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讲 地球的自转一、知识点知识点1 地球的自转知识点2 昼夜交替和晨昏线知识点3 时差知识点4 地转偏向力二、知识梳理知识点1 地球的自转方向:侧视图:自西向东。(2)俯视图:北逆南顺(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2.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3.速度:【答题技巧】1.因素 影响 关系纬度 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负相关海拔 同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正相关2.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习题1.读“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区域可能位于(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丘陵 B.盆地 C.山地 D.高原2.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四图中自转方向画得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2)四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B.d、c、b、a C.a、b、d、c D.c、d、b、a习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1)A;(2)B解析:(1)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图中线速度数值向南递减,说明该区域位于南半球。赤道线速度为1670千米/小时,30°纬线的线速度为1447千米/小时,图示区域线速度数值范围在1460千米/小时-1500千米/小时,说明该区域可能位于南半球低纬度。A正确。(2)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纬度和海拔高度是影响地球表面线速度的两大因素。同样海拔高度,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R比同纬度的T处线速度小,说明该地海拔较低,地形类型应为海拔较低的盆地。B正确。2.答案:(1)B;(2)C解析:(1)由图中经度数的递变规律可判断出甲、乙、丙、丁四图中箭头表示的方向依次为:自西向东、自东向西、自西向东、自东向西,符合地球自转方向的有甲、丙两图。(2)由图可知a、b、c、d所在的纬度数依次为10°、30°、90°、70°,由于地球的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故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a、b、d、c。知识点2 昼夜交替和晨昏线1.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弧AOB为晨线。(2)甲、乙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3)周期:24小时。2.晨昏线(1)特点:①晨昏线是平分地球的一个大圆,且平分赤道。②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地球球面上的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③晨昏线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2)判断方法:①自转法: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②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③方位法: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能力拓展】不同类型太阳光照图中晨昏线的判读方法(1)普通侧视图(2)特殊侧视图(3)俯视图(4)矩形投影图习题3.读北半球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A.90°E B.135°E C.90°W D.135°W(2)图中( )A.DE是晨线 B.A、B两点线速度相同C.H点在夜半球 D.C点即将进入昼半球习题答案及解析3.答案:(1)B;(2)D解析:(1)该图中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由图中夜半球分布可知,180°经线以西相邻的经线地方时为0:00,图中两条相邻经线的经度差为45°,因此,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135°E,B正确。(2)地球由西向东自转,图中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图中E点将从昼半球进入夜半球,所以DE是昏线,A错误;自转线速度赤道最大,向两极递减,因此A、B两点线速度不同,B错误;H点在昼半球,C错误;C点即将进入昼半球,D正确。故选D。知识点3 时差1.地方时(1)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同一瞬间,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2)计算2.时区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①经度差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②时区差: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3.区时(1)概念: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其区时。(2)区时的计算4.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限(1)(2)(3)区别习题4.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火箭升空时,在纽约(西五区)的留学生收看直播的时间是( )A.15日13:23 B.16日11:23 C.15日11:23 D.16日13:23(2)火箭升空时,与北京同处于16日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 )A.小于八分之一 B.大于四分之一 C.大于六分之一 D.小于六分之一5.2019年11月11日,水星凌日现象于格林尼治时间12时35分开始,这一现象持续约5.5小时。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地区完全看不到此次水星凌日的是( )A.巴黎(东一区) B.北京(东八区) C.巴西利亚(西三区) D.洛杉矶(西八区)(2)水星凌日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太阳直射北半球 B.上海市正烈日当空C.北京市昼短夜长 D.广州市昼渐长、夜渐短习题答案及解析4.答案:(1)C;(2)C解析:(1)西5区比东8区区时晚13小时,所以当北京时间为10月16日00:23时,西5区区时为10月15日11:23,故选C。(2)火箭升空的北京时间为10月16日00:23,此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04:23,所以16日(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4小时23分钟/24小时,约大于1/6,但小于1/4,C符合题意。故选C。5.答案:(1)B; (2)C解析:(1)水星凌日现象开始时格林尼治时间为12时35分,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35分,水星凌日经过5.5小时结束时北京时间为11月12日凌晨2时左右,这段时间北京都处于夜晚,看不到太阳,也就看不到水星凌日,B正确;此过程中巴黎时间为11日13时35分至l1日19时05分,可以看到,A错误;巴西利亚时间为11日9时35分至15时35分,可以看到,C错误;洛杉矶时间为11日4时35分至10时05分,可以看到,D错误。故选B。(2)火星凌日现象发生于格林尼治时间11月11日12时35分,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目向南移动,北京市昼短夜长,广州市昼渐短、夜渐长,A、D错误,C正确;北京时间为20时35分,此时,上海市正值夜幕笼罩中,B错误。故选C。知识点4 地转偏向力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只改变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影响其速度。习题6.下面左图为北半球中纬度临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右图为该地河流河口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先向东,再向东南 B.先向西南,再向南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北,再向西(2)河口泥沙不断沉积,那么图中沙岛最后可能( )A.与M岸连接起来 B.与N岸连接起来C.保持原来的面貌不变 D.不能确定其变化习题答案及解析6.答案:(1)C;(2)B解析:(1)由于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弯曲的方向相反且河流发源于山谷中,所以图中的河流自左向右流,再向右下角流.指向标的箭头指示北方,所以根据指向标可知,图中的河流先自南向北流,再向东北流,C正确,A、B、D错误;故选C。(2)本题主要考查了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可知,N、M分别是该河流的左岸、右岸, 北半球中纬度河流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M岸容易受到侵蚀, N岸容易受到泥沙堆积,因此该沙洲最终于河流的N岸连接在一起。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2讲 地球的公转一、知识点知识点1 地球的公转知识点2 黄赤交角知识点3 昼夜长短的变化知识点4 正午太阳高度角知识点5 四季和五带二、知识梳理知识点1 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周年 (1年) 回归年 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恒星年 365日6时9分10秒,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公转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速度 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最慢;越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越快,越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越慢【注意】(1)在判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时,不管其公转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均为自西向东。当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时,地轴上端指向北,下端指向南;反之,上端指向南,下端指向北。(2)区分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①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②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习题1.下图为“一年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地球公转速度为①时,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2)地球公转速度为②时,北半球的节气可能是( )A.春分日 B.秋分日 C.夏至日 D.冬至日2.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将轨道均分成四等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2)7月31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习题答案及解析1.答案:(1)C; (2)D解析:(1)本题考查直射点的位置。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地球公转速度为①时,公转速度最慢,对应远日点7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其余选项可排除。(2)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速度。地球公转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线速度约为30.3千米/秒;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线速度约为29.3千米/秒。图中②位于近日点附近,日期接近1月初,所以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符合条件。2.答案:(1)A; (2)D解析:(1)根据地球公转运动的速度变化规律可知,当在近日点附近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远日点时速度较慢;由于图中甲乙在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因而公转所需时间最短,故选A。(2)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地球所在位置是近日点,那么相对的位置为远,日点;根据远日点在7月初,那么顺着地球公转的方向,时间增加到7月31日所以此时(7月31日)应该接近丁点,故选D。知识点2 黄赤交角1.黄赤交角图示2.影响: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3.黄赤交角大小及变化(1)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纬23°26'之间。(2)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回归线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3)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习题3.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它一直有着微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若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则6月22日前后地球上( )A.极昼和极夜的范围会缩小 B.温带范围会扩大C.热带范围保持不变 D.热带范围会扩大(2)若黄赤交角缩小为零,则地球上( )A.北极点永远是极夜 B.没有昼夜交替C.没有四季变化 D.不存在地方时差习题答案及解析3.答案:(1)D; (2)C解析:(1)若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如图所示,则黄赤交角是23°28′,黄赤交角变大。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回归线度数,回归线度数变大,极圈的度数减小,则6月22日前后地球上极和极夜的范围会扩大,A错误。热带、寒带范围会扩大,C错误,D正确。温带范围会缩小,B错误。(2)若黄赤交角缩小为零,则地球上回归线度数为0,没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没有四季变化,C正确。全球各地昼夜平分,A错误。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不受影响,B错误。地球有自转,应存在地方时差,D错误。知识点3 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图示理解2.季节变化规律3.纬度分布规律主要规律 纬度分布规律对称规律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26′N的昼长等于23°26′S的夜长递增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变幅规律 赤道处全年昼夜等长;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极昼、极夜规律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越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越多昼夜长短状况规律 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4.计算方法(1)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长、夜长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夜长=2×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2)根据昼(夜)弧跨越的经度计算昼(夜)长昼(夜)长=昼(夜)弧跨越的经度数÷15°/时(3)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方法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同一纬线上,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其中,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24-夜长/2。【拓展】日出日落方位规律(1)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除极点外)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3)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4)正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太阳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太阳正南升起、正南落下。习题4.北京时间2021年5月29日20时55分,我国在海南文昌(19°N,110°E)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美国纽约(40°43'N,74°W)华侨观看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直播的当地区时是( )A.29日7时55分 B.29日8时55分 C.30日7时55分 D.30日9时55分(2)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后半个月内( )A.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推后 B.文昌正午太阳高度变大C.纽约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D.晨昏线与赤道夹角变小5.城市路灯开关时间受到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下表是世界上三个城市路灯在某月连续三日的开启和关闭时间(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城市 路灯开启时间 路灯关闭时间23日 24日 25日 23日 24日 25日甲 17点41分 17点40分 17点39分 7点16分 7点17分 7点18分乙 18点51分 18点52分 18点53分 6点47分 6点46分 6点45分丙 20点17分 20点18分 20点19分 5点53分 5点52分 5点51分(1)三个城市纬度从高到低排序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丙、乙、甲(2)如果甲城市是我国西安市,则该月份可能是( )A.5月 B.7月 C.9月 D.11月(3)关于乙城市所在地区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广布 B.终年炎热干旱 C.可能看到极光 D.土壤深厚肥沃习题答案及解析4.答案:(1)A;(2)D解析:(1)根据纽约的经度,为西五区,与北京时间所在的东八区相差13个时区,区时相差13小时,位置更西,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时北京时间为5月29日20时55分,纽约区时为29日7时55分,A正确,B、C、D错误,故选A。(2)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后半个月内,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北京的昼长渐长,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不断提前,A错误;纽约日出东北日落西北,C错误;晨昏线与赤道夹角变大,D正确;文昌为19°N,太阳直射点大约一个约移动8°,5月22日大约直射在16°N,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后半个月内,大约可以移动到22°N,所以文昌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B错误。故选D。5.答案:(1)C; (2)D; (3)A解析:(1)路灯开启时间和日落时间一致,路灯关闭时间和日出时间一致,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等于昼长时间,据表可知,此三日甲地昼长分别为10小时25分,10小时23分,10小时21分,乙地昼长分别为12小时4分,12小时6分,12小时8分,丙地昼长分别为14小时24分,14小时26分,14小时28分,可推断乙丙在同一半球且昼长夜短,丙地昼长高于乙地,甲地在另一半球且昼短夜长,根据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纬线昼夜状况相反可知,跟甲地在另一半球纬度值相同的纬线此三日昼长分别为13小时35分,13小时37分,13小时39分,故三地昼长丙>甲>乙。故选C。(2)若甲城市是西安,此三日西安昼短夜长,西安位于北半球,昼短夜长说明其为冬半年,5月、7月均处于夏半年,9月23日(前后)前为夏半年,A、B、C错误,故选D。(3)根据上题判断丙城市昼长可达13小时30分钟以上,说明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远离赤道,而乙地昼长为12小时多一点,说明乙地位于赤道附近,因为只有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故以地可能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炎热干旱属热带沙漠气候,位于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岸,B错误,可能看到极光的为高纬度的夜晚,C错误,热带雨林气候区土壤较贫瘠,D错误。故选A。知识点4 正午太阳高度角1.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如图甲所示)。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如图乙所示)。2.纬度变化规律春分日和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3.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规律(1)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纬度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2)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纬度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一年中最小值。(3)春、秋分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4.计算(1)公式H=90°-两点纬度差。说明:“两点”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H=90°-AB纬度差=90°-(40°-10°)=60°。C点(23°26′S)正午太阳高度H=90°-BC纬度差90°-(10°+23°26′)=56°34′。(2)计算楼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见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 hcotH。(3)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角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线与受热板成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为。习题6.“立竿见影”是地理常规探究活动之一。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110°E,35°N)某日在“立竿见影”探究活动过程中记录和绘制的杆影长度(m)和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该日杆影呈a状态时,记录的时间为( )A.6:00 B.6:40 C.18:00 D.18:40(2)该日前后( )A.美国正午太阳高度达较小值 B.澳大利亚昼长夜短C.该学校日出东北方向 D.太阳直射南半球,但逐渐北移7.天赤道是赤道平面与天球相截所得的大圆,子午圈是天球上经过北天极、天顶、南天极、天底,并与天球相交的大圆。某日,北京(116°E,40°N)和海口(110°E,20°N)的地理学习小组分别观测太阳位于正东和正南时太阳的高度(见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该日太阳直射的纬度可能是( )A.10°S B.0° C.10°N D.23.5°N(2)在京,该日太阳位于正南方位时,海口校园的旗杆影子朝向( )A.西南 B.正北 C.西北 D.东北习题答案及解析6.答案:(1)B; (2)C解析:(1)杆影呈a状态时,杆影指向正西,对应地方时为6:00,则北京时间位于其东10°经度,时间相差40分钟。B正确。(2)据图示杆影显示,我国某中学该日日出东北、日落西南,可判断此时处于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美国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昼短夜长,C正确。7.答案:(1)C;(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移动与经纬度位置的关系。(1)读图可以看出,图中日期太阳位于正东方向时,北京和海口的太阳都在地平线以上,海口纬度低,太阳高度大,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当太阳位于正南方天空时,海口的正午太阳高度大,接近天顶位置,但是仍然位于天顶南侧,说明此时的太阳直射点位于海(20 N)以南。C正确,A、B、D错误。(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北京(116 E,40 N)位于海口(110°E,20 N)的东北方向,当该日北京(116°E,40 N)正午时刻,太阳位于正南方时,海口地方时未到12时,从海口(110 E,20 N)看太阳的位置,太阳位于东南方的天空,因此海口校园的旗杆影子朝向西北方向。C正确,A、B、D错误。知识点5 四季和五带1.四季更替(1)天文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季和秋季是冬、夏季节的过渡季节。(2)气候四季(北温带):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2.五带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可以把地球表面粗略地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减少的规律。习题8.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读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在二十四节气中最临近近日点的是( )A.大雪 B.小寒 C.小暑 D.大暑(2)从含义上,可以对二十四节气进行归类,其中惊蛰反映的是( )A.季节变化 B.水热状况 C.物候现象 D.作物长势9.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下图为二十四节气图,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惊蛰”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 )A.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B.麦熟一晌,虎口夺粮C.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D.有霜有霜,晚稻受伤(2)有关济南的描述,正确的是( )A.寒露的夜较清明的昼短 B.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早C.立春与立冬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夏半年与冬半年时间长度一样习题答案及解析8.答案:(1)B;(2)C解析:(1)地球绕日公转每年1月初经过近日点,7月初经过远日点。据图可知,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近日点时间为1月初,在二十四节气中最临近近日点的是小寒。故选B。根据分析可知,惊蛰的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因此反映的是物候现象。故选C。9.答案:(1)A;(2)C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根据二十四节气可知,惊蛰是春分(3月21日)之前的一个节气,进入春季,春雷响,农夫闲转忙与之相符。麦熟一晌反映的是夏季麦子成熟的季节。东风不倒反映的是夏季多雨。有霜有霜,晚稻受伤,反映的是秋季。A正确,B、C、D错误。(2)寒露在秋分之后,济南昼短夜长,清明在春分之后,济南昼长夜短。小寒较大寒日出时刻晚。立春与立冬刚好对称分布在冬至日的两侧,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所以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由于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不同,夏半年和冬半年时间长度不一样。C正确,A、B、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 第1讲 地球的自转.docx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 第2讲 地球的公转.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