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与社会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与社会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社会期中学业评价参考答案
1-5BDADD 6-10BBAAA
11、(1)鞍部;山峰;山谷(3分)
(2)西北(1分)
(3)400(2分)
(4)丙(1分)
(5)从丙村登山更容易(1分)。因为从丙村上山比从甲村上山的等高线疏,表明坡度更缓些,所以上山更容易 (意思对即可)(2分)
12、答:(1)粟和蔬菜籽粒、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彩陶(任选1,2分)
半坡人种植粟、蔬菜等,饲养家畜,制作彩陶(任选1,2分)
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骨骸(任选1,2分)
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建造房屋、使用骨耜、饲养家畜(任选1,2分)
(2)考古、化石、遗迹、遗址等。(任选1,2分)
13、(1)标志:铁制农具的使用。(2分)
反映了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得到改进;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3选1,2分)
(2)政治: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为后世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立奠定了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迎合了成长中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有利于推动社会封建化进程。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打击了腐朽的宗室贵族的特权,使秦人一致对外,提高战斗力,稳定了秦国的社会秩序,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3选1,4分)
(3)因素:科学的理论指导;领导人的支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符合国情;等等。(答出两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2022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期中学业评价试题卷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读某区域平面略图,判断云天池位于机场的(  )
A. 东南方 B. 西南方 C. 东北方 D. 西北方
2、若下图中三条线为等高线,数值关系为 a>b>c,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位于山谷 B.乙地位于山脊
C.甲乙两地海拔不相等 D.河流最有可能在乙地
3、为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嵊州市各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组成“平安巡防队”,在社区内展开巡逻,这是社区在实行 。(   )
A. 管理功能 B. 政治功能能
C. 经济功能能 D. 文化功能
4、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0.5厘米,实地距离是1 665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
A.1∶333 000 B.1∶3 330 000
C.1∶33 300 000 D.1∶333 000 000
5、图中所示的四个大洲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B.乙大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七大洲中,丙大洲的面积最大 D.丁大洲完全位于北半球
6、某栏目曾经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可以看到的生活场景有(  )
①元谋人使用粗糙的石器劳动 ②北京人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③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磨制的 ④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史记》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表明(  )
A.《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C.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8、在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的“我学历史”故事会上,小明讲述了这样一段历史: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由此可判断他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牧野之战 B. 商汤灭夏
C. 涿鹿之战 D. 大禹治水
9、如图为湖北云梦发掘出土的战国晚期木觚。木觚上写有一段长文,记载了东方五国派谋士游说秦王停战的故事。觚文大多清晰,字体是秦隶,个别文字篆书意味较浓。该觚文可用来研究(  )
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②战国后期的书写材料 ③战国后期秦国的文字发展情况 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学了“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兴趣盎然,一起讨论起班级各位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并与教材中各家的主张作了比较。下列有关他们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语文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熟谙儒家真谛
B.数学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
C.英语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法家做法
D.历史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墨家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1、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3分)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图中甲村在丙村的________方向。 (1分)
(3)图中东湖 EF 间的图上距离为 2 厘米,那么它们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____米。(2分)
(4)甲、乙、丙中最适于发展种植业的是________。 (1分)
(5)从丙村和甲村登山到山顶 D,哪条线路更容易?为什么?(3分)
12、考古发掘的成果是研究人类起源及了解古代社会的重要依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0分)
材料一:1965年5月,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上那蚌村发现了两颗170万年前的人类牙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石器人工痕迹非常清楚。
材料二:1952年发现的半坡遗址中,先后发现粟的遗存和蔬菜籽粒,以及家畜和野生动物骨骸化石。同时还发现粗砂罐、小口尖底瓶和钵等各种彩陶。彩陶以红底黑色为主,花纹简练朴素。
材料三:1973年发掘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等遗存。
——以上三则材料摘编自《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师用书》
(1)阅读材料一,观察下面示例:
发现:一些粗糙的石器,人工痕迹非常清楚。
推论:元谋人已经会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
请仿照以上示例,结合材料二、三的内容,完成有关推论。(8分)
材料二:(4分)
发现: 。
推论: 。
材料三:(4分)
发现: 。
推论: 。
(2)以上材料反映出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哪一种主要方法 (2分)
13、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制度变革的依据,社会制度的变革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形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材料一所示工具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什么问题 (4分)
材料二 下表为商鞅变法部分内容。
政治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废除分封制,“凡三十一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设县丞以辅佐县令,设县尉以掌管军事。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
经济 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军事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方面概括变法内容并说明其作用。(4分)
材料三 商鞅两次游说秦孝公失败后,终以“霸道”学说(即法家学说)得到秦孝公的支持。以法家学说作为秦国变法的指导思想,这既是秦国君主的选择,又是秦国文化的选择,同时也是商鞅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秦国的具体情况提出的改革路线,从而为变法的成功奠定了理论基础。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社会变革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