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的盛衰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唐的盛衰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2张PPT。第四单元第二课隋唐: 开放革新的时代唐的盛衰一、唐朝开国617年,太原起兵618年, 李渊称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历史上定都长安的重要政权:西周(镐京)、西汉、隋、唐 材料一:隋朝末年,隋炀帝“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以自奉”,“徭役无时,干戈不止 ”,人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618年,李渊取而代之建立唐朝。不久次子李世民,经过政权的争夺,登基成为唐朝第二位皇帝,贞观初期,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政要》材料二:
贞观后期,商旅野次(停留),无复盗贼,图国(牢狱)常空,牛马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捻,米斗三四钱, 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时有赠遗,一年被判死刑者才二十九人,此皆古昔未有也。 ——《资治通鉴》为什么在唐初会有这么大的改变,你认为唐太宗有可能实施了哪些措施?完善三省六部制善于用人,虚心纳谏沿袭和完善科举制经济:政治: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
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 国力增强贞观之治唐的巩固2、唐太宗——“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君主,年号贞观)贞观遗风唐的发展1.武则天称帝
唐高宗死后,武则天于690年称帝(690-705),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2.武则天的政绩
①武则天的政绩主要表现在:
A.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B.破格用人,注重发展科举制度。
C.创立“自荐”求官的制度。许多有才能的庶人,被破格录用。如名相狄仁杰、姚崇等。
②武则天当权半个世纪(649-705),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3、武则天——“贞观遗风”唐的繁盛开元盛世开元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4、唐玄宗——“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原
因(1)励精图治,任用有改革精神的人做宰相。(2)重视地方治吏,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3)虚心求諫,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4)大量荒地的开辟和耕作技术的改进。表
现开始使用曲辕犁和筒车,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1)农业生产:(2)手工业发达: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唐三彩是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3)商业繁荣: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等,长阿布城规划整齐,城内分为坊和市,扬州不但是全国货品的集散地,还是国际商品的转运中心,集聚在扬州的商人有几十万之多。(这是我国历史上继汉武帝之后出现的第二个鼎盛局面。)开元( 713—741 )
天宝( 742—755 )唐玄宗前、后期行为对比表(2)907年,节度使朱全忠夺取政权,建立后梁,唐朝灭亡。唐的衰亡(唐朝灭亡后,中国重新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5、唐朝的衰亡(1)唐玄宗统治后期,朝政逐渐混乱,爆发了以边防
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从此,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白之”。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这一观点。唐朝历史发展历程渐趋衰落恢复并走向强盛小结: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政绩对比表评价武则天 武则天: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虽有很多弊政,(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大肆修建寺庙,晚年奢侈腐化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但她当政期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能破格用人; 创立“自荐”求官制度,注重发展科举制度; 她在位期间,国家政治基本稳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上升。她的统治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为唐朝的鼎盛奠定了基础。她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君王之一,功大于过。注: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1、一分为二、全面评价
2、以历史人物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在历史上的作用为依据客观评价请大家思考:
1.唐太宗重视生产的措施是源于他对什么的总结?
2.唐太宗把“水”和“舟”分别比喻谁?
3.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①轻摇薄赋,劝课农桑。贞观时,多次减免租税,兴修水利,促进生产发展。
②戒奢从简。唐太宗力倡节俭,不准修建台榭,禁止地方官进贡珍奇宝货。 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分有田百亩,其中八十亩为“口分田”、二十亩为“永业田”。有田的人每年纳粟二石,每年服役二十日,按当地产出交纳一定的绢、棉布。同时,农民交纳一定量的绢、布,便可代替力役,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不误农时。君民关系“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贞观一朝,人才济济。
A.贤相有房玄龄、杜如晦(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等,B.名将有李靖、李勣等。C.著名的谏臣有魏征(原太子李建成部下,曾劝其除掉李世民。唐太宗登基后,官至宰相)等。  魏征去世时,唐太宗曾痛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zhèn)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cú)逝,遂亡一镜矣。”唐太宗的这番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这番话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风范?
反映了唐太宗以史为鉴,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的治国风范。君臣关系土木工程户籍教育 选择官员祭祀教育军事警备审判刑罚唐






制秦






表比较两种体制,说说三省六部制有何进步性?各部之间共商国事,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分工明确,相互合作中相互牵制,改善并加强了秦代以来的中央集权。完善制度——三省六部制贞观时期,在隋制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完善制度。  2.对读书人来说,科举制的作用是什么?  3.对统治者来说,科举制的作用是什么?  1.隋唐以前和隋唐时期,分别以什么标准选拔官吏的?完善制度——科举制①兴科举,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②唐太宗广招各地儒士,赐给路费,令其来长安任教,儒学的兴盛,前所未有。可以网络大量的人才,为他们的统治服务。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华参与国家管理,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隋唐以前:依赖荐举和凭借家庭出身隋唐时期:科举考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今日放牛娃,明朝状元郎” 唐太宗说:“通过科举考试后,天下英雄,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科举制度,就是定期举行的考试。”——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 唐代科举制影响到邻国,新罗、日本都曾通过考试选官。唐玄宗 李隆基 (712-756)
英武有才略,开元时期文治武功鼎盛世称为“开元之治”。天宝后,宠爱杨玉环,封为贵妃,杨玉环父兄势倾天下。及安禄山反,玄宗出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谓杨国忠通于胡人,而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乃令杀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玄宗避难奔蜀,后肃宗即位,尊为太上皇。在位四十三年。玄宗喜爱歌舞音乐,曾于梨园教歌舞,所以后世尊其为伶人之祖师爷。死后庙号玄宗。开元( 713—741 )
天宝( 742—755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2.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什么关系密切?生产工具的改进唐的繁盛——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增加 1.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的确形象地再现了唐朝开元年间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百姓富足,整个社会繁荣景象。1)唐玄宗善于用人,制定正确政策,使得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2)先进的劳动工具创制,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
3)唐朝农民辛勤劳动的结果直辕犁与曲辕犁有什么不同? 哪一个更进步?进步在什么地方?设计巧妙,轻便灵活,回转省力,能够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 筒车是怎样工作的?它的先进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唐代筒车的最大优点是不用人工。筒车一昼夜能灌田一顷,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劳动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1.丝织业发达  丝织品的花色品种很多,丝织技术高超。2.制瓷业发达  唐三彩是唐代陶瓷制造中极富特色的一种,它表面的色釉丰富多彩,造型美妙高超,是闻名于世的艺术珍品。唐的繁盛——手工业生产唐朝的丝织品三彩骆驼载乐俑从哪些方面可以反映出唐朝商业的繁荣?1.都市众多3.商人多2.城市规划整齐唐的繁盛——商业繁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