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学防疫安全告家长书(课件)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学防疫安全告家长书(课件)学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2022年中学
防疫安全告家长书
主题班会
前言
近期,国际、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为确保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精神,并结合实际情况,现将近期新冠肺炎防疫相关的注意事项告知,请家长朋友们务必认真阅读并全力配合。
个人防疫篇
如今,新冠防控再次进入严峻阶段,我们的防疫意识也要随之提高。
  不要觉得新冠只是一个“大号流感”,更不要对感染病毒心存侥幸。
  您若松懈大意,一旦导致聚集性新冠的发生,伤害的是您的家人和孩子。
请牢记:外出还要戴口罩,平时还要勤洗手,室内还要多通风,体温还要常检测。
  注意基本的防疫文明,如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捂口鼻,在外不随便摘口罩、不随地吐痰等。
  理解防疫人员的辛苦,配合做好防疫工作,如主动检测核酸、主动亮码、配合测温等。
  对于防疫知识,家长和孩子要做到心中有数,建议家长手把手教孩子做好。
居家学习篇
中学停止线下教学后,保护孩子、教育孩子的责任,很大一部分落到了家长身上。
  特殊时期,请家长担当起来,多抽时间督促孩子学习,多花心思助力孩子成长。
  要求孩子,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少出门,少串门,不聚集,不乱跑。
鼓励孩子,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多和父母沟通交流,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和孩子一起做居家学习计划表,每天准时上网课,按时完成家庭作业,适当进行课外阅读或兴趣培养。
  我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心状态,多谈心,少说教,避免孩子出现懒散松懈或压力太大的情况。
在校防控篇
校内防疫有两个关键,一是孩子要意识到防疫的重要性,二是孩子能够配合学校的防疫工作。
  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基本的个人防护要做好,不松懈,不躺平,不嫌麻烦,不添乱子。
提醒孩子:在校也要保持安全距离,喝水、吃饭用自己的水杯、饭盒,做操、上厕所按照老师指引有序排队。
  家长早上送孩子后不要逗留,晚上接孩子时尽量错峰,不在校门口聚集、扎堆、占道、吸烟等。
  确需进入校园的,请戴好口罩,配合询问和登记,主动出示健康码等,按规定做好相关防疫措施。
健康生活篇
新冠防控期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抗疫的最好武器。
  卫生习惯从细节抓起,提醒孩子不用脏手摸脸,不触摸公共场所的设施及物品,不吃不健康或不卫生的食品,不乱扔垃圾等。
  家里要多清洁、勤消毒,用餐要使用公筷、公勺,每个人用自己的水杯、饭碗等。
注意物品防疫,从外面带回家的物品要先消毒,尤其是快递和邮件,不要将包装带回家。
  另外要注意均衡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可以打打球,跳跳绳,做一些无氧运动。
  健康的生活方式离不开家长的正确引导,家长考虑更周全,孩子身体更健康。
外出活动篇
生活在有确诊病例的地区,建议非必要不出市,如有外出的需求,请做好以下防疫准备。
  准备好这些东西:
  手机,方便查健康码;身份证/学生证,方便核查身份;备用口罩,方便替换;免洗手消毒凝胶,方便随时消毒;手套,方便乘坐交通工具时握住扶手……
做好这些准备工作:
  乘坐交通工具时,全程做好个人防护,不要在车上吃东西,下车后马上消毒;
  前往公园、景区、博物馆等地方,先在网上预约,错峰出行,避免拥挤;
  采购或逛超市时,尽量选择人少的时间去,保持1米安全距离,避免和他人有接触;
  建议暂时不要参加集会、演出等聚集性活动,不聚集不扎堆,降低感染风险。
检测核酸篇
家长带孩子检测核酸时,听从工作人员的指引,配合扫码登记,有秩序地排队,保持1米安全距离。
  不要碰触操作台上的东西,也不要将手机、钥匙、身份证等个人物品放到操作台上。
等到采样人员完成双手消毒,拿出新棉签后,再用双手拉住口罩耳带摘下口罩,采样完毕后迅速戴上并离开。
  建议大家检测核酸前半小时内不进食、不喝水、不饮酒等,避免引起反胃。
  如果孩子发热、干咳、发力或腹泻,立即带孩子到附近医院的发热门诊就医,如实告知流行病学史和近期旅居史。
信息传播篇
生活在信息时代,各种有关新冠的消息层出不穷,真假不定,我们要理性看待,学会区分。
  不要轻易微信群流传的聊天记录,不要散播微博、抖音上的不实信息,一切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及时从正规渠道,获取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无论家长还是孩子,个人发言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不给国家防疫添乱,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校园以外减少非必要聚集
⒉周末不乱逛
同学之间,不要成群结队地外出玩耍。②亲朋之间,应减少聚集、聚会、聚餐。③若要出行,先在网上预约,错峰出行。④了解各地防疫措施,凭核酸结果入场。
校园以外减少非必要聚集
3.假期不出省
非必要不出省,原则上也不跨市流动。②确需出行,提前了解目的地防疫政策。③出行后,主动配合落实相关防疫要求。④如非必须,不前往国内中高风险地区。
戴口罩 少聚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