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10课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收集古代传统美德方面的故事和格言,知道中华传统美德在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方面表现出的具体行为,体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2.道德修养:能够在与现实生活事例的联系中感悟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同感。3.责任意识:能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增强传承传统美德、弘扬传统文化的意识。课时安排4课时。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立已达人是仁爱思想的精髓,懂得在自己谋求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生存和发展,能在与人交往中做到立己达人。(重点)2.懂得宽容是仁爱之心的重要表现,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及推己及人。(难点)3.能够树立民胞物与的意识,尝试用仁爱之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过程一、理解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1.孔子与“立己达人”(1)引入:今天我们继续来探寻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谈到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肯定绕不开这样一位先贤,大家猜他是谁呢?(学生猜测,教师也可出示孔子画像给子提示)(2)分享:你们对于孔子的思想有什么了解吗?大家可以畅所欲言。预设1:孔子的思想中包含着很多与学习有关的内容,比如,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等,这些都是学习的好方法。预设2:孔子的思想中还包括如何与人相处的一些内容,比如,益者三友等。预设3:我知道孔子提醒我们要孝敬父母。预设4:孔子提倡“仁爱”。(3)小结:在中国,儒家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每位同学都有一定的了解,这些思想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刚才有的同学谈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爱”,那么到底什么是“仁爱” “仁爱精神”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如何才能做到“仁爱”呢?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一起探讨——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板书: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2.深入了解“立已达人”的精神内涵(1)解题:立已达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或者查阅词典,找出“立已达人”的含义。预设1:我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了立已达人的意思是在自己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谋求生存与发展。预设2:我查阅词典,词典中说立已达人是指自己想成功首先要使别人成功。(2)交流:结合词语的解释,你认为是“立己”重要,还是“达人”重要,还是二者并重?预设1:我觉得立己达人更多的是强调要关爱他人,帮助他人。预设2:不只是关心他人,“立己”这两个字也很重要。立已就是要提升自我的能力,这样才好帮助别人。预设3:我觉得立已达人是达成互利互惠的意思。(3)引导:同学们的讨论并没有达成一致,有的同学认为要努力帮助别人、为他人造福,而有些同学认为要先努力提升自己再去帮助别人,还有的同学认为帮助别人和成就自己是共同提升、是互利互惠的。那么到底“立已达人”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一起追根求源来 寻找立已达人"的出处吧!预设:立己达人出自《论语》,原文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4)讲解:立已达人出自《论语》,《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孔子说: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要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板书:孔子 仁爱思想)(5)提问:仔细读这句话,你们能发现这与我们的社会现实有矛盾的地方吗?预设1:我觉得我们现在的社会充满了竞争,在竞争中怎么可能帮助别人呢?比如在比赛中只能有一个胜利者,我想的是我要成功,努力赶超别人。预设2:我觉得让别人通达事理真的很难做到,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我们越来越难以改变别人的想法。预设3:我妈妈是一个非常通达事理的人,但是她说越通情达理,越会受到别人的欺……小结:同学们所说的也是现实,可以说立已达人实现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6)分享:但是我们身边就没有能够真正践行“立已达人”仁爱精神的人吗?答案是否定的,比如我们的先贤孔子就用自己的一生努力去实现它。播放微课:仁爱的孔子(包含孔子仁爱的故事《君子以剑自卫乎》《苛政猛于虎》《侍坐》等)。提问:这些故事印证了孔子立己达人的处事原则,你们能有所体会吗?预设1:孔子认为要用宽厚仁爱的心去感化他人,这是非常令人敬佩的。预设2:孔子关心陌生人。他遇到穷苦的人并不是简单地施舍,而是想努力改变社会现状,让所有贫苦的人过上好日子。这很伟大。小结:孔子不但提出了立己达人的思想,更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具备立已达人的仁爱精神的人,只要仔细寻找,一定不难发现。过渡:老师推荐大家访问中国文明网时代楷模频道,从新闻报道中寻找立已达人的精神内涵吧。(7)思考:自主了解“时代楷模”,将时代楷模的事迹与立已达人的精神联系起来,思考楷模们是如何成就他人铸就自我的。出示资料:资料一:郝井文,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空军特级飞行员、空军首届“金头盔”获得者。他每次执行任务时,总是担当“领头雁”。为了适应远海远洋训练常态化的需要,他和战友们已经习惯使用英文呼号,训练全程用英语交流。在经历了警巡东海战巡南海、研剑远洋之后,中国空军战鹰的翅膀越来越强健。为了让夜飞、夜战成为“习惯”,郝井文给队员们设定临机导调方式,随机嵌入“敌情”,用高难度的多重挑战,锤炼夜间连续作战本领,挑战队员们的心理和生理上的极限。面对世界军事局势风云变幻,面对现代化装备快速迭代,郝井文以及更多的空军将士,用汗水和时间打造-往无前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绝不退缩的担当。(也可以根据文字配上郝井文的图片,制作成配乐视频进行观看)资料二:甘肃省古浪县,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之一-。在治理荒漠时,漪泉大队56岁的老支书石满、贺发林,台子大队的郭朝明、张润元,和乐大队的程海,土门大队的罗元奎以联户承包的形式,组建八步沙集体林场,被称为八步沙“六老汉”。他们想尽办法,克服巨大的困难,采用“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的办法,提高树 苗成活率。沙漠离家远,他们吃住都在八步沙。带点面粉、干馍馍和酸菜,用几块石头支起锅。在沙地挖一个深坑,上面用木棍撑起来,再盖一些茅草,就是“六老汉”的家。经过10余年苦战,“六老汉”浇绿了4.2万亩沙漠。历经“六老汉”三代人38年的坚守,八步沙已从昔日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六老汉”及其后人建成了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长廊,使7.5万亩荒漠得以治理,近10万亩农田得到保护。(也可以根据文字配图,制作成小视频进行播放)(来源:学习强国)预设1:我最崇拜空军特级飞行员郝井文,他自己练就了极为优秀的飞行本领,出色地完成了很多保卫祖国空域的任务。他还以上率下,刻苦练兵,培养了一大批飞行员。我觉得他真正做到了立己达人,是新时代的楷模。预设2:我觉得“六老汉”三代人薪火相传、久久为功,在与恶劣环境的不懈斗争之中,摸索出一条让沙漠披绿生金的发展之道,不但让自己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彻底的改善,更保护了环境,造福了子孙,他们诠释了立已达人的精神内涵。拓展:仔细回想一下,就在同学们周围有没有你们认为践行“立己达人”精神的例子,可以是亲人邻居同学,也可以是自己。“立已达人”的人也许很平凡,他们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我们要善于发现。播放视频:央视网CCTV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中“白方礼”片段。(8)小结:立已达人的时代楷模真是数不胜数,“仁爱”精神也许很难用简单的一句话去概括,但是我们身边总会有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指明道路。二、理解“仁爱”的实质内涵1.从“将心比心”的典故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1)阅读:阅读教材第87页“阅读角”“将心比心”的典故。(2)思考:怎样理解陆慧晓所说的“我平生最厌恶别人对我无礼,我怎么能用自己所厌恶的行为去对待别人呢”的含义?预设1:他是想说不能用自己厌恶的方式去对待他人。预设2:这体现了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3)提问:这句话的意思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但是在生活中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我们经常会遇到明明是自己做不到的事却还要强加给别人,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4)交流:完成教材第86页“活动园”的内容,在组内进行交流。(5)情境:遇到下面的情况,又该如何去做呢?情境1:我不愿别人欺负我,我也不欺负别人。可是大家都在欺负班里的晓乐同学,我该怎么办呢?情境2:我不愿意别人谈论我的隐私,我也不谈论别人的隐私。但是我恰巧听到班里的晓乐同学在和别人谈论我的隐私,我该怎么办呢?情境3:晓乐愿意在课间的时候和大家打斗,他就可以在课间打斗了吗?(6)讨论:分组商议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班内进行交流。①针对情境1的讨论。预设1:即便大家都在欺负晓乐同学,我也不能欺负他。因为,我不想别人欺负我,我就不能欺负别人,这和这件事做的人多还是人少没关系,我要坚持自己的想法。预设2:我不会欺负晓乐,我还会劝阻其他欺负晓乐的同学,如果大家不听,我就要向老师报告。预设3:我不欺负晓乐同学,但是我也不去劝阻其他欺负晓乐的同学,这样我确实也做到了“勿施于人”,因为我怕劝阻其他同学最终会惹祸上身。出示资料: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得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节选自《藤野先生》)提问:对于那群围观的中国人你有什么样的看法?……②针对情境2的讨论。预设:我也知道晓乐的隐私,我去告诉别人。追问:如果你这样做,还能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吗?有别的办法吗?预设1:我可以直接告诉晓乐,我不想他把我的隐私告诉别人,请他不要这样做。预设2:我可以告诉晓乐,我也知道你的隐私,但是我不会把它告诉别人,因为那样的话你会很不舒服,就像我现在一样,所以请你也不要再这样做了。③针对情境3的讨论。预设1:晓乐同学不能那么做,因为在课间打闹是危险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件错误的事情,不应该自己想做就拉着别人去做错误的事。预设2:我认为我们既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要做到“己所欲也,勿施于人”,这些都是对他人的尊重。预设3:不管我们要求别人做或者不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情。(7)小结:经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相信大家了解了“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希望大家在生活中时刻用这样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板书:将心比心)2.从“朱冲还牛”的故事联系生活中对宽容的理解(1)交流:交流生活中宽容别人或被别人宽容的事。预设1:我上次因为误会X X同学把我的笔弄坏了,就故意摔坏他的笔,但他并没有生气,还跟我耐心地解释。当事情弄清楚之后,××同学原谅了我,我非常惭愧。预设2:我写作业的时候,胳膊总是会碰到同桌××同学,他每次都不和我计较,还让点位置给我。(2)阅读:阅读教材第87页“阅读角”“朱冲还牛”的典故。(3)思考:宽容他人能为自己带来哪些好处呢?预设1: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增进友谊。预设2:可以让自己少生气,保持心情愉快;有一个宽广的胸怀,让自己成为一个宽宏大量的人。预设3: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烦恼,不浪费我们的精力,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4)小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律己宽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是一个人的素养。我们要懂得宽容。宽容,利己利人,更有利于社会。(板书:宽容)3.从“杜环侍老”的典故中体会“推己及人”的道理(1)古今对比。阅读:阅读教材第88页“阅读角”“杜环侍老”的故事。播放:播放洪天珍义务照顾孤寡老人30年的感人事迹的视频。视频内容: 61岁的洪天珍是一名普通农民。 20世纪80年代初,村内已近80岁的孤寡老人周正芬日子过得十分凄苦。洪天珍就主动承担起给周正芬送饭、洗衣服的责任,就这样照顾了老人三十余年。提问:两件事时隔几百年,同样是对待一个跟自己毫无关系的“外人”,是什么原因支持着杜环和洪天珍去做这样的事呢?预设1:他们的“仁爱”之心。预设2:他们不仅能够做到尊敬自己家的老人,还能够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2)提问:在你们的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和同学们介绍一下吧!预设1:我们家住在三楼,邻居王奶奶住在五楼,每次看到她提很重的东西上楼,我就帮她把东西提到她家门口。每次做完这样的事情我都会很高兴,王奶奶也经常夸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预设2:看到关于“冰花男孩”的报道之后,我的心里特别难过。这个小弟弟上学那么艰辛,却还那么认真地对待学习,让我太感动了。我把1000元压岁钱捐助给了“圆山里娃的成长梦想”公益工程。(3)思考:无论是侍奉老人的杜环、洪天珍还是帮助邻居的同学们,大家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了吗?预设1:他们能用对待自己亲人的态度对待他人。预设2:他们都具有仁爱精神。(4)小结:仁爱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发展长河中不断进步,其内涵不断拓展,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再到以对自己亲人的态度对待他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板书:推己及人)三、“仁爱”之心的极致体现——民胞物与1.过渡在生活中想要做到用“仁爱”去行动,必须不断提升自身。从爱自己,到爱他人,再到爱世间万物,当这种仁爱之心推广到极致,就是“民胞物与”了。2.出示图片出示唐氏综合征患儿、白化病患儿的照片。(面部做模糊处理)3.提问看到这些照片,你们有什么感受?预设:很不舒服、不想看.4.交流你们会去帮助他们吗?为什么?预设1:会,因为这样的人更需要我们的帮助。预设2:不会,看到他们会感到很不舒服。预设3:我也不知道自己会怎么做,还没想好。5.出示对比照片图片1:可爱的家养小猫。图片2:一只骨瘦如柴、身上长着脓疮、在寒风中发抖的“流浪猫”。6.提问你们会帮助哪只小猫?预设1:第一只,因为它很可爱。预设2:第一只,怕第二只有传染病影响到自己。预设3:第二只,它是最需要帮助的小猫。7.阅读阅读教材第88页“阅读角”的“民胞物与”,找出“民胞物与”的意思。预设:“民胞物与”的意思是,他人都是自己的同胞,万物都是自己的朋友。8.点拨我们无法强求自己或他人去帮助这些患儿,无法改变自己或他人喜欢可爱小动物的心,但对于我们来说,要做到自己能做的,比如不歧视这些患儿、不虐待这些可怜的动物。当你们逐渐成熟,对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清醒的认识,能够自觉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时,就能逐渐接近我们追求的最高处世境界——民胞物与了。(板书:民胞物与)四、践行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1.回顾这节课对你们的生活有哪些指导?预设1:我要真诚对待同学,才能得到同学的真诚相待。预设2:要成为一个“宽容”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朋友。我要心胸宽广些,不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了。预设3:原来我总是讨厌在公交车上慢吞吞的老人和哭闹的孩子,总觉得他们影响我乘坐公交车。今天学到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后,我觉得自己原来的想法是不对的。我要像对待自己的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一样去对待他们,要有耐心,如果他们需要的话,尽可能地去帮助他们。预设4:今天老师讲的“民胞物与”让我很震撼,在此之前我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虽然我现在还达不到“民胞物与”的精神境界,但是我知道它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我尊敬那些具备这种精神的人,也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这样的人。2.总结仁爱就在我们的身边,正如一首歌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 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期盼大家能够将其融入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传承和发扬仁爱精神。(板书:传承仁爱精神)板书设计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将心比心宽容孔子 仁爱思想 推己及人 传承 仁爱精神民胞物与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