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必备知识 学科素养1.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2.时差产生的原因。3.地方时、区时和日期变更的相关计算。4.沿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 1.地理实践力:结合观测,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和影响。2.综合思维:通过资料分析,学会地方时、区时和日期的计算方法;正确认识运动物体偏转的规律及其影响。一、地球的自转1.自转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2.自转方向(1)侧视图(如图A):自西向东。(2)俯视图:从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B);从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C)。 1.在北半球夜晚观测北极星,会发现其周围的恒星如何运动?说出原因。提示:逆时针方向旋转。因为北半球看北极星即面向北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而观测者方向位于地球上,因此会看到其周围恒星围绕北极星做逆时针方向旋转。3.自转周期参照物 时间 自转角度 意义恒星日 恒星 23时56分4秒 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 太阳 24时 360°59′ 昼夜交替的周期4.自转速度(1)角速度: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点拨]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二、昼夜交替和时差1.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成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2)昼夜交替①产生:地球不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交替。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1)昼夜现象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它不涉及地球的运动,而是由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同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一特性决定的。(2)昼夜交替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主要是由地球自转这一运动产生的。但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为一年。②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③意义a.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b.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c.影响人类的作息,自古以来太阳日就被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2.说明晨昏线在地面上的运动方向及速度。提示:晨昏线在地面上的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移动速度约为15°/h。2.时差(1)地方时①成因②规律: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向东加,向西减。(2)时区和区时①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该时区的区时,如东八区以120°E的地方时作为区时。(3)日期分界线①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其位置不固定,会随地球自转自东向西移动。②人为日界线:又称“国际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该线在地球上的位置固定不变。 3.分别说明过180°经线和国际日界线的日期变化情况。提示:(1)越过180°经线有三种可能:加一天;减一天;不变。(2)越过国际日界线有四种可能:加一天;减一天;加一天、减一小时;减一天、加一小时。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1.产生2.规律: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判断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手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拇指指向为物体实际运动方向。3.产生的影响:在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地球的自转(高考天津卷)如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解题流程】【尝试解答】 1.A 2.B1.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2)极点法: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同理,看到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北极上空,看到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是在南极上空。(3)经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和西经度减小的方向是地球自转方向。(4)海陆法:根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如沿某一纬线从欧洲到亚洲的方向或从太平洋经巴拿马运河到大西洋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2.地球自转线速度(1)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因素因素 影响 关系 举例纬度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负相关 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海拔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正相关(2)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①判断南、北半球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如上图位于北半球。②判断纬度带自转线速度如上图位于中纬度。③判断地势高低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处,说明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2022·铜陵一中月考)多少亿年来,地球按照一定的规律不停地自转和公转。据此完成1~2题。1.假设地球“叮”的一声停止自转,分别站在0°、30°、60°、90°纬线上的甲、乙、丙、丁四人瞬间会( )A.都向东同速飞出B.都向西同速飞出C.甲向东飞出且速度最快D.丁向东飞出且速度最快2.假如地球只公转不自转,地球表面可能( )A.不分昼夜 B.没有四季C.没有大气环流 D.没有地转偏向力解析:第1题,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物体也随着地球一起自转,如果地球停止自转,因为惯性,甲、乙、丙三人瞬间会向东飞出,并且由于甲地在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其飞出速度最快,丁位于极点,所以其位置不变,故选C。第2题,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因此太阳照射在地球上,总会出现白天与夜晚之分,A错误;地球北极指向北极星方向,因此地球公转运动时,太阳直射点就会出现回归运动,从而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导致四季的出现,B错误;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太阳照射在地球上,就会出现冷热不均,从而出现大气环流,C错误;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如果地球不自转,则不会产生地转偏向力,D正确。故选D。答案:1.C 2.D 昼夜交替与晨昏线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题。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A.12点 B.15点C.18点 D.21点【解题流程】【尝试解答】 C1.晨昏线的六个特点(1)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4)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α)的变化范围为0°~23°26′,且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相同。例如,图2中∠α=∠β。(5)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时才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的移动与地球自转速度相同,但方向相反。2.晨昏线走向的判断方法(1)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图甲中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图乙中CD)。(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图丙中EF),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图丁中PQ)。3.晨昏线的主要应用(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判断晨昏线,反过来,也可根据晨(昏)线判断地球的自转方向,进而确定所属半球。如图3,若为昏线,为晨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为北半球;反之,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为南半球。(2)确定地方时利用晨昏线上的四个特殊点可判断地方时,如下表:特殊点(图4) 地方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晨线中点) D 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昏线中点) G 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晨线与昏线的交点 晨昏线与极昼范围的切点 E 所在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24:00或0:00晨昏线与极夜范围的切点 F 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地方时为12:00(3)确定太阳直射点纬度的确定 ①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的纬度互余②直射点的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经度的确定 ①12:00所在经线的经度②昼半球的中央经线(4)确定日期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 二分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 二至日北极点及其附近出现极昼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3月21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南极点及其附近出现极昼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9月23日前后至次年3月21日前后)(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数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数除以15°的商。(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时间,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时间。某地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他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图示昼夜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分界线为晨线B.该线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每小时约15°C.与赤道交点处地方时为0时D.与太阳光线垂直2.对于图中①②两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点位于东二区,②点位于东五区B.大约两小时后,①点太阳处于地平线上,②点地方时可能为20时40分C.大约一小时后,两地都处于夜晚D.①点地方时比②点早4个小时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图中昼夜分界线为晨昏线,且由西向东经过该线以后由昼变为夜,可知为昏线,A错误;晨昏线运动方向为自东向西,每小时约15°,B错误;昏线与赤道交点处地方时为18时,C错误;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D正确。故选D。第2题,读图分析,①点的经度为20°E,位于东一区,②点的经度为80°E,位于东五区,A错误;此时①点距离昏线的纬度差约为30°,昏线在地表大约每小时向西移动15°,因此大约两小时后昏线经过①点,①点太阳处于地平线上;此时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度为70°E,地方时为18时,②点的经度为80°E,地方时为18时40分,因此大约两小时后②点地方时为20时40分,B正确;此时②点正值日落,①点两小时之后日落,因此一小时后,只有②点处于夜晚,C错误;②点位于①点以东60°,地方时比①点早4小时,D错误。故选B。答案:1.D 2.B读下面四幅图,完成3~4题。3.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4.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A.①③ B.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第3题,顺地球自转方向,由白昼到黑夜为昏线,由黑夜到白昼为晨线。读图可知,①在晨线上,②在昏线上,③在晨线上,④在晨线上。故选B。第4题,图中四点都位于晨昏线上,晨昏线垂直于太阳光线,故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都与太阳光线垂直。故选D。答案:3.B 4.D 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2020·浙江7月选考)图1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2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完成下题。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A.5点 B.6点C.7点 D.8点【解题流程】【尝试解题】 C1.地方时的计算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求地方时的步骤与规则:2.区时的计算3.与行程有关的时间计算方法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降落时A地时间,↓±时差)起飞时B地时间降落时B地时间计算公式如下: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注意:“+、-”号的选取原则为东加西减。)1.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1)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2)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2.时间计算的一般流程王教授某日坐飞机从悉尼到西安,飞机着陆时西安正值日落。下表示意该航班的信息。据此回答1~2题。航班号 出发城市 起飞时间 降落时间 到达城市HU7994 悉尼(151°E,34°S) 9:20(当地区时) 17:45(北京时间) 西安(109°E,34°N)1.当天悉尼的日出时间约为当地时间( )A.5:01 B.5:59C.6:01 D.6:592.王教授乘坐的航班实际飞行时间约为( )A.6小时25分钟 B.8小时25分钟C.10小时25分钟 D.12小时25分钟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飞机着陆时西安正值日落”和表中降落时间为北京时间17:45可知,西安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17:45;再根据西安的经度可计算出此时其地方时为17:01,进而推知34°N的昼长为10小时2分钟;根据全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可知34°S的昼长=24小时-10小时2分钟,即13小时58分钟,所以悉尼(34°S)的日出时间为12时-13小时58分钟/2=5:01。故选A。第2题,飞机降落时的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为17:45,换算成悉尼的区时(东十区区时)为19:45,再减去起飞时间9:20,得到飞行时间为10小时25分钟。故选C。答案:1.A 2.C熬夜,是指到深夜(一般指24时)还不睡或一夜不睡。美国洛杉矶市(经度约为118°W)的约翰先生与中国北京市的韩先生进行网上业务交流,假定两市的工作时间都是当地区时8—20时。据此回答3~4题。3.在工作时间内,两人可以同时上网进行业务交流的时段是( )A.北京时间16—20时 B.洛杉矶时间8—20时C.北京时间8—12时 D.洛杉矶时间16—22时4.若其中一地的区时为23时时,两人准备结束网上聊天,这时有可能是( )A.约翰先生熬夜聊天 B.韩先生熬夜聊天C.两人都熬夜聊天 D.两人都不熬夜聊天解析:第3题,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洛杉矶时间是西八区的区时,两地区时相差16小时,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可假设某一日期。假设北京时间是6日8—20时,洛杉矶时间为(6日8—20时)-16小时=5日16时—6日4时,其与北京时间8—20时的共同部分是16—20时,所以两人可以同时上网进行业务交流的时段是洛杉矶时间16—20时。假设洛杉矶时间是6日8—20时,北京时间为(6日8—20时)+16小时=7日0时(或6日24时)—7日12时,其与洛杉矶时间8—20时的共同部分是8—12时,所以两人可以同时上网进行业务交流的时段是北京时间8—12时。第4题,当北京时间是23时时,洛杉矶时间是7时;当洛杉矶时间是23时时,北京时间是第二天的15时,故两人都不熬夜聊天。答案:3.C 4.D 日期的变更与计算(高考海南卷)下图示意海南岛的位置。读图,回答下题。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A.等于1/2 B.多于1/2,少于2/3C.等于2/3 D.多于2/3【解题流程】【尝试解答】 D1.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1)经线展开图示(2)极地投影图示2.确定日期范围(1)新的一天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2)旧的一天范围,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3.计算日期比值(1)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经度数/360°。(2)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值=旧的一天所跨经度数/360°。(3)新旧两天的比值=新的一天所跨经度数/旧的一天所跨经度数。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40°N,116°E)起飞,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42°N,87.5°W)。结合材料,完成1~2题。1.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A.1/4 B.1/3C.1/2 D.3/42.客机飞行多长时间后全球所有地区都属于6月22日( )A.6小时 B.8小时C.10小时 D.12小时解析:第1题,当飞机飞行14小时抵达芝加哥时,北京时间为6月23日2时,此时0时日界线为90°E,90°E以东到180°经线为6月23日,90°E以西到180°经线为6月22日,故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3/4。第2题,北京时间12时起飞时,地方时为0时所在经线为60°W。当全球所有地区为一天时,0时经线与180°经线重合,经度差为120°,时间差为8小时,即飞行8小时后全球所有地区都属于6月22日。答案:1.D 2.B(2022·广州模拟)向日葵被人们称为“太阳花”,白天花盘随着太阳从东向西转动,其朝向落后太阳约12°。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据此完成3~4题。3.当新疆阿克苏某农场(80°E)的向日葵花盘朝向正南时,北京时间大约为( )A.12:00 B.12:48C.14:40 D.15:284.当北京市郊区(约116°E)的向日葵花盘朝向正南时,与北京同日期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A.17/24 B.7/12C.1/4 D.1/2解析:第3题,根据向日葵朝向落后太阳约12°,太阳在正南为当地地方时12时,当花盘指向正南时,太阳位于南偏西12°,据太阳每小时运动约15°,可计算出当地地方时为12:48,80°E与120°E相差2小时40分钟,可计算北京时间为15:28。故选D。第4题,北京郊区的向日葵花盘朝向正南时,当地(约116°E)地方时为12:48,计算出180°的地方时约为17:00,据新一天占全球的范围=180°的地方时/24可得:与北京同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17/24。故选A。答案:3.D 4.A选择题天文摄影爱好者小王在澳大利亚旅行时,以某处房屋为背景,长时间曝光拍摄了一张星轨局部图。据此完成1~2题。1.拍摄图片时,该房屋位于小王的( )A.东南方 B.东北方C.西南方 D.西北方2.下列关于星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反映了恒星真实的运动轨迹B.观测到夜空中的恒星作顺时针方向运动C.拍摄该图的曝光时间约为5小时D.该星轨构成整圆的周期刚好24小时解析:第1题,图中天体运动的方向是东升西落,拍摄地位于南半球,星轨图是以南天极为中心的区域,南天极位于拍摄者的正南,左侧为东方天空,右侧为西方天空,房屋在左侧为东南方向。故A正确。第2题,图示为南半球星空图,南半球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夜空中的恒星作顺时针方向运动,故B正确。答案:1.A 2.B下图为某大陆赤道附近地面各点自转速度分布图,据此回答3~4题。3.下列有关图中M、N线及其成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M为自转角速度,海拔高低造成其数值差异B.M为自转线速度,同纬度山地、高原大于平原、盆地C.N为自转角速度,数值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增加D.N为自转线速度,数值不会因纬度变化而发生变化4.图中①和②为某河流河谷的截面,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此河流河床较陡峭的是( )A.①下游的右岸 B.①②之间的南岸C.②上游的左岸 D.①②之间的左岸解析:第3题,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均相等,不会因为纬度和海拔而发生变化,因此N为自转角速度,A、C、D错误。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增加而递减,但同一纬度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图示为非洲赤道附近,东部高原、山地自转线速度大,西部刚果盆地自转线速度较小,故B正确。第4题,图中为刚果河,②上游和①下游均在南半球,①②之间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②上游和①下游水流向左偏,因此左岸陡峭,而①②之间河流向右偏,河流北岸陡峭。答案:3.B 4.C(2022·济南月考)读光照图,完成5~7题。5.图中相邻两条经线之间相差( )A.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B.经度相差45°,地方时相差3小时C.经度相差90°,地方时相差6小时D.经度相差180°,地方时相差12小时6.此时图中地方时为6时的地点是( )A.只有E点 B.只有N、E、S三点C.上各点 D.上各点7.若图中为0°经线,则新的一天范围是( )A.从经线向东到180°经线B.从经线向西到180°经线C.从经线向东到180°经线D.从经线向东到180°经线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所给经线的条数可知,5条经线将半个球面的经度(共180°)等分4份,相邻两条经线相差45°,地方时相差3小时,故B正确。第6题,依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图中经线是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故此时该经线各点地方时同为6时。故D正确。第7题,依据相关地理知识,地球上从0时所在的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的范围。由上题可知,经线为6时,故0时时刻的经线在图中经线以西90°,即经线,所以此时新一天的范围是从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故D正确。答案:5.B 6.D 7.D(2022·贵阳模拟)在由智利圣地亚哥驶往澳大利亚堪培拉的轮船上,船员看见太阳从海面落下时,桅杆的影子朝向东北方。此时是北京时间14时20分。据此完成8~9题。8.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 )A.95°E B.175°EC.5°W D.170°W9.此时位于赤道上且在西半球又处于白天的范围占赤道的经度范围为( )A.1/6 B.1/12C.1/24 D.1/36解析:第8题,据材料可知,此时是北京时间14时20分,可推知地方时12时的经线为85°E,即太阳直射85°E,此时该轮船日落桅杆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向,太阳日落西南,太阳直射南半球。由太阳直射85°E可知,赤道上日落的经度为175°E,而该轮船所在位置正好日落,则该轮船所在位置应在175°E稍往东的地方。故选D。第9题,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W和160°E。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赤道上昼弧范围为5°W到175°E,则位于西半球又处于白昼范围的经度为15°,占赤道经度范围的1/24。故选C。答案:8.D 9.C(2022·临沂模拟)读世界地图,回答10~11题。10.若AB为昏线,则H地的地方时为( )A.12月22日6时 B.6月22日18时C.12月22日18时 D.6月22日6时11.若DF为晨线,此时地球上有22日和23日,在东半球内属于23日的范围是( )A.20°W向东至160°E之间B.0°向东至160°E之间C.160°W向东至20°E之间D.0°向东至180°之间解析:第10题,结合图示可知,若AB为昏线,则AC为晨线,H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再根据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夜)可知为北半球夏至日。故选D。第11题,若DF为晨线,则图中0°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其以东至180°经线范围为23日;而东半球的范围为20°W向东到160°E。故选B。答案:10.D 11.B(2022·杭州高三模拟)日晷由晷盘和晷针组成。北京故宫采用赤道式日晷(晷盘与地球赤道面平行,晷针垂直穿过晷盘中心)。晷针针影在晷盘上移动的角度与太阳在天空中移过的角度一致。据此完成12~13题。12.北京故宫太和殿外广场所立日晷,摆放正确的是( )13.太和殿外日晷的晷针影子位于晷盘下方正中部时,此时时刻为( )A.2:00 B.6:00C.12:00 D.18:00解析:第12题,由题中信息可知,赤道式日晷影针与地轴平行,晷盘与地球赤道平行;晷盘与地平面的夹角与当地地理纬度互余。则晷针与地平面的夹角等于当地的纬度。北京约为40°N,故选A。第13题,因晷针针影在晷盘上移动的角度与太阳在天空中移动的角度一致。当日晷针影子位于晷盘下方正中部时,应为地方时的12:00,故选C。答案:12.A 13.C利用机械手表时针定方向,是野外旅游或探险遇到突发情况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口诀如下: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时数”指的是24小时制,“折半对太阳”指的是24小时制时间对半后的时针对准太阳)。据此回答14~16题。14.采用时针定位时,“折半对太阳”中“折半”的原理是( )A.地球的公转速度和自转速度差一半B.地球的自转速度和时针的旋转速度差一半C.表盘上时针和分针的旋转速度差一半D.太阳视运动的速度和自转速度差一半15.下午4:00位于M地广场观光商品展览的游客,利用时针定向的方法,正南方应该位于( )A.甲 B.乙C.丙 D.丁16.根据所学知识推断, 当M地广场的太阳位于丁处时,当地地方时可能是( )A.6:00 B.12:00C.18:00 D.0:00解析:第14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每小时15°,而钟表上时针的运动角速度是每小时30°,所以折半原理就是运行角速度之间存在差异。第15题,下午4:00 按照24 小时制应该是16:00。根据原理时数折半应该是8:00。按照钟表上8:00的时针对准太阳,则12指向的北方位于乙处,正南方就是甲处。第16题,综合上题确定的方位,可知丁处在M正西,则此时太阳位于正西,为傍晚时分。则此时最可能为18:00。答案:14.B 15.A 16.C在某电影中,一名越狱者结合排水口漩涡的转动方向来判断监狱的地理位置,最终逃出。下图为排水口的漩涡示意图,其中虚线表示表层水的原始流动方向,实线表示水的实际流动方向。读图,完成17~18题。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监狱位于北半球B.该监狱位于南半球C.该监狱排水口水流顺时针方向辐合D.该监狱排水口水流逆时针方向辐散18.导致图中水流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力主要是( )A.空气压力 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 D.重力解析:第17题,地球自转会产生一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偏转的力,在该力的影响下,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监狱排水口水流逆时针方向辐合, C、D错误;实际运动方向相对于原始运动方向向右偏转,该监狱位于北半球,A正确、B错误。第18题,地球自转会产生一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偏转的力,即地转偏向力,在该力的影响下,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图中水流运动方向发生变化,并没有体现空气压力、摩擦力还有重力的作用。答案:17.A 18.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