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2氧气的制法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2.2.2氧气的制法教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 2.3.1制取氧气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原理,初步了解装置的选择。
2、掌握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收集等。
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氧气制法的探究
2、难点 : 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自学 、讨论、实验法、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多媒体、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锥形瓶、大试管(3支)、木条、酒精灯、天平、火柴、长颈漏斗等。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都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产活动也需要氧气,所以人们曾把它叫做“养气”。氧气如何制取呢?
二、预习检测: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 、 、 。
2、催化剂: 。
3、分解反应: 。
三、新知新解:
【学生自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有哪些?
【讲解】:制取氧气的原理。
【学生观察】制取氧气的原理,有哪些共同特征?
(1)过氧化氢水 + 氧气
(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
(3)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
【学生概括】分解反应的定义、特点。
【讲解】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1、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2、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排水法:不易溶于
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提问】制取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选择哪套装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哪套装置?氧气的收集装置选择哪套?
【观看视频】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记录现象。
【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5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不作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2.微微加热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有什么现象发生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3.在另一支试管小加入5 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注意】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并进行思考。
【实验现象】
1.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行氧气放出。
2.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受热时能产生氧气。
3.不加热,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
【提问】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口,二氧化锰是不是一种反应物 如果是,为什么没有二氧化锰,加热过氧化氢同样也能产生氧气
【提问】二氧化锰到底是一种什么物质 它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教师实验】为了问答大家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进行探讨,人家注意观察现象并进行思考。待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学生观察】本已不产生气泡的试管,重新加入氧化氢溶液不进行加热,仍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能够复燃,说明产生的气体还是氧气。
【提问】这种现象说什么?说明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气锰可以重复使用。
【讲解】既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那么它的质量有没有改变呢?
科学家们经过料确的实验,得出了“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未变”的结论。
【学生看书回答】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比较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发现没有变化。
【提问】既然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那么它在这里到底起一个什么作用呢 谈谈你的看法。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时,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加热才能产生氧气,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氧气,可见二氧化锰起了一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
【教师】回答得很好,化学上我们把二氧化锰这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叫催化作用,而把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叫该反应的催化剂。如二氧化锰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讲解并板书】
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提问】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二氧化锰这种催化剂起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是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都需要加快 所有的催化剂都起加快反应速率的作用呢
【设问】是不是催化剂就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呢 它能不能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
【教师讲解】事实上,为了加快化学反应的进行我们使用催化剂,而为了减缓反应的进行我们也使用催化剂。如在橡胶制品中常加入一些催化剂以减缓橡胶的老化速度;食用油脂里加入一些催化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酸败。所以催化剂的概念中说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是片面地说成“加快”。
【介绍】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许多反应需要借助于催化剂才能进行或者很快地进行。例如,在化肥、农药、多种化工原料的生产过程中都要用到催化剂,在汽车尾气处理、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中也要用到催化剂,生物体内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酶其实都是起催化剂的作用。
【讲解】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种催化剂,催化剂应算作一个反应条件,所以二氧化锰应写在箭头的上方。
【板书】过氧化氢水+氧气。
【总结】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装置、步骤、注意事项、收集方法、验满方法等。
四、随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空气 D.氧化镁
2.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蜡烛燃烧 D.粗盐提纯
3.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5、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 不放出氧气 B. 放出氧气速率慢
C. 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 D. 放出的氧气不纯
课堂小结:
由学生制取氧气并实验氧气的性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明白了制取气体时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连接装置、如何制取气体,以及如何验证气体并检验气体的性质。为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教材还特意介绍丁如何大量制取氧气。本课题是学生学化学以来遇到的第一种气体的制取,所以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是本课题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好实验便成了重中之重。而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则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板书设计】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原理、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二、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三、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1、原理、
2、装置
3、步骤、:
①连接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再锥形瓶中装入二氧化锰;④倒入过氧化氢溶液;⑤收集氧气。
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6、注意事项: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插入液体中(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
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
能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叫该反应的催化剂;
3、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随堂练习:
1、C 2、B 3、C 4、C 5、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