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课标】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同步教学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新课标】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罗斯福新政(同步教学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从繁荣到危机
知识结构

能过了解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新政”,初步理解国家干预政策对西方经济的影响。
课程标准
罗斯福新政
核心素养目标
01
02
03
立足时空观念和史料证实,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等史实。
立足唯物史观,学会运用历史辩证法客观、全面地分析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
立足史料证实和历史解释,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证实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一、从繁荣到危机
1、美国经济的空前繁荣
(1)时间:
20世纪20年代
(2)原因:
(2)表现:
①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②新产品进入大众家庭,
③汽车不再是富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
①地战前美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一
②一战后,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后,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到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已达世界黄金储存量的1/2,控制了国际金融市场,世界金融中心由伦敦移到纽约。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当时的美国被称为世界金元帝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
▼ 贫富差距大
▼ 购买力不足
▼ 股票投机猖獗
▼ 分期付款膨胀
一、从繁荣到危机
2、繁荣背后的危机
资本家盲目扩大再生产
过度的贫富差距
商品数量猛增
消费能力低
生产
大于
消费
生产相对过剩
生产社会化
生产力
不适应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私有制
经济危机
一、从繁荣到危机
3、经济危机爆发
直接原因: 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1)原因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崩溃,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四”。
经济危机爆发!
股市崩溃
企业破产
人民生活恶化
银行倒闭
工人失业
产品价格暴跌
金融业
工业
农业
农场主往河里倒牛奶
免费的汤——穷人靠施舍度日
一、从繁荣到危机
3、经济危机爆发
表现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46.2% 40.6% 28.4% 16.5% 8.4% 1/3
外贸缩减 70% 69.1% 50%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3000万
一、从繁荣到危机
3、经济危机爆发
(4)特点:
影响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破坏性特别大
德国希特勒上台
日本扩军备战
(1)经济: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2)政治: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各国国内矛盾激化
(3)世界局势:为摆脱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日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一、从繁荣到危机
4、经济危机的影响
1、罗斯福当选总统
二、罗斯福新政
1933年,富兰克林 ·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富兰克林 · 罗斯福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负众望和受爱戴的总统,也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惟一连任4届(1933—1945年)总统的人, 任职长达12年。 面对空前大危机,1933年3月4日,发表了“无所畏惧”的就职演说,领导美国人民渡过大萧条时期。
二、罗斯福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1)目的:
摆脱经济危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统治。
(2)特点:
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我的选择是:在自由企业制度的基础上,尝试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活动!
措施一:整顿金融体系
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同时,由国会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二、罗斯福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1935年《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最低工资每小时1美元。还禁止雇用16岁以下的童工。
措施二: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二、罗斯福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1933年,制定《农业调整法》并据此成立农业调整署,其措施为: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农民的现金收入从1932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1935年的近70亿美元。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措施三:调整农业政策
二、罗斯福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措施四:推行“以工代赈”
通过投资新建大量公共工程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
旧金山金门大桥
二、罗斯福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措施五:社会福利
“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罗斯福
1935的《社会保障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
人民生活得到保障
二、罗斯福新政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项目 具体内容
通过________________,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
②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通过_______________,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通过投资新建大量_____________,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通过______________,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等。
1.整顿金融体系
《紧急银行法案》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国家工业复兴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
3.调整农业政策
《农业调整法》
4.推行“以工代赈”
公共设施
5.社会福利
《社会保障法》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二、罗斯福新政
二、罗斯福新政
3、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先例)
4、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谢谢观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