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下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纲要下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特点与主要趋势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课标要求: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发展的特点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一、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东西”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初的国际关系中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为主要内容的国际政治问题。
“南北”是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关系不平等的问题。
1、国际局势:二战后,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2、国际维和:1948年开始实施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运动,对控制局部战争扩大、解决地区冲突发挥了有效作用。
一、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一)背景
3、世界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一、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一)背景
4、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二战后亚非地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5、联系加强: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各国之间相互依存
一、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二)和平与发展
1、内涵: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2、有利因素: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3、意义:成为制约战争的有力因素,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和平
发展
前提
保障
二、历史沉思——面临的问题
(一)发展方面
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
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1、地区热点问题
二战结束后发生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争端,至今没有解决。
2011年发生的叙利亚内战造成了大规模的人道主义灾难等。
叙利亚战火摧毁的家园和生命
二、历史沉思——面临的问题
(二)和平与安全
2021年5月巴以冲突爆发,数百枚火箭弹袭击巴勒斯坦
二、历史沉思——面临的问题
(二)和平与安全
核扩散
恐怖主义
跨国刑事犯罪
生态环境恶化
气候变化
2、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3、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
二、历史沉思——面临的问题
(二)和平与安全
◎东南亚国家和日本在南海东海挑起争端
4、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二、历史沉思——面临的问题
(二)和平与安全
表现之一:对外军事干预有所加强。在“参与和扩展”战略下,美国在冷战结束以来对外干预出兵达50余次,年对外用兵频率较冷战时期高出一倍以上。
表现之二:无视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以世界领导自居,实行单边主义。
表现之三:对联合国采取能用则用,不能用就抛在一旁的做法,无视这一世界上最具权威性的国际组织的作用。
二、历史沉思——面临的问题
领域 问题表现
发展方面 ⑴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
⑵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和平与 安全方面 ⑴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民族、种族、宗教、领土);
⑵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气候变化等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⑶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等等
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这些挑战
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
三、天下为公——合作方共赢
(一)应对措施
1、面对各种全球性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世界银行
联合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三、天下为公——合作方共赢
(一)应对措施
2、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
(1)全球层面:二十国集团(G20),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由七国集团财长会议于1999年倡议成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G20仅举行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就国际金融货币政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世界经济发展等问题交换看法。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在美国倡议下,G20提升为领导人峰会。2009年9月举行的匹兹堡峰会将G20确定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标志着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一)应对措施
2、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
(2)地区层面: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有效维护欧亚地区安全。
加入时间 成员国
200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
俄罗斯联邦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吉尔吉斯共和国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2017年 印度
巴基斯坦
(2)地区层面:2009年金砖国家(BRICS)、2015年新开发银行(NDB)——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
(一)应对措施
2、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
◎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组成金砖国家
三、天下为公——合作方共赢
(二)中国方案
1、基本内容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015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在联合国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缘由理论依据: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思想来源: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现实需要: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努力方向: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二)中国方案2、人类命运共同体(2)建设措施
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2014年11月,中国设立丝路基金;
2015年12月,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二)中国方案
2、人类命运共同体
◎亚洲基础设施
投资银行徽标
同舟共济 携手抗疫
(二)中国方案
2、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背景
时代主题
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
全球治理
中国方案
原有国际组织: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
新的国际治理组织与机制
主要内容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缘由
具体措施: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发展方面
和平与安全方面
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全球层面:1999年二十国集团(G20)
地区层面: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2009年金砖国家(BRICS)与2015年新开发银行(NDB)
本课小结
训练·评价
1.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要“抓住有利时机”、要把握“有利的战略机遇期”等等。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A
训练·评价
2.苏联解体后,东欧政治、经济危机深重,民族分裂,领土争端加剧,武装冲突迭起,难民潮涌现。这些状况(  )
A.源于东欧各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B.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C.反映出“冷战”后国际力量的失衡
D.有利于西欧各国的繁荣稳定
C
训练·评价
3.下图是主题为《“民主”推销员》的漫画。该漫画揭示了“冷战”结束后的美国(  )
A.继续与俄罗斯争夺世界霸权
B.按照自身价值观塑造世界
C.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D.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B
训练·评价
5.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2016年1月16日至18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有关国家在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当中使用人民币。这表明(  )
A.当前中国在经济上主动融入西方经济体系
B.中国正逐渐取代欧美主导世界经济游戏规则
C.是美国世界经济主导地位动摇的体现
D.其顺应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