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三政治 一轮复习矛 盾 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知能目标 1、一级目标 1、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要求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要求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要求 5、主次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6、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理论依据及具体内容二、考点梳理 一、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 和 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一是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 ,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 ,斗争性是 。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另一方面斗争性 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 。 二、矛盾普遍性原理及要求 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要求:矛盾普遍性要求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 三、矛盾特殊性原理及要求 原理:1、含义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 。2、表现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要求: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 ;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 。 四、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要求 1、原理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A、一方面, 寓于 ,并通过 表现出来。 B、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2)两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2、要求: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要求坚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五、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 ①复杂事物存在许多矛盾,其中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 作用;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①矛盾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 处于支配地位,起着 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理论依据: 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2、具体内容 ①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③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三、知识网络建构(课框目)四、基础自测 宏观篇 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主要涉及的哲学观点是 2、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包括的主要哲学观点是 、 微观篇 1、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这句话体现 2、孙武说:“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这句话体现 3、矛盾观有两个“寓于”观点请分别表述 、 4、“每遇到困难,象驼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从矛盾观的角度,你应该对她说 5、人小的时候4条腿,长大时候2条腿,年老了3条腿,这句话体现 6、(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调在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事物的存在状态 7、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 。它是正确认识事物 ,正确解决矛盾的 8、(判)矛盾的普遍性包括矛盾的特殊性 9、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该意见指出要赋予浙江重要示范改革任务,先行先试、作出示范,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请思考这样做的哲学依据 10、请区分下列观点体现是 A主次矛盾; B主次方面 (1)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好钢用在刀刃上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利大于弊,我们要积极参与(4)瑕不掩瑜 (5)舍本逐末 总结五、合作探究 疫情下,中国政府的诀择 1、习近平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汹汹而来,必须应对有序、协调有方,审时度势、综合研判至关重要。上述材料体现了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习近平强调:“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必须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前功尽弃。请问习总书记对于当前形势的判断遵循了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分析和评价事物时,既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抗疫取得了重大成果;又看到矛盾的次面方面,形势依然严峻,不忽视支流,积极采取措施。 3、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习近平反复提到“精准”二字,如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因地因企因人分类帮扶,提高政策精准性,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要精准对接等等。精准体现了 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解决矛盾的关键 4、7月21日习近平指出,面对大疫当前、危中有机的复杂形势,我们必须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运用“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 1)主次矛盾和主次方面辩证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疫情影响生产生活,但危机下又有机遇;当前,我们要着力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为主体,但开放发展对外经济的步伐不能减慢,要坚持国内国际双循环 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坚持重点,要着力抓主要矛盾,要抓住主流。新发展格局中要立足自身,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4)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坚持新发展格局六、课后训练矛盾的基本属性 1、在信息时代,各种APP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有关“手机是否在偷听聊天”的话题引起热议。有网友称,“现在手机的偷听功能真是强大,刚刚和朋友聊天,谈到某产品,打开手机后,到处是该产品的广告”。材料表明( ) ①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和弊两个方面 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③矛盾的对立性和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人生来的天性就是追求真善美!求知、想好、爱美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唯有在这三方面最大限度协调发展,生命才能实现美好幸福。人如一棵花草,要根茎叶花实都得到均衡和谐的发展,才能长得繁茂有生气。我们从中感悟到的哲学智慧有( ) ①各部分有序组合能够发挥出整体最大功能②矛盾的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独立存在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发展④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矛盾问题的精髓 3.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开会议指出,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面对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内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艰巨繁重的重要时刻,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勇挑重担。这表明( ) ①要坚持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我国发展状况 ②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所决定,要认清发展的本质 ③承认矛盾,用“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解决矛盾 ④创造客观条件,促使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假如一位心理医生在判断患者病情时,仅根据患者到达诊所的时间做出诊断:患者迟到,诊断为“抑郁症”;早到,诊断为“焦虑症”;准时到达,则诊断为“强迫症”。从哲学角度看,他不懂得( )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着力诊断患者病情的主要方面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勿作主观臆断 ③事物具有两面性,诊断患者的病情需要坚持两点论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诊断病情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示范,也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实践能给广大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一些启示,使得中小企业发展能像他们这样取得更好的业绩。这一期望的哲理依据是( ) A.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B.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D.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6.来时迎客松,走时送别柳!中国人的浪漫令全世界难忘。北京冬奥会秉承奥林匹克“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给全世界呈现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冬奥会。这表明( ) ①人类可以根据固有联系结合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做事情成功的关键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7.粮安天下,农稳社稷。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要害是种子和耕地。对此,从哲学角度来看,我们应该( ) A.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与支流 B.政府整合资源,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 C.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抓好局部,发挥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8.地为粮之本,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针对一些省份耕地保有量已突破耕地红线,“非农化”“非粮化”突出的现象,习总书记提出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构筑起保障国家安全的牢固防线。由此可见( ) 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②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③矛盾双方相互排斥,没有斗争性,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对于各类资本的积极作用要充分肯定,但必须认识到,资本具有逐利本性,要“兴利伴随除弊”,规范和引导资本,使其更好地服从、服务于人民和国家利益。这样做( ) ①有助于防止矛盾双方向不利方向转化 ②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不忽视次要方面 ③能够统筹解决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④立足关键部分,搞好局部带动全局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2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乡村建设行动路线图。Z村以此为契机,发挥四季草莓、森林温泉、田园风光、特色餐饮、民俗展演等资源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草莓香草等特色产业,以打造“文化IP”草莓公社品牌为突破口建设美丽乡村典范,影响、带动其他乡村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相关知识,分析乙村在乡村建设中的举措蕴含的哲学智慧。 【答案】①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的观点。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Z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Z村坚持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典范,影响、带动其他乡村发展,坚持了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乙村以打造“文化IP”草莓公社品牌为突破口,抓住了该村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