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1氧气的制法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1氧气的制法教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 2.3.2制取氧气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原理,初步了解装置的选择。
2、掌握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收集等。
3、认识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氧气制法的探究
2、难点 :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
【教学方法】自学 、讨论、实验法、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大试管、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坩埚钳、小烧杯、火柴。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产活动也需要氧气,所以人们曾把它叫做“养气”,氧气如何制取呢?
二、预习检测:
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理: 。
2、氧气的工业制法,它是利用氧气和氮气的_______同分离出氧气,在_____的条件下,使空气_____,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氮气,沸点较低的___________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点较高的___________色液态氧气,贮存使用。这一变化是__________反应。
3、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属于 , 收集装置 或 。
三、新知新解:
[温故知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哪些?制取氧气的原理。
[学生板书](1)过氧化氢水 + 氧气
(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
[讲解]通过预习大家知道,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情况下能分解出氧气,同时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个实验下一课我们专门安排有实验探究,所以这里就不做实验了。我们一起把这个反应表示出来。
[板书]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讨论]用加热过氧化氢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比较装置]
[讲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②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③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④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排水法收集时,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⑤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实验步骤:
①仪器组装: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气密性检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③ 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
④ 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⑤收集气体: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⑥检验及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⑦撤出导气管后再熄灭酒精灯
⑧整理仪器
可简单归纳为:“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比较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适合于密度:氧气> 空气 , 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收集气体干燥。操作简单,但是纯度不太好。
排水法适合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反应。收集的气体纯度较高,便于观察是否收集满。
[氯酸钾制取氧气]⑴仔细观察教师所展示的氯酸钾,将其物理性质记录在下面:
⑵观察老师演示、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编号 现象 原因
⑴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
⑵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
二氧化锰在⑵中所起的作用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工业上需用大量氧气时,就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氮气和氧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二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不相同,在工业制氧气时,主要利用两者的沸点不同,采用加压、降温的方法使空气液化,然后再蒸发氮气得到大量氧气。
[提问]工业制取氧气属于什么变化?
[总结]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通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和加热高锰酸钾两种方法。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通常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它在这里起催化作用。通过对比化合反应,我们还知道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都属于分解反应。同时还告诉我们要学会用分类的方法来学习化学。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注意事项、收集方法、验满方法等。
四、随堂练习:
1、工业制氧气,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此方法利用了( )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
C. 氧化反应 D. 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
2、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 B. 石蜡在空气中燃烧
C.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3、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 ( )
A. 质量减小 B. 在反应后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 质量增加 D. 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4、检验集气瓶里的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 ( )
A. 插入集气瓶中 B. 插入集气瓶底 C. 放在集气瓶口 D. 都可以
5、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B.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C.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6、将混有少量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试管中剩余物共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为下列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塞入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②①③④⑤⑥ B、③②①④⑥⑤ C、②③①④⑤⑥ D、②③①④⑥⑤
课堂小结:
本课题是学生学化学以来遇到的第一种气体的制取,所以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是本课题的重点,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明白了制取气体时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连接装置、如何制取气体,以及如何验证气体并检验气体的性质。为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材还特意介绍如何大量制取氧气即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
【板书设计】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原理、
2、装置
3、步骤、
①仪器组装: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②气密性检查: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③ 装入药品: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
④ 加热药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⑤收集气体: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⑥检验及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⑦撤出导气管后再熄灭酒精灯
可简单归纳为:“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6、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水倒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②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③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④ 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排水法收集时,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⑤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二、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
1、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沸点、低温、液态、氮气、淡蓝色、物理;
3、固体加热型装置、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随堂练习:
1、D 2、B 3、B 4、C 5、C 6、B 7、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