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第一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课程标准结合案例,分析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基于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的关系,为区域的发展提建议▋学习目标举例说明区域自然条件组成及特点;对比分析,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结合资料分析,理解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影响。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0 10 2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CONTENTS单以人均收入衡量,世界最富裕的国家通常是瑞士、挪威、卢森堡等。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宣布世界人均财富排名第一的国家却是澳大利亚!其人均财富的计算综合考虑了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工业产出、劳动生产率和其他经济活动。思考:自然资源对澳大利亚能够成为世界人均财 富的首富有多少贡献 导入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0 1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要素有哪些?【问题】自然要素: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1、自然条件影响区域发展四大文明古国,是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 分别是古巴比伦 [位于西亚,今地域属伊拉克]古埃及 [位于西亚及北非交界处,今地域属埃及]古印度 [位于南亚,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古中国 [位于东亚]1、自然条件影响区域发展四大古代文明发祥地都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处大河中下游平原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坦,热量、水源充足,土层深厚、肥沃,便于农耕。1、自然条件影响区域发展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区域发展也较好。如我国人口分界线的东南部。自然条件只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有些区域虽然自然条件很优越,区域发展水平却不高。例1位于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水热充足,人口稠密世界上极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例2①乌克兰位于东欧平原;②大部分地区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湖泊河流众多;③乌克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为黑土地,占世界黑土面积的四分之一;④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43%,⑤已探明有煤铁等80多种可供开采的富矿,其中铁矿石的储量有275亿吨,锰矿石的储量超过21亿吨,位居时间前列。而有些区域虽然自然条件很差,但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依然能发展得很好例1日本位于西北太平洋上的岛国;多火山地震,少平原耕地,自然条件相对较差。依靠社会资源,成为世界上极为富裕的国家之一世界上极不发达的国家之一。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由水旱灾害频繁之地,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案例研究2、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1)结合都江堰附近区域的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都江堰的自然原因。(2)评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与今天的主要功能差异。?【思考】案例研究解析(1)结合都江堰附近区域的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都江堰的自然原因。都江堰附近区域年降水量多,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位于山地与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变化明显,河流在山区流速快,进入平原流速变慢;易发生旱涝灾害;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调节径流量,缓解旱涝灾害。(2)评价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影响。该工程是顺应自然规律,并且充分利用条件的典范;利用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岷江水可以自流入成都平原;防洪抗旱,减少成都平原的旱涝灾害;为成都平原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城市生活用水;不存在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古代与今天的主要功能差异。在古代为水利工程,具有水利功能(防洪、灌溉);在今天它既有水利功能,又具有旅游观赏功能。1953年荷兰遭风暴潮袭击景象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平原,由于开发者对土地资源的不断开垦,森林的不断砍伐,致使土壤风蚀严重,连续不断的干旱,更加大了土地沙化现象。在高空气流的作用下,尘粒沙土被卷起,股股尘埃升入高空,形成了巨大的灰黑色风暴带。黑风暴的袭击给美国的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使原已遭受旱灾的小麦大片枯萎而死。案例研究2、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自然美国“黑风暴”人类改造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和谐。如果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虽短期内能够获得经济效益,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02自然资源有哪些?【问题】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如水、土地、植物、动物、石油、铁矿、稀土等。1、自然资源影响区域发展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资源种类不同。①农业社会:土地资源、水资源对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②工业社会:矿产资源对区域发展影响较大。1、自然资源影响区域发展.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一种重要能源或关键性矿产资源的发现与开发,会使区域经济发生根本性改变。沙特阿拉伯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所以自然条件是相对恶劣的,但是为什么这个地区会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为世界上富裕国家之一。什么原因使其有了这种变化?答:石油资源的开发。沙特阿拉伯因盛产石油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富裕的国家之一。案例研究1、自然资源影响区域发展有的区域矿产资源贫乏,成为制约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图瓦卢,世界第二小岛国,资源贫乏、土地贫瘠、几乎没有天然资源,地势极低,海拔最高4.5米,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案例研究1、自然资源影响区域发展2.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和铝土等矿产资源,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在世界银行对人均财富的计算中,澳大利亚因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大幅度提高了人均财富量。1、是不是矿产资源贫乏的区域,发展一定落后?2、是不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一定发达?【思考】有的区域尽管矿产资源丰富,但过度依赖矿产资源,也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随着北海油田的开发,已是工业化国家的荷兰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工业,忽视了其他工业的发展,导致社会经济一段时期增长乏力。案例研究12、自然资源影响区域发展有些国家矿产资源贫乏,但利用其它的途径,并未阻碍其经济的发展。瑞士是欧洲内陆山国,海拔较高,位于大河上游,缺少矿产资源和耕地。但其依靠社会资源发展高端制造业、金融服务业,成为世界上极为富裕的国家之一。案例研究22、自然资源影响区域发展▋活动●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中比重较大。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1949年以来,山西省累计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4,煤炭外调量最高时占全国省际煤炭外调量的314左右,近年来仍维持在1/3的水平。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最高时超过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3, 2015年占15%。近些年,山西省的煤炭产量下降,经济增速较为缓慢。1.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的关系。▋活动●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分析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煤炭资源的关系。初期: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且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开采条件好等,煤炭工业成为支柱产业。中期:山西省煤炭资源枯竭、经济增速缓慢。因为产业结构单一且环境污染严重。后期:山西省通过延长煤炭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活动●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增强人民的幸福感。我国《“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全国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分别下降10%—15%。我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0%,煤炭消费比重降到58%以下。“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完善西气东输三、四、五线,加快储气设施建设,提高调峰储备能力。由于长期开采,山西省煤炭的开采难度加大,开采成本上升,与相邻省、自治区相比,山西省煤炭开采比较优势下降。山西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81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17%。2.阅读教材中题干中的内容,讨论其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活动●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阅读教材中题干中的内容,讨论其对山西省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①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山西煤炭资源的产量会进一步下降;②同时国家节能减排方案的实施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会导致煤炭资源消费量下降,山西的煤炭消费市场萎缩;③加之长期的煤炭开采,使开采成本上升;④山西的水资源短缺,都会导致山西煤炭资源的能源地位下降,煤炭工业发展受阻,进一步影响经济发展。自学窗▋阅读●资源诅咒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是现代工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按理说,那些自然资源赋存越丰富的国家,工业发展越有保障。可是,环视世界各国,许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其工业化速度反而比一些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更慢,工业化水平更低,经济增长更慢。例如,20世纪50年代,在北海的石油、天然气开发热潮中,荷兰政府大力发展天然气,出口剧增,经济显现繁荣景象。但与此同时,却降低了对农业和其他工业部门的投入,削弱了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受通货膨胀上升、制成品出口下降、失业率增加等困扰,荷兰处于经济发展困境。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资源诅咒”。。课程结束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