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三首》课时练习题(含答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九曲黄河(qǔ) 环绕(rào) 天涯 B.花木成畦(qí) 南朝(cháo) 黄莺C.浪淘风簸(bǒ) 织女(zhī) 毛檐 D.两山排闼(dá) 银河(yín) 酒旗2.诗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浪淘风簸自天涯 簸:颠簸。 B.水村山郭酒旗风 山郭:山城,山村。C.茅檐长扫净无苔 苔:青苔。 D.千里莺啼绿映红 千里:一千里地。3.诗句“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引用4.下面诗句与课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如今直到银河去,同上牵牛织女家。 B.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5.下列关于《浪淘沙》(其一)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黄河裹挟黄沙、奔腾而来的汹涌气势B.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展开了浪漫的想象,表现出逆流而上、直冲九霄的豪迈气概C.“如今直上银河去”说明诗人由黄河联想到了传说中的银河D.“同到牵牛织女家”表达了诗人要和家人一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6.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1)_____________ ___,浪淘风簸自天涯。(2)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 ____。(3)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 _______。7.比一比,选字填空。淘 陶( )气 自我( )醉 ( )器 大浪( )沙涯 崖天( ) 无边无( ) 山( ) 悬( )峭壁8.对于《江南春》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读一读,背一背,选出你喜欢的诗句读一读,并把这画面用语言描写出来。(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面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按《古诗三首》内容填空。(1)唐宋八大家:唐代_______、_______和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位散文家的合称。(2)《浪淘沙》作者是唐代诗人_ _,这首诗写作者真实看到的诗句是:__ _____、______ _。写作者想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3)《江南春》作者是___ __代诗人____ __。诗的前两句抓住___ 、__ 、_____ _、_____ _、___ _、_ _、____ _、____ __等景物,描绘出一幅意趣盎然的______ ____图,写出了江南春天____ ______的特点。后两句则抒发了诗人____ ____ 的情感。(4)《江南春》中“_____ __, ______。”这两句诗讽刺统治者治国乏术和佛道误国。(5)“____ __,____ ___。”这是《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一组对偶句。再写一句这样的古诗:_________ ___,____ _____。(6)《书湖阴先生壁》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 ___ 。诗中运用了________手法,赋予山水生命感情,突出它们与人的关系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7)《书湖阴先生壁》中通过对景致的描写,烘托了庭院主人的勤劳和高雅的诗句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二、阅读与鉴赏(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让我们感受到黄河裹挟黄沙,奔腾而来又蜿蜒而去的气势。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并根据积累,完成后面的练习。资料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资料2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称其为“母亲河”。每年,黄河都会携带约十六亿吨泥沙,其中约有十二亿吨流入大海,剩下的泥沙常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12.读了资料1,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李白的《将进酒》中描写黄河的名句: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13.保护“母亲河”,我们在行动。读了资料2,我想写一句保护黄河的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4.《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诗描绘江南春天之景,呈现出一派宁静、祥和氛围。B.前两句诗中所选的景物色彩明朗绚丽,花鸟山水相互映衬。C.后两句诗中的“烟雨”将前两句诗中的所有景象融化其中。D.后两句诗中的“四百八十寺”为实指,强调庙宇数量之多。参考答案1.B2.D3.B4.A5.D6. 九曲黄河万里沙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两山排闼送青来7. 淘 陶 陶 淘 涯 涯 崖 崖8.赞同前者: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色,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使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 赞同后者: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作者的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的不满。9.该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的写出了田园风光盎然生机。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10.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11. 韩愈 柳宗元 苏轼 苏洵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欧阳修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唐 杜牧 黄莺 红花 绿树 水村 山郭 酒旗 寺院 楼台 江南春景 生机勃勃 忧国忧民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宋 王安石 拟人 两山排闼送青来 一水护田将绿绕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12.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13.让黄河之水源源不断,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14.杜牧 15.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