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16张PPT+2个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共16张PPT+2个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第八课 第三框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芭蕾艺术进中国
观点一:东方传统舞蹈和文化源远流长,没必要了解西方芭蕾舞文化,完全保留老祖宗留下来的舞蹈文化就足够了。
观点二:时代在变化,东方传统舞蹈和文化已经过时,没有留下来的必要,西方芭蕾舞文化才是舞蹈发展的时代潮流,应该完全学习西方芭蕾舞文化。
说说你对上述两种观点的看法
那么我们对于西方芭蕾舞文化应该保持怎样的态度呢?
文化复古主义
全盘西化论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1)文化复古主义
彻底排斥外来文化
(2)全盘西化论
盲目照搬西方文化
古代的学问
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
外来的文化
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时代在发展
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文化在发展
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1.对待文化的两种错误观点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1)态度: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
(2)途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3)具体内容: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
(4)目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拓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含义不同 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 产品具有公益性。 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
产品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
生产目的不同 不以盈利为目的 以盈利为目的
运营机制不同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联系: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芭蕾舞剧《花木兰》有何特点?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要跳与西方芭蕾舞剧融合在一起的中国原创芭蕾舞剧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1)必要性: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2)重要性: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3)意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1. 原因
二、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1)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2.要求
课堂小结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观点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文化复古主义
全盘西化论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有益经验、积极成果、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
原因
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
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要求
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1.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中央芭蕾舞团先后邀请世界级芭蕾大师,为剧团排演了《吉赛尔》《希尔薇娅》等一大批风格迥异的国际芭蕾作品;与此同时,中央芭蕾舞团致力于创作具有中国风格和特色的芭蕾作品,《红色娘子军》《牡丹亭》等一批深具中国文化烙印的舞剧亮相舞台。这表明
①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不能盲目照搬西方文化
④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课堂检测
2.清代学者叶燮说得好:“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这主要表明( )
A.文化发展需要博采众长
B.优秀文化必然代替落后文化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创新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A
课堂检测
3. 20 世纪初,西方歌剧艺术传到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师生主动拥抱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并与中国音乐元素相结合、与当时社会生活相结合,不仅创作出了《白毛女》等经典歌剧,还实现了歌剧艺术的民族化,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艺术形式。这表明( )
①借鉴外来文化应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促进民族文化发展
②与新的艺术形式相融合是民族文化富有生机的根本动力
③采用现代艺术形式更能凸显我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文化创新应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并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C
课堂检测
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度和收视效果,仅在戛纳电视节上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该片的播映权。有境外媒体评价该片是文化传播的范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精美的画面,朴实地讲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乡土情结。
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故事推动影片进程,并设置悬念,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价值观等传播障碍。一位外国观众观看该片后说,现在才知道,中国原来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国家。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对中华文化“走出去”有何启示。
课堂检测
答案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舌尖上的中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包含了人类共同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
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舌尖上的中国》借鉴了其他国家文化传播的先进手法,推动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