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9课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1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9课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第1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第9课 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能够利用多种方式收集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和我国古代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树立学习科学技术创造美好生活的志向。
2.道德修养了解我国古代取得的灿烂辉煌的科技成就,感悟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国科技文化成就的自豪感。
3.责任意识:知道我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影响,深切认识到我国古代技术创造领先世界,能以自己的行动弘扬中国科技文化和传承创新精神。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1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李时珍、张衡、祖冲之等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感悟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能以实际行动向古代科学家学习。(重点)
2.通过在图书馆、博物馆和互联网上收集我国重要的科技发明创造,感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涉及的领域广、影响大,增强民族自豪感。(难点)
3.了解古代科技成就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创造美好生活,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激活动机
1.从生活中的车前草到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导语:开学后,同学们发现学校围墙边长出了很多杂草,其中有一种草是这样的——
(1)出示:出示实物车前草。
(2)提问: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
预设:见过。在校园里、在小区的花坛里、在公园里、在马路……
(3)出示:出示少儿彩绘版《本草纲目》中的药材插图——车前。
(4)谈话:我们眼里的杂草,有人却把它当作宝,它还被收入到书里。它究竟是什么呢?
预设:原来它叫“车前”,是一种中草药啊!
(5)小结:这种叫“车前”的植物是一种中药材,被收入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中。
2.从《本草纲目》引发对古代科技巨著的好奇
(1)提问:你们对《本草纲目》这本书有什么了解?
预设1:我知道它的作者是李时珍。
预设2:我家有这本书,里面记载了许多中草药,还有用它们治病的方法。
(2)出示课件: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对《本草纲目》有如此评价:“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就是李时珍那部登峰造极的《本草纲目》。”
(3)点拨:李时珍是怎样写出这样伟大的巨著,并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的?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李时珍,走近《本草纲目》,去探寻它背后的故事。
二、探究古代科技巨人的科学精神
1.在《本草纲目》版权页中的发现
(1)出示:出示《本草纲目》的版权页。
(2)谈话:这本书的版权页中最吸引你们的是什么?
预设:是这本书的字数有1900 千字。
(3)活动。
找一找:你们现在看过的书籍有多少字?
预设1:本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共有120 千字,《本草纲目》是它的15倍多。
预设2:本年级语文教材共有165千字,《本草纲目》的字数太多了。
提问:这1900千字,李时珍花费了27 年的时间来写作。你们能想象到背后的经历吗?
预设1:一定是李时珍用了许多个不眠之夜来写的。
预设2:要付出多少辛苦啊。
2.在《本草纲目》内容简介中的发现
过渡:李时珍用了27年完成的巨著里究竟藏着什么宝藏? 我们就打开这本书,一起来浏览它的内容简介。
(1)出示:出示《本草纲目》的内容简介。
《本草纲目》记载了1892种药材,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
①提问:从这些数据中,你们能发现什么?
预设:记录1892种药材和11000多个药方。
②提问:这些药材和药方是怎样得来的?
预设1:从森林里、高山上、峡谷中或者沙漠里采来药材。
预设2: 自己配置的药方。
③阅读:我们来看看教材第72页,你们能不能找到答案?
预设1:李时珍脚穿草鞋,身背药篓,翻山越岭,走了上万里路,亲自去采药。
预设2:他还倾听了无数人的意见,参阅了800多本书籍。
④小结:原来1892种药材和11000多个药方是李时珍翻山越岭采药、向无数人求教、阅读书籍和自己研究出来的。
(2)提问:如果你是李时珍,会这样做吗?
预设1:不会,太累了,太辛苦了。
预设2:会,我会克服困难,但估计我不会坚持27年。
追问:这样苦,这样累,李时珍却坚持了27年,这是为什么?
预设1:他从小就立志做一名给百姓治病的好医生,所以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想寻找更有效的治病药材和药方,给更多的百姓治好病。
预设2:他要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学著作。
追问:李时珍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克服困难,坚持27年,他身上有种超越常 人的品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预设:坚持不懈、有毅力、有恒心.
点评:这三点概括为一个词,就是锲而不舍。(板书:锲而不舍)
(3)谈话: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校园里的车前草吗?如果不是《本草纲目》中的记载,我们可能就把它当作野草了。
预设:因为我们不知道它有医用价值。
①提问:李时珍是怎么知道它有医用价值的呢?
预设:看书、询问他人。
反问:看书?可是前人所写的医书中有不少错误啊。
预设:他还要自己去研究。
②提问:你们觉得他自己会怎样研究?
预设1:他也许会为了一个问题反复求证,反复修改。
预设2:无论严冬酷暑,还是身体疲惫,都及时把内容记录下来。
追问:他求证、修改什么?记录什么?
预设:我觉得他会先分析前人医书中出现的错误并找出原因,然后进行研究,再求证自己的研究是否正确。我们在科学课上就是这样进行科学探究的。
点评:这的确是科学探究的方法。李时珍正是用这种方法,修正前人的理论,修正药物学知识,并认真求证这些理论和知识是否正确的。
③提问:你们觉得他会怎样求证?
预设:可能会自己亲自去尝去试。
追问:要亲自去尝,亲身去试,李时珍不怕中毒吗?
预设:如果不亲自尝试就不能确定它有没有效果。
点拨:李时珍真的如你所说,他亲自品尝每种药材,亲身尝试每一 种药材的疗效。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你能评价一下李时珍吗?
预设:刻苦研究、勇于实践、认真求证……
(4)小结:正像同学们说的,李时珍刻苦研究、认真求证,以寻求科学的、正确的药物学理论知识:他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这就是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的品质。(板书:求真求实)
3.深入思考李时珍的科学精神
(1)思考:此时,你们知道为什么李时珍花费了27年,才最终编写出总结药物学知识和经验的巨著(本草纲目)了吧?
预设:他亲身实践、不断求教、反复求证、求真求实……
(2)小结:在李时珍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科学家所具备的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汇聚为“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板书:“追求真理”科学精神)
李时珍正是因为具备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才能完成这部伟大的医药学巨著。同时,这部著作也为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他不仅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科学家,他的成就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古代科技巨人。(板书:古代科技巨人)
三、感悟众多古代科技成就
过渡:刚才我们深入探究了李时珍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你们知道还有哪些科学家同样具备这样的精神吗?
预设:张衡、祖冲之、华佗、毕昇……
1.感悟张衡和祖冲之的科技成就
(1)阅读:阅读教材第72页“阅读角”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故事”中张衡的故事。
张衡的主要科技成就
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
观测并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浑天仪。
……
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天体的运行是有规律的。
认为月光是日光的反射,月蚀起因于地遮日光,月绕地行且有升降。
(2)交流:通过阅读张衡的故事和主要科技成就,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使他能够取得这样辉煌的科技成就的吗?
预设1:张衡克服困难反复实践。
预设2:张衡孜孜不倦,不断探索。
(3)拓展:由于张衡不断地探索,反复实践,脚踏实地,求真求实,才取得一项又项科技成就,为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环形山命名。
①出示图片:月球表面环形山。
引导:在这张月球表面环形山的图片中,你还看到哪些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名字?
预设:祖冲之、万户、郭守敬、石申……
②提问:原来不仅是张衡,我国古代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你们知道祖冲之的伟大成就是什么吗?
预设:计算圆周率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思考:祖冲之为什么在前人已经计算出圆周率的基础上还要继续算下去呢?
圆周率的计算简史(祖冲之及其以前)
人物 时代 精确度
张衡 东汉 3.162
刘徽 魏晋 3.14
祖冲之 南朝 3.1445926—301415927
预设1:他不迷信权威,对前人的说法亲自验证。
预设2:他想要得到更准确的答案。
预设3:他想做到精益求精。
(4)小结:从古至今,科学的探索就像π值一样没有到达尽头。科学家们对真理的追求也永无止境。正是在科学家们宝贵的科学精神的引领下,我国从古至今出现了许许多多为祖国、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2. 了解更多古代科学家及成就
过渡:你们还知道我国其他古代科学家和他们的成就吗?
(1)交流已有的知识经验,师生共同分享。
预设1:东汉蔡伦总结以往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制成“蔡侯纸”。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预设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毕异。他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术。
预设3: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医之一, 他也是中国最早开始进行全身麻醉外科手术的医生。
(2)师生共同梳理,并根据教材第73页“活动园”的“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简表”进行汇总。
(3)呈现师生汇总的“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简表”。
人物 时代 突出成就
蔡伦 东汉 改进造纸术
毕昇 北宋 发明活字印刷术
孙思邈 唐朝 对医药学贡献巨大,被后世称为“药王”
郭守敬 元朝 水利工程学家,《授时历》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石申 战国 天文学成就《甘石星经》
…… …… ……
(4)提问:从“领先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简表”中,你们有哪些发现?
预设1:我国不同时期涌现了很多位科学家。
预设2:这些科学家研究的领域十分广泛。
预设3:同一时期的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水平。
(5)小结:展开中华文明的画卷,我国古代的科技巨人就像一颗颗闪耀的星星数不胜数,他们在不同的领域中发出灿烂的光辉,取得了巨大的科技成就。(补全板书:灿若繁星的)
四、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
1.活动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在我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众多科学家,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请将你们知道的当代科学家介绍给同学们。
预设1:我介绍的这位科学家叫作师昌绪,他不仅是我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蚀领域的开拓者,还是参与国家科技政策制定的战略家,为中国的材料科学做出巨大贡献。“做学问,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贵在发现与创新”是师爷爷的座右铭。
预设2:我介绍的是“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正是因为有了袁爷爷的科学团队的不断研究,才解决了十几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他常说“偶然性是科学的朋友,科学家的任务就是透过偶然性的表象,发现其背后的必然规律”。
预设3:我最喜欢数学,我介绍的这位科学家是“杨乐”院士,他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他和张广厚合作,经过不断研究推动了函数理论的发展,轰动了国际数学界的有关领域,他们的研究理论被称为“杨张定理”。他说学好数学主要有两条,一是要多动脑,二是要多动手。我就是这样做的,希望同学们也能这样做,到那时你会发现数学特别有趣。
2.小结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大家了解了很多当代科学家。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精湛的学术造诣宽广的学科视野,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科学无止境,精神永流传。从古至今科学家的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是否要考虑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五、在古今的科学家身上汲取科学精神的力量
1.出示相关新闻《捡石头的孩子》
2021年2月,济南的一位叫做桑晟杰的小学生,在济南南部龙洞的峡谷游玩时,发现了古生物化石。他一直对石头特别感兴趣,因为之前去过地质博物馆,也看过三叶虫的化石,所以一看就觉得很像。为了验证捡到的是古生物化石,桑晟杰和妈妈第二次赴龙洞寻找,并捡回了二三十块化石。经山东省地质博物馆专家鉴定,该化石确实是寒武纪时期的古生物化石,学名叫“三叶虫化石”。
2.提问
“捡石头的孩子”桑晟杰的故事给你们什么启发?
预设1:我发现他身上有求真求实的品质。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要像他一样认真求证。
预设2:他是一个善于思考、认真观察的孩子。以后我也要向他学习,多发现,多观察,多思考。
3.小结
我们的国家正在让科学家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让科学探索成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追求,让科研工作成为一种新时尚。希望在未来科学的星辰大海中,能有更多同学们的身影。让我们在心中埋下科学的种子,许下成为科学家的愿望,努力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作贡献。
板书设计
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
锲而不舍
“追求真理”
科学精神
求真求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