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随堂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随堂练习

资源简介

2013学年第 一 学期 八 年级 历史与社会 学科 随堂练习(1)
2013 年 月 日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 四 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二) 第 二 课:隋唐:开放革新的时代
一、单项选择题
1、隋朝实现南北统一的是( )
A.公元前581年 B.公元581年
C.公元前589年 D.公元589年
2、对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历史条件,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广大人民渴望实现统一
B.社会秩序安定,南北经济文化得到发展
C.江南经济发展,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
D.北方民族大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
3、隋朝有一商人通过大运河由南向北运输货物,他从余杭出发坐船去洛阳,那么他依次经历了哪几段运河( )
A.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B.永济渠、邗沟、江南河
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温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古代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 )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6、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天方夜谭》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圣经》
二、材料题
1、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为博哉。”
材料一中的“此河”指什么?
(2)“此河”是谁再为时开通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4)“此河”的开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其历史地位如何?
2、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被历史淘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有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自列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鱼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谓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士之途……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 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
丁韪良《西学考略》
材料三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贴,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富邦,外不能御儒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并简要之处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反应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科举制“被历史淘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