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4课 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观察生活,了解父母为承担家庭责任付出的辛劳,在激发感激之情的同时,学会体谅父母。2.道德修养:学会自我管理的具体方法,通过约束自己、料理好自己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和关心。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思考怎样才能通过实际行动少给父母添麻烦。(重点)2.通过换位思考,认识到少给父母添麻烦体现了对家庭的爱与责任。(难点)课前准备1.学生回忆自己曾经做过的让爸爸妈妈很生气/烦恼的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或描述出来。2.学生围绕话题“您最希望我做些什么事帮您分担辛劳”,完成对父母的采访。教学过程一、回顾日常促反思1.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观察父母的生活、了解父母的工作,感受了他们为了家庭付出了许多的辛劳。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呢? (板书课题: 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2.交流有同学说要少给父母添麻烦,印象中你曾经做过哪件或哪些事情,让爸爸妈妈很生气或烦恼?同桌间可以先简要交流一下,再在全班交流。(1)问题1:学习问题。预设1:有一次我数学考试考得不好,老师请妈妈到学校谈话,妈妈很生气。点评:我们的学习一直牵动着父母的心,他们都希望我们学有所成,不断进步,当看到我们成绩不太好时,总会伤心难过。预设2:我总是丢三落四,经常忘记带齐作业和学习用品,打电话让爸爸妈妈给我送,他们会很着急、很生气。(2)问题2:生活习惯。预设:我的房间总是比较乱,妈妈让我收拾,但我不想收拾,也收拾不好,妈妈每次看到都会说我。点评:看来生活习惯不好也会让爸爸妈妈操心。(3)问题3:兄弟姐妹相处。预设:弟弟很淘气,每次都喜欢跟我抢玩具,我有时会打他、骂他,妈妈就会生气地骂我。点评:现在三孩政策放开了,我们班有不少同学都有弟弟妹妹吧?不能和弟弟妹妹友好相处会使大人很心烦。(4)问题4:运动健康。预设:我不爱运动,体育成绩也不好,爸爸常常为这件事跟我急,总喊我下楼运动运动,但是我真的不想去。点评:我们的身体健康一直是爸爸妈妈最牵挂的。(5)问题5:休闲娱乐。预设:爸爸妈妈总叮嘱我不能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但我经常管不住自己。有一次我又一边充电一边玩手机,被爸爸发现了,他很生气。点评:沉迷于手机和游戏不利于我们的成长,甚至还会带来安全隐患,确实让爸爸妈妈头疼。(将学生交流的事件按不同方面简要记录在副板书中)二、角色模拟换位想1.过渡刚才大家交流了很多很有代表性的事件,让我们了解了日常生活中最令爸爸妈妈生气和烦恼,最会给他们添麻烦的事情。(板书:添麻烦)2.选择话题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觉得做这些事情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爸爸妈妈为什么会“小题大作”,甚至发这么大的脾气呢?下而,我们围绕着最让爸爸妈妈操心的事情来深入分析一下。 (请学生通过投票从副板书的事件中选出三件)3.活动要求出示“角色对对碰”小组活动要求:(1)同桌两人从三个事件中选择一件,分角色合作演一演。(2)一人表演爸爸或妈妈,一人表演孩子,注意表现出角色当时的处境和心情。(3)活动时间3分钟。4,全班汇报交流(1)情境1:数学没考好。同桌表演后,教师采访。①提问:你这次考试没考好,老师请了家长,家长来了把你狠狠地骂了一顿,你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预设1;其实,我觉得一次考试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下次会努力的。预设2;妈妈的反应太激烈了,把一次考试看得太重了,有点夸张。②提问:那请问妈妈,你为什么这么生气?预设1:因为他考试没考好,老师都请家长了,说明他这段时间学习不认真,我肯定很生气。预设2:因为他学习不认真,如果不严厉地批评他,他就会一直不认真下去,就考不上好的中学。③提问:同学们听到了什么?预设1;我听到了家长考虑的是孩子的未来,所以很着急。预设2:我听到孩子说下次会努力的,但他并没有告诉妈妈,而且努力也不是嘴上说说的,他应该落实到行动上。④小结:可能是一次考试,可能是一次作业,也可能是一道题目,会让家长感觉很着急很焦虑,甚至会对我们发脾气。他们的本意并不是要生气发火,只是他们为我们想得更远,担忧得更多。(2)情境2:经常忘带学习用品。同桌表演后,教师采访。①提问:为什么你的东西没带齐就想到要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让他们送过来呢?预设:东西没带齐会被老师批评,而且上课没有必需的文具用,我不可能回家拿,只能让爸爸妈妈送来了。②提问:那你知道爸爸妈现在哪里?在做什么呢?万一他们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走不开,怎么办呢?预设:我没有想过,应该是在上班吧。③提问:这位家长,为什么孩子让你送文具到学校你很着急,也很生气?预设1:因为我已经到单位了,还要赶回家去拿,很麻烦,耽误时间。而且他总是丢三落四的。预设2:有时候工作特别多,有时候正好要开会,出来送东西很耽误时间,也不方便,我就会很着急、很生气。④提问:同学们,我们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给父母添了麻烦,比如刚才这位同学,他经常忘记带东西,他可能觉得父母来学校送一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通过刚才的采访,你们明白了什么?预设1:他觉得父母送东西没什么大不了的,是因为他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想问题,没有想到爸爸妈妈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预设2:我们觉得爸爸妈妈来趟学校很轻松,其实不是这样的,他们还有 自己的事情要做。⑤小结:老师相信,很多时候大家绝不是故意要给父母添麻烦的,但如果我们做事情时心中只有自己,没有站在爸爸妈妈的角度去思考一下,我们的行为就会在不经意间给父母添麻烦。(3)情境3:房间脏乱不整理。同桌表演后,教师采访。①提问:妈经常因为收拾房间的事情批评你,还不停地盯着你收拾房间,你有什么感受?预设:我觉得妈妈有.些唠叨,有时候挺烦的。②提问:作为妈妈为什么总是要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间呢?不收拾不可以吗?或者你帮孩子收拾不可以吗?预设:房间太乱了,他经常会找不到东西。而且房间这么乱,看让人不舒服,所以应该要经常收拾房间。他已经是个四年级的学生了,要学会自己的东西自己收拾,如果总不学,那能力就不能得到锻炼。提问。有没有哪对同桌刚刚也是选择这个案例进行表演的?哪位家长有补充?预设1: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已经很多了,不仅要工作,还要回家烧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如果每天都要我帮孩子收拾房间,我也感觉很累。预设2:我也不想总是唠叨,可是孩子总是不收拾房间,或者收拾得不好,我不得不提醒他啊。④反思:老师也是一位妈妈,我也会经常提醒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间,作为家长,我也来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有一个整齐的环境学习起来会更高效东西找得快。收拾房间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生活能力,这需要在平时一点一点锻炼出来,可不是长大以后一下子就会的。刚才的采访过程中,这个同学说感觉父母经常提醒自己收拾房间很唠叨。听了这么多“爸爸妈妈”说出自己这样“唠叨”的理由,作为孩子,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预设1:我知道了其实爸爸妈妈对我们的要求都是一样的,希望我们能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预设2:我知道了其实爸爸妈妈也不愿意不停地唠叨,但如果我们没有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他们不得不提醒我们,为我们操心。预设3:其实爸爸妈妈也很辛苦,不仅要工作,还要做很多家务。如果我们不收拾自己的房间,这些事情就要由爸爸妈妈来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负担、更多的辛苦。5.小结通过刚才的“角色对对碰”活动,发现作为孩子,我们很多时候还只能想到眼前的事情,只图眼前的舒服和快活;作为孩子,我们很多时候只考虑到自己,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作为孩子,我们还总认为自己没长大,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老师还要告诉同学们,做事考虑到他人,也是对别人的尊重,是尊重爸爸妈妈的劳动。作为一家人,天天生活在一起,其实更需要相互理解和尊重。(板书:从父母的角度想一想)三、落实行动我能行1.活动一:创设情境指导行为交流:理解父母的想法,体谅父母的难处,仅仅是少给他们添麻烦的第一步,关键还是要想一想我们怎样做,才能少给父母添麻烦。你们能针对这几件最让爸爸妈妈生气或烦恼的事说说吗? (板书:少给父母)(1)情境1:数学没考好。预设1:我觉得可以向妈妈保证,接下来会努力学习,安慰妈妈不要那么生气。预设2:学习时要管住自己,不能总想着玩,只要用心学了,肯定会有进步。小结:作为家长,最大的烦恼之可能就是孩子学习不认真。如果你理解了父母的这份担忧与烦恼,就每一节课认真听讲,每一道题认真完成,相信只要认真就会有进步,爸爸妈妈也会少为我们的学习担心和犯愁。(2)情境2:经常忘带学习用品。预设1:我会在每天收拾书包时对照课程表,带齐第二天要用的学习用品,不让父母给我送东西了。预设2:我每天上学临出门时都会再把书包检查一遍,特别是跳绳、红领巾、作业本,要仔细看有没有带齐。小结:你们有意识地把学习用品带齐,还想到了具体的方法,这样真的可以少给父母添麻烦。(3)情境3:房间脏乱不整理。预设1:每个星期妈妈收拾房间的时候我也要收拾自己的房间。如果不会收拾和整理,我可以问妈妈,向妈妈学习方法,不能认为自己不会就不去做,总是依赖妈妈。预设2:我要每天学习结束后就把房间整理一下,尤其是我的书桌和书柜,不能等到太乱了才行动,那时自己也收拾不出来了。小结:及时整理定期整理,自己料理好自己,就能让爸爸妈妈省心不少。(板书: 管好自己的事情)2.活动二:制订计划换位思考(1)讨论: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少给父母添麻烦,就要学会从父母的角度想一想,同时料理好自己的事情。这幅图中,张小字的行为是不是会给大家新的启发呢? (出示教材第31页的情境图)预设:我们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还应该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里的事情。(2)反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的计划。刚上课时我们回忆了我们曾经让父母特别烦恼或生气的行为,也通过采访了解了父母最希望我们做哪些事为他们分担辛劳。现在,选择你最想要改进的一个方面, 想想从现在起,改变哪一个行为或习惯,甚至是说话的方式和态度,就能少给父母添麻烦。和同桌进一步交流:我打算___________,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___________。”等一会儿在全班进行交流分享。预设1:我打算以后对弟弟好一点,不要总是嫌他烦,爸爸妈妈忙的时候我也可以学着照顾他,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少为我们吵架的事情烦恼,也可以多点时间做别的事。预设2:我打算每天认真做广^播操,认真上体育课,有空的时候多锻炼身体,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不为我的身体健康烦恼了。预设3:我打算每天回家后休息一小会儿就写作业,不拖拉,这样妈妈就可以不用每天为我写作业的事情生气了,她也可以早点儿休息了。四、总结全课1.讲述从同学们的分享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长大了、懂事了,会尊重父母、体谅父母,愿意在家庭里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让父母少为我们操心。(板书:主动分担)2.小结这些都是源于你们对父母的爱、对家的爱!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少给父母添麻烦,少让父母为我们操心,学着为父母分担。让我们把爱落实到行动中吧!板书设计4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从父母的角度想一想管好自己的事情 少给父母添麻烦主动分担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