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1探索燃烧与灭火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6.1.1探索燃烧与灭火教案

资源简介

6.1.1探索燃烧与灭火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重点和难点:】
1.认识燃烧的条件
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奥运圣火象征了光明、和平、团结、友谊。火在人类历史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人用火来取暖、烧食物、驱赶野兽,现在人们用火来冶炼金属,烧制瓷器,火使人类文明不断的向前发展。如果没有火将会一片黑暗,吃生食、汽车、火箭都无从谈起。但火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说火是一把“双刃剑”。看到火我们很自然就会想到燃烧,我们只有掌握燃烧的规律,才能更好的利用火。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一同探究燃烧与灭火。
预习检测: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 (2) (3) ;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 ;
(2) ;
(3) 。
新知新解:
【讲解】:借助幻灯片展示火的起源、应用,指出火是一种燃烧现象,是最早被人类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指出燃烧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有关燃烧的概念,建立燃烧的定义。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你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刚才观察的几组燃烧情况,思考燃烧特征是什么?并尝试自己给燃烧下一个定义吗?
【观看视频】燃烧的条件、定义
【板书】
1.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特征:发光、发热、化学反应
【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燃烧的条件
【设问】在实验过程中,大家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呢
【结论】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就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
思考: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大家动动脑子想想,怎样能使烧杯底部的白磷也燃烧呢
【学生讨论】
【结论】用导管对准热水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
【演示实验】教师按照最后得出的方案进行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
【教师追问】热水中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和不通入氧气的条件下,现象是不同的,这样的事实再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强调】
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可燃物才能燃烧。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内容学习,我们了解燃烧的条件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板书设计】
一、燃烧
1.定义: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特征:发光、发热、化学反应
3.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助燃物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总结:燃烧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可燃物才能燃烧。
参考答案
预习检测:
1.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助燃物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