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 学 设 计课题 7.2 走向未来 单元 三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下教材分析 随着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即将完成,要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与职业准备进行思考并积极应对。本单元对学生思考、选择未来的人生走向具有不可或缺的指导作用。本框是本单元的结尾,是学生初中阶段人生教育的落脚点。学习 目标 政治认同:认识到畅想未来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要把握注意事项,规划有意义的人生,有脚踏实地的行动。 道德修养: 明确畅想未来的目的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 法治观念: 延伸生命的宽度和广度,把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 健全人格:明确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踏上新征程,走向成熟。 责任意识: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重点 踏上新征程,展望未来难点 如何畅想未来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复习检测 初中三年你有哪些收获? 初中九年,如何做出选择? 怎样实现自我超越? 导入新课: 时政热点: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 2022年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获奖人物揭晓。极不平凡的2021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获得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的是: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是中国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节目组主办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以“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为核心主题,全面展现中国人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2021年。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阅读时政热点,并思考感悟 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由时政热点引入,激发思考热情。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畅想未来 分析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你还记得10岁那年的梦想吗?这些梦想,如今实现了多少? 1940年的一个下雨天,一个15岁的男孩在厨房里写下了一生中要完成的127条目标,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梦想。这个男孩就是被称为“当代印第安纳·琼斯”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 戈达德把这127条包罗万象的目标称为自己的“生命清单”。“一切都从写下目标的那刻开始。”戈达德说,“如果你真知道你一生想要什么,你会惊奇地发现帮助你实现梦想的机会会自己跑来。” 思考:(1)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2)为什么要畅想未来? 2.案例分析: 1931年震惊中外的 “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强把魔抓伸向东北三省,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让全国上下群情激奋。 清华大学的学生宿舍里,一位身材不高、面容清癯的青年学子在认真倾听着广播,当听到东三省全部沦陷的消息后,青年的拳头狠狠砸在桌上,拍案而起:“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我不学历史了!” 改学物理的钱伟长参与开创了中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为中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 正如晚年钱伟长对自己的评价一样:“回顾我这一辈子,归根到底,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思考:(1)你如何评价他的选择? (2)他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3)如何更好地畅想未来、规划人生? 小结:①畅想未来需要开阔的视野,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 ②要激发兴趣,大胆尝试,积极行动,不断地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 ③面向未来,既需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也需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 目标导学二:踏上新征程 1.情景剧表演:20年后的同学会 教师总结,表扬各小组的表演。 提出问题:未来的路,你会有多种选择。 你会选择哪一种,又将怎样坚持呢? 活动:初中毕业——不同的人生选择路 探究分享,(1)谈谈:你的选择是什么? 踏上新征程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教师出示我国近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如: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国产大飞机C919 小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动更加频繁,为我们的成长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 欣赏名言,思考问题: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什么方向走。” ——福尔摩斯 名言启示我们如何畅想未来? 小结:(1)畅想未来需要开阔的视野,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 (2)要激发兴趣,积极行动,不断地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 (3)要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脚踏实地行动。 4.小组讨论:我们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小结:(1)做好准备,抓住机会,善于创造机会,成就自己。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3)勇往直前,朝着既定的目标,去想、去做、去体验、去搏击风浪、去迎接考验。 5.播放《毕业歌》 准备好了吗?我们向未来进发! 走向毕业的过程,也是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让我们带美自信带着憧憬,带着同学的友谊、老师的祝福和父母的期待,踏上新的征程。 学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交流看法,如:畅想未来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延伸生命的宽度和广度,更是为了很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 学生认真分析案例,结合自身感受,交流看法,如: 畅想未来需要开阔的视野,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 要激发兴趣,大胆尝试,积极行动,不断地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 同学们课前精心准备,根据小组设计的方案,在班级进行情景剧表演。 学生结合教师的展示,归纳有利条件,如:我们生于伟大的祖国,欣逢伟大的新时代,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所学所知,讨论探究,并在班级交流。 学生跟唱毕业歌,思考感悟 借助戈达德的“生命清单”材料,引导学生明确:畅想未来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延伸生活的宽度和广度,更是为了很好地服务社会和国家的道理,道理的得出,因材料而更具形象化,易于学生理解。 借助钱伟长的人生选择的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对他的评价,明确他做出这样决定的原理,从而启发学生畅想未来需要开阔的视野,要把自己的爱好、需求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繁荣、人类的梦想相结合。 通过课前布置学生小组进行情景剧准备,引导学生初步规划自己的人生未来,调动学生思考和参与的积极性。 借助福尔摩斯名言的分析,引导学生明确畅想未来要激发兴趣,积极行动,不断地反思自己,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由名言谈启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播放《毕业歌》引导学生齐唱,渲染气氛,升华主题。检测目标 1. 2022年5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棵程标准( 2022年版)》。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新课程标准的发布( B ) ①告诉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踏实劳动,努力活出生命的精彩 ②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加学习任务难度 ③使教育者重新审视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 ④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劳动习惯,尽早走上工作岗位,担负工作责任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踏上新征程的我们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我们要( D ) ①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 ②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 ③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④让我们带着自信,带着憧憬,带着期待,踏上新征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你还记得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第一课吗?日月如梭,我们即将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任务,就要初中毕业了。回首三年,展望未来,我们( D ) ①在学海中泛舟,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在学习和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 ②在成长路上互帮互助,风雨同行,修炼自己的道德情操,提高自己的法治意识 ③更加懂得珍惜当下,立足现实,考上高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要脚踏实地、科学规划,在面临人生的新抉择时,思考并决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在抗击疫情的防控战斗中,众多“00”后的大学生挺身而出。他们走进车间,支援口罩生产;他们走进社区,进行垃圾消毒和处理。我们的“00”后已经成长为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这启示我们(C ) ①只有考上大学的人,才能报效祖国,为祖国做贡献 ②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③要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精彩人生 ④向“00”后大学生学习,放下学业,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前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毕业在即,同学们畅想未来,对“全面规划有意义的人生”进行了讨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A.小萌:“畅想未来,关键在于预设好未来从事什么工作。” B.小宇:“对未来要有美好的憧憬,更要有脚踏实地的行动。” C.小杰:“学业是职业的基础,练就过硬本领才能有更大的择业空间。” D.小寒:“有理想才有目标,我想成为一名‘国际名厨’,我会加倍努力的!”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畅想未来的目的和要求,知道了面向未来离不开实际行动,要正确理解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且要积极关切人类与世界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在学习和实践中走向未来。同时理解了踏上新征程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了带着自信,带着憧憬,带着同学的友谊、老师的祝福和父母的期待,踏上新的征程。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