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第一次调研考试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单项选择共8个小题,每题4分,共计32分)
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引入了“质点”的概念。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入“质点”,从科学方法上来说是属于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B.只有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属于主要因素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C.地球很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D.研究体操运动员在空中的翻滚动作时,可将体操运动员看作质点
2.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飞行庆祝表演中空军出动71架飞机,其中歼-20组成三个编队,每个编队5架。歼-20飞越天安门广场的画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地面为参考系,歼-20是静止的
B.选编队中某一架歼-20为参考系,则编队中其他歼-20是运动的
C.参考系必须选静止不动的物体
D.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
3.下列四个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的是( )
A. B.
C. D.
4.从高为2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3m处被接住,则这一过程中( )
A.位移为1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5m
B.位移为5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5m
C.位移为1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m
D.位移为5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m
5.如图所示为某新型电动汽车试车时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0~6s内,新型电动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6~10s内,新型电动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C.在4s末,新型电动汽车向相反方向运动
D.在末,新型电动汽车的加速度为
6.甲、乙、丙三个同学同时从A点出发,沿各自的路线运动,并同时到B点,如图所示为其运动轨迹。则关于他们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同学的位移最大,乙同学的位移最小
B.乙同学的平均速度最大,甲同学的平均速度最小
C.乙同学的平均速率最小,甲同学的平均速率最大
D.丙同学的平均速率等于其平均速度的大小
7.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A.0.25m/s B.0.2m/s C.0.17m/s D.无法确定
8.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在以水平速度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电磁波速度为,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所示,经过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雷达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约为( )
A.12000m/s B.900m/s C.500m/s D.300m/s
二、多选题(多项选择共四小题,每题6分共24分。注意:多项选择题作答时,答案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选错不给分)
9.如图所示,某物体第一次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经B到C,第二次沿直线由A经B到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两次物体的位移均等于4R,方向均向东西
B.第一次物体的位移等于,第二次物体的位移等于4R,方向均向东
C.两次物体的路程均等于4R,方向向东
D.第一次物体的路程等于,第二次物体的路程等于4R
10.小明一家人开车去罗浮山风景区游玩,他打开手机导航,搜索了从家驾车去风景区的路线,线路显示常规路线距离95km,需用时78分钟,选择走距离较近路线择优76km,需用时123分钟,如果走高速优先则有98km,需用时90分钟,则下列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A.走常规路线的95km是指的位移
B.走距离较短表明位移最小
C.小明从家到景点的位移大小不超过76km
D.各条线路的位移大小是相等的
11.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段和段的运动方向相反
B.段和段的运动方向相反
C.物体在D点速度为零,此后运动方向改变
D.段物体静止
12.如图所示为某地高速公路上某路段区间测速示意图。下列有关区间测速与单点测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 B.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
C.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瞬时速率 D.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的平均速率
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Ⅱ卷中的实验题与计算题,按要求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作答,只写在试题卷上不给分:计算题作答时要写清必要的解题步骤,只写答案的不给分。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其中13题6分。14题12分,共计18分)
13.如图所示的A、B、C三条纸带,是某同学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得到的纸带(纸带的左端连接小车),电源频率为50Hz。
(1)从点迹的分布情况可以断定:纸带__________是匀速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__________是越来越快的,纸带__________是开始越来越快,后来又越来越慢的。(均填“A”“B”或“C”)
14.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电源频率为50Hz,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1)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均选填“拉动纸带”或“启动电源”)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__________个计时点没有标出;
(3)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三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0.640 0.721
(4)以A点为计时起点,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______;并说明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____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3个小题,其中15题8分,16题8分,17题10分,总共26分)
15.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的圆周自A点出发沿逆时针方向匀速率运动,在2s内运动圆周到达B点,π取3.14。求:
(1)质点的位移x和路程s;
(2)质点平均速度v和平均速率.
16.升降机由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加速上升2s,速度达到3m/s接着匀速上升2s,最后再以恒定加速度减速上升1s才停下来。求:
(1)加速上升的加速度大小和减速上升的加速度大小;
(2)试画出升降机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18.汽车原来以15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开始刹车,使汽车匀减速前进,当车速减到3m/s时,交通灯转为绿色,司机当即松开刹车开始匀加速,当所用时间为减速过程的2倍时,汽车增加到原来的速度,已知从开始刹车到恢复到原来的速度一共用了9s。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求:
(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
(2)开始刹车后2s末及8s末的瞬时速度。
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第一次调研考试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 A
【详解】ABC.质点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引入的理想化模型,物体能否看作质点是由研究的问题决定的,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研究的问题中属于次要因素时,可将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实际大小无关,选项A正确,B、C错误;
D.当研究体操运动员在空中的翻滚动作时,不能忽略体操运动员的身体大小,因此不能将其看作质点,选项D错误。
故选A。
2. D
【详解】A.选择地面为参考系,歼-20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A错误;
B.选编队中某一架歼-20为参考系,编队中其他歼-20相对于该歼-20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B错误;
CD.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C错误,D正确。故选D。
3. C
【详解】A.选项A图像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A错误;
B.选项B图像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错误;
C.选项C图像表示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正确;
D.选项D图像表示物体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错误。
故选C。
4. A
【详解】从高为2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3m处被接住,首末位置的距离为,所以位移的大小等于1m,方向竖直向上,运动轨迹的长度为,所以路程等于5m。
A.位移为1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5m,与结论相符,选项A正确;
B.位移为5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5m,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位移为1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m,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位移为5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m,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5. D
【详解】A.由题图可知,新型电动汽车在0~4s内做加速度为
在4~6s内做加速度为
所以在0~6s内,新型电动汽车做的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在6~10s内以4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在4s末前后,速度一直为正,则知在4s末,新型电动汽车向相同方向运动,故C错误。
D.在末,新型电动汽车的加速度为
故D正确。
故选D。
6. C
【详解】A.甲乙丙三个同学从A到B运动,初末的位置相同,位移相同,故A错误;
B.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三个同学运动位移相同,时间相同,因此平均速度相同,故B错误;
C.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乙同学的路程最小,甲同学的路程最大,故乙同学平均速率最小,甲同学的平均速率最大,故C正确;
D.丙同学的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故平均速率大于平均速度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C。
7. C
【详解】平均速度定义可得:
A.A项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相符,故A错误;
B.B项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相符,故B错误;
C.C项与上述计算结果相符,故C正确;
D.D项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相符,故D错误.
8. D
【详解】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从左图中可以看出两次
时间间隔为4个刻度线,即
利用公式可得刚开始相距
同理173s后相距
结合几何关系,故移动的距离为
移动的速度
故选D。
9. AD
【详解】两种情况下,物体的始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相等,大小为2R,方向向东,A正确B错误;两次情况的路径不同,所以路程不同,第一次,第二次,C错误D正确
【点睛】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位移的大小不大于路程.路程是标量,是运动路径的长度,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位移与路程是描述运动常用的物理量,它们之间大小关系是位移大小≤路程
10. CD
【详解】A.走常规路线的95km是指的是路程,选项A错误;
BD.三种路径的起始位置相同,则位移都相同,选项B错误,D正确;
C.因路程不小于位移大小,则小明从家到景点的位移大小不超过76km,选项C正确。
故选CD。
11. BC
【详解】ABC.由图可知,物体在段和段的速度均为正值,运动方向相同,物体在D点速度为零,此后运动方向改变,即段和段的运动方向相反,选项A错误,BC正确:
D.由图可知,段物体的速度为
选项D错误。
故选BC。
12. AD
【详解】单点测速测的是汽车通过该点的瞬时速率,区间测速测的是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平均速率。
故选AD。
13. ABC
【详解】(1)[1][2][3]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相同,若纸带做匀速运动,则打出的点间距是相等的,若纸带做加速运动,则打出的点间距越来越大。若纸带做减速运动时,则打出的点间距越来越小。
14.启动电源 拉动纸带 4##四 0.400 0.479 0.560 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详解】(1)[1][2]在实验中,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启动电源,再拉动纸带。
(2)[3]由题意可知相邻两计时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每两个计数点间未标出的计时点个数为
(3)[3][4][5]分别用对应时间段的平均速度表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得
[7]图线如图所示。
[8]图线为斜率为正的倾斜直线,说明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
15.(1)28.3cm,方向由A点指向B点;94.2cm;(2)0.1415m/s,0.471m/s;(3)0.471m/s
【详解】(1)质点的位移是由A点指向B点的有向线段,则位移大小为线段的长度,由题图中几何关系可知位移大小
位移的方向由A点指向B点
质点的路程为轨迹的长度
(2)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得
方向由A指向B
根据平均速率的定义,得
16.(1),;
(2)
【详解】(1)由加速度公式得

故加速上升的加速度大小为,减速上升的加速度大小为。
(2)画出升降机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18.(1)方向与汽车运动方向相反 方向与汽车方向相同
(2)7m/s,13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