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 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 复习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课改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5章 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 复习教案

资源简介

第5章 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教案
复习目标
1、了解化学式的含义,初步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
2、知道并熟练记忆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化合价的特点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物质的组成。
4、会识别元素的存在,形成元素的概念。会列出元素的简单分类
课时安排:教学安排:2课时
复习重点和难点
1、认识元素
3、了解化学式的含义,初步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及其意义。
4、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 原子
概念间的联系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分 着眼于种类,不表示个数,没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即表示种类,又讲个数,有数量多少的含义
使用范围及举例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如可以说,“水里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水里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不能说“水是由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所组成的”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例如,“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但不能说“一个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元素符号
3.表示: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氧:O,氢:H。
若第一个字母相同,附加第二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如,铜Cu,钙Ca等。
4.知道一种元素,还可以查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5.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元素周期表
1.周期:每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2.族: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
3.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元素周期表按颜色分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
5.元素周期表上标有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化学式与化合价
1.化学式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1)化学式的意义(以H2O为例):
分类 意义 实例
宏观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
①表示该物质组成元素 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
微观 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②表示物质的分子构成 每个水分于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如:
2.化学式的书写
A.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② 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加数字(常是“2”)来表示: H2 O2 N2 F2 Cl2
B. 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① 氧化物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如:HgO、CO2、 SO2、Fe3O4 、P2O5
写法:氧元素在右 读法:氧化某 几氧化几某
②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ZnS、KCl Na2S
写法:一般正价在 ,负价在 (即金属元素在左,非金属元素在右 )
读法:某化某
3.化合价。
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即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化学上用“化合价”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2、写法:元素符号正上方,先符后数“1”不忘
如:+1 -1 -1 +2
Na、 Cl、 OH、 Ca
3、原子团:
有些物质如Ca(OH)2、CaCO3中的OH、CO3原子集团,作为整体参加化学反应,好象一个原子一样,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也叫根,根也有化合价。
4、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区别:
化合价 离子
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正上方、先符后数“1”不忘 元素符号右上角,先数后符“1”省略
实例 +1 -1 -1 +2Na、 Cl、 OH、 Ca Fe2+、Mg2+、Al3+、Cl-、SO42+
联系与区别 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电荷通常在数值上相等,位置不同,正、负号的写法不同。
(1)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①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a.氧元素通常显-2价;
b.氢元素通常显+1价;
c.金属元素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显负价;
d.一些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显不同的化合价。
②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③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原子在相互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因此,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熟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①用顺口溜记忆
负一氟溴正一氢钾钠银 负二氧正二钙镁钡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价硫都齐全 锰氦氯有多价,氯显负价都是负一价
②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1价:铵根
-1价:氢氧根 ,硝酸根 ,氯酸根
-2价:硫酸根 ,碳酸根
(2)化合价规则的应用:判断化学式的正误2、求化学式中组成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写物质的化学式,书写化学式的简便方法(化合价交叉法)步骤。
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计算:
(1)相对分子质量:
(2)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例:CaCO3的相对分子质量=
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
(3)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例:H2O中H:O=
NH4NO3中N:H:O=
(4)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NH4HCO3中氮的质量分数=
KClO3中氧的质量分数=
典例精讲:
典题1:下列有关水受热蒸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B.水分子运动速率增大
C.水变成了氢气和氧气 D.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水的性质的知识。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通电分解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构成水的粒子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答案:D
典题2:现有①氧气 ②空气 ③碱式碳酸铜 ④氯酸钾 ⑤硫 ⑥水 ⑦氧化镁 ⑧氯化钠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其中_________属于含氧化合物,_________属于氧化物;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一定要搞清分类的标准,单质、化合物、纯净物及混合物。
答案:①⑤ ③④⑥⑦⑧ ③④⑥⑦ ⑥⑦ ②
归纳小结:该单元重点内容是元素的定义及周期表,化学式的定义、意义以及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掌握根据化学式进行的有关计算。
板书设计:
1、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2、化学式的定义、意义、书写、读法,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