作者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3.学习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方法,进行练笔,为单元习作作铺垫。教学重难点体会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写生动、写具体的。学习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作方法,并进行练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回味夏天1.教师自我介绍。2.交流最喜欢的季节。3.回味夏天。夏天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让我们一起来回味回味夏天吧!二、谈话导入,引出中心1.引出篇章页。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夏天,你们不知不觉地就长大了,在这成长的过程中,你们学过很多文章,也写过很多文章,你们觉得一篇好文章什么最重要呢?(中心思想)2.出示篇章页。梁朝的萧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立意”就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意”就是中心意思。3.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揭题,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三、借导图,明结构1.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学习任务一:自由朗读课文,尽情享受夏天里的成长。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像这样能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就叫作中心句。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2.默读课文,完成作业本导图。(1)围绕这个中心句,课文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呢?请你默读课文,试着在作业本第三题填一填:(2)交流反馈。(3)小结。读了一两遍课文,我们就发现了课文围绕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从生物的生长、山河大地的生长和人的生长三个方面来具体描写的。四、品生长,悟写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作者是如何把动植物的迅速成长写具体的。1.浏览课文,找出关键句。学习任务二:快速浏览第2自然段,找一找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表达中心意思的?出示关键句: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朗读:读出这种生机勃勃。2.默读课文,完成表格。学习任务三: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围绕中心意思,作者写了哪些长得快的动植物?它们是怎样长的?试着填一填作业本上的表格。3.交流反馈:(1)瓜藤、竹子、高粱;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作者是怎么把它们的迅速生长写出来的呢?(相机标红:一天、一夜)(2)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哪里让你特别能感受到迅速生长?(昨天、今天、明天)追问:真的长得那么快吗?借助 “昨天”“今天”“明天”这三个词就让我们感受到了迅速生长。(3)苔藓、草坪菜畦: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好的,我们继续来看。几天不见就长成了,多迅速啊!(4)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是的,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多快啊。4.师生合作读第2自然段。孩子们,作者写了那么多迅速生长的动植物,咱们回到课文当中去,老师和你们配合着来读一读,我读动植物,你们来读读它们的迅速生长。5.发现“变化特点”。(1)除了时间快之外,还有哪里能让你感受到“迅速生长”?(2)交流反馈:作者是抓住这些动植物的变化特点来具体表达中心意思的。6.发现“有序排列”。(1)同桌合作读第2自然段。(2)还有什么发现吗?作者按照时间跨度的长短进行有序排列,把中心意思写生动写具体的。(3)展示读。7.发现“选取典型”。(1)听大家读得这么有滋有味,马老师也写了两种动植物,你们来瞧瞧马老师写得怎么样?一场秋雨,枝头上的枣子迅速长大。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2)交流反馈。厉害!孩子们,这样的事例和我们的中心意思是不匹配的,像课文中这样具有代表性的、围绕中心意思的具体事例,称为“典型事例”。(板书:选取典型)写文章的时候,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例来写,可以让中心表达得更全面、更充分。五、写生长,重实践1.小结。孩子们,作者就是选取了典型事例,抓住它们的变化特点,并将它们有序排列,把夏天动植物迅速成长的意思写清楚、写具体的。2.回味夏天,尝试练笔。你们能不能学着这样的方法,也来写一写呢?瞧,它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跟我们见面啦!出示视频。引导学生学着课文,尝试完成作业本练笔。3.相机评价。评价维度: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有序排列。结语:你看,这就是夏天的成长,真快啊。这节课,我们不仅发现了作者的表现方法,更可贵的是大家有进行了表达的实践,收获特别大。这篇课文中,还有山河大地和人,那么作者又会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把它们表达清楚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第二课时一、趣意话夏天,引出成长语文课堂的理性必不可少,感性也不可或缺。在课堂伊始,我以“回味”夏天为主题,与学生交流夏天中的美好事物,并通过一系列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图片一下子激发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顺势引出成长,导入新课,并且为后续的练笔做了铺垫。二、顺意读夏天,感受成长本课篇幅不长,我让学生顺着课题通过自由朗读去尽情感受夏天里的成长,并在初读中思考文题的内涵,找出表达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以读为本,在读中主动探究,理解感悟。由于“中心句”这个概念是第一次出现,所以我通过追问:课文中有那么多句子,为什么你找了这一句呢?在训练学生思维表达的同时又传达了“能概括文章内容的句子就叫作中心句”这一语文概念。第二次读是建立在《语文作业本》思维导图题的基础之上的。“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写”这样的表达方式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再合适不过。有了思维导图的助力,学生便可以从全文的角度来感知这一表达方法,同时,也明晰了课文的结构。三、立意品夏天,领悟成长普通精读课文应从整体感知性朗读或默读向重点推敲性细读或品读,再向整体欣赏性诵读推进。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也应有这样的阅读过程,不过重点要聚焦到本课“习作”重点——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写。因此,在整体感知性朗读的基础上,我依托《语文作业本》上的表格,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2自然段,发现构段形式,交流理解作者在围绕中心意思写动植物迅速成长时,是选取了典型事例,分别从形态、长短、大小等不同的变化特点,并按照生长时间跨度长短有序排列来把中心意思写清楚、写具体的。在这个重难点突破的环节当中,我通过多次、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语言品味,让学生能够自主体会、发现本文语言的表达特点和方式。六年级学生不能仅停留在内容层面,更需要学习文本围绕中心意思写具体的表达方式。在领悟成长的过程中,表格努力让思维可视化,以直观、有效、可用的信息帮助学生学会“立意”。四、达意言夏天,收获成长学生在经历整体通读和重点品读之后,就要将学到的表达方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去。这一板块中的学习任务依然来源于《语文作业本》,我通过播放动植物迅速生长的视频激活了学生的习作思维,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素材:荷花、小鸟、竹笋等,围绕中心意思,尝试从不同方面将它们的迅速生长写具体,实现从习得、内化到运用的能力提升,真正发挥本课独特的价值,为本单元习作的选材和构思夯实基础。总之,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阅读目的就是让学生感悟并习得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学会迁移并运用于写作之中。我期待学生在《夏天里的成长》中,既感知到万物生命的成长,也得到了自我习作能力的“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