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机械功与机械能一、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惯性)、力和距离垂直。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4.功的单位:焦耳,1J=1N·m。二、功的原理:内容: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三、机械效率: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nW总斜面:W 有用=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f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W有用/n斜面:W=fL+Gh=FL4.机械效率:① 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②公式:n =w有用/w总斜面:n=Gh/FL滑轮组:n=Gh/Fs=Gh/Fnh=G/nF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④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四、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p=w/t=Fv4.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五、机械能(一)动能和势能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3.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① 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2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 方法:控制变量法;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4.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1)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2)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3)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第十二章 内能和热机一、内能: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 ②质量 ③体积④物质状态。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③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对流和辐射。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D、温度度热量、内能 区别:温度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热量:是一个过程。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内能能是一个状态量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四、比热容容:1.比热容:(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时吸收(放出)的热量。(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本领的物理量。(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4)水的比热容为4.2x103J(kg·℃)表示: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x103J(5)水常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2.计算公式:Q=Cm(t-to),Q=Cm(to-t)3.热平衡方程:不计热损失 Q=Q五、内能的利用、热机(一)内能的获得-燃料的燃烧燃料燃烧:化学能转化为内能。(二)热值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2.单位:J/kg3.关于热值的理解:① 对于热值的概念,要注重理解三个关键词“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1kg是针对燃料的质量而言,如果燃料的质量不是1kg,那么该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热值。某种燃料:说明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完全燃烧:表明要完全烧尽,否则1kg燃料化学能转变成内能就不是该热值所确定的值。②热值反映的是某种物质的一种燃烧特性,同时反映出不同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内能的本领大小,也就是说,它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等均无关。3.公式:Qm=mq(q的单位J/kg)或Qm=qV(q的单位J/㎡)实际中,常利用Qm=Q即cm(t-to)=nqm'联合解题。4.酒精的热值是3.0x10J/kg,它表示: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x10J。煤气的热值是3.9x10J/㎡,它表示:1m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x10J。5.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6.炉子的效率:① 定义: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② 公式:n=Q有/Q=cm(t-to)/(qm')(三)、内能的利用1.内能的利用方式:(1)利用内能来加热;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的转移过程。(2)利用内能来做功;从能的角度看,这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热机:定义:利用燃料的燃烧来做功的装置。能的转化: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蒸气机一-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3.内燃机:它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4.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5.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公式:n=W有用/Qz=W有用/(qm)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良好的润滑、减小摩擦。尽量减小各种热量损失机件间保持1、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汽油机,柴油机,不,构造:,顶部有一个火花塞。,顶部有一个喷油嘴。,吸气冲程,吸入汽油与空气的混合,吸入空气,点燃方式,点燃式,压燃式,效率,低,高,应用,小型汽车、摩托车,载重汽车、大型拖拉机,相,冲程:活塞在往复运动中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