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章 燃烧的学问教案【复习目标】1.了解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知道易燃易爆的相关知识。2.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成分、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不可再生能源。3.认识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课时安排】教学安排:2课时【复习重点和难点】1.了解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知道易燃易爆的相关知识。2.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不可再生能源。认识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教学过程】知识梳理: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 。2.燃烧的条件:(1) ; (2) ;(3) ;二.灭火的大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大原理和方法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如果被破坏,使反应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灭火的方法是:(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3)使可燃物的温度2.灭火器的使用灭火器类型 应用水机型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CO2灭火器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爆炸: 。2.燃烧现象:不同的物质燃烧现象不同,它与可燃物的性质有关,还取决于可燃物与氧气的 和氧气的 。3.易燃物:指的是易燃气体(如 、 、 、 等),液体(如酒精,汽油等液体有机物),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如镁粉、硫等)。4.易爆物:指的是受热或受到撞击时易发生爆炸的物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化石燃料1. 、 、 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都是 再生能源。人们常把 称为“黑色的金子”和“ ”;把 称为工业的“ ”。2.煤和石油煤 石油形成形态特征组成元素物质类别加工及应用 干馏变化 冶金工业原料 加热分离变化化工原料重要的燃料3.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 ;其主要存在于 等处;产生于 。CH4是已知最简单的有机物。(1)CH4的物理性质: 色、 味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2)CH4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现象是: 。(3)CH4的用途:二.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 和 现象。例:放热现象的化学反应有: ;吸热现象的化学反应有: 。燃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H2、CO、CH4的比较H2 CO CH4物物理性质 色态味密度溶解性化化学性质 可燃性还原性检验方法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一).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1.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和 气体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水,会形成 。2.汽车用的燃料多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尾气中主要污染物有 和未燃烧的 、 的氧化物和含 化合物以及 等。3.为减少燃料使用和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措施有:(二).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1.乙醇:俗名 。是一种 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 , 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2.乙醇具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也可用于医药 。乙醇是天然的可再生能源。其生产可用 作原料,经过 、 制得。3.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燃料,它有其他燃料所不及的优点是: 可用 作原料,有广泛的来源;其次是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放出的热量约为同质量的汽油的三倍;第三氢燃料的最大优点是它燃烧后的产物是 , 污染环境。4.未来的新能源:(二)题型、方法归纳:本单元在中考考察的内容,主要是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化石燃料的种类、对空气的影响、新能源的利用与开发、氢能源的优点,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为主。(三)典例精讲:1.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B.石油是一种化合物C.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 D.石油可直接用作飞机燃料思路解析:石油是一种混合物,它的蕴藏量是有限的;石油不能直接用作飞机燃料。答案:A2.氢气是一种绿色能源,科学家们最新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再用激光使海水分解得到H2的新技术,其中海水分解可用方程式2H2O2H2↑+O2↑表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分解产物不污染环境 B.TiO2是催化剂C.该技术可将太阳能转化为氢能 D.在海水分解过程中应不断添加TiO2思路解析:在海水分解过程中TiO2是催化剂;催化剂的质量不会发生改变,不应添加TiO2,错误。答案:D3.含有硫的煤,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A.SO2和CO2 B.SO2 C.CO D.SO2和CO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煤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和SO2、CO、CO2的性质。SO2、CO、CO2都是由煤燃烧产生的,但CO和SO2有毒而CO2无毒,SO2、CO都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答案:D4.下列燃料中被称为未来绿色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思路解析: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SO2,污染环境。而氢气燃烧后得到唯一产物水,故被称为绿色能源。答案:D5.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气)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 )A.元素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数目 D.物质的总质量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物质的总质量均不发生改变,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答案:B6.炎热的夏季,池塘常有大量气泡从水中冒出,小平想通过实验来探究此气体的组成。( 1 )如图甲,这种收集气体的方法叫 ,由于瓶口偏小不便于收集,你改进的方法是 。( 2 )如图乙,若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 导管(填“ A ”或“ B " ) ;( 3 )将气体经除杂、干燥后,在尖嘴导管处点燃,经实验分析该气体是一种含碳、氢元素的可燃性气体。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该气体中含碳、氢两种元素。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步骤1: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 证明含有 元素步骤2: 证明含有 元素思路解析:先看图再利用实验室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还有向下排空气)和常见仪器的用途,再结合图示解答(1)(2)两题,再利用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来设计实验验证甲烷的组成元素,完成第(3)题.答案:排水法;在集气瓶口插入漏斗;A冷烧杯 有水珠生成 氢向步骤1的烧杯中到入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碳7.请仔细阅读下列文字,然后完成有关问题。(1)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如图)。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2)煤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据资料显示,冬天的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会增多。请你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少煤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可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制得较清洁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水煤气用管道输送到千家万户,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家用煤气。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少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本题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将考查的知识点放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让人感到自然、可亲。本题主要涉及燃料充分燃烧、煤的组成以及安全使用煤气的有关知识。答案:(1)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燃烧(2)冬天用煤量增大,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增多 C+H2OCO+H2(3)便于及早发现煤气泄漏,以防引起中毒(四)归纳小结:本单元让我们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作业布置】燃料及其利用同步练习题。【教学反思】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解释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料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了燃烧等知识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形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注意通过活动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