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5课 这些事我来做(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明确参与家务劳动的重要意义,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2.道德修养:掌握一些与家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争取更多做家务的机会,履行自己的家庭责任。3.责任意识:在平时生活中养成坚持做家务的良好习惯。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做家务劳动有利于养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品格,以及适应社会、形成良好的劳动态度。(重点)2.感受美好生活都是靠劳动创造的。(难点)3.激发内心“我要做家务”的积极主动性。课前准备1.搜集班级学生做家务的照片。2.搜集家长被孩子主动做家务感动的事例。教学过程一、擂台赛,引思考1.活动一:看图片,聚焦家务劳动(1)引入: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看几张照片。(播放学生在家里做家务的照片)(2)提问:他们都在干什么呢?预设:做家务。(3)追问:你们都做过哪些家务呢?预设:扫地、洗碗、叠被子、炒菜……(4)引出活动:看来大家个个都是家务小能手,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一场家务劳动擂台赛吧!你们有信心挑战吗?2.活动二:擂台赛,不同现象引思考(1)开展“叠衣服”擂台赛,明确擂台赛规则:人人参与,叠自己的春季校服外套;15秒内完成并叠得整齐的同学取胜。(2)颁奖:为获胜者颁发“家务小能手”奖章。(3)采访。①采访获胜的学生,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或者说说自己能获胜的原因。预设1:很激动。点评:你表达了自己成功后的喜悦。预设2:我做得好是因为在家里我经常做家务。点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熟能生巧。预设3:我妈妈经常教我怎么将衣服叠得更整齐。点评:妈妈是你生活中的老师。②采访没有获胜的学生,请他们说说自己失利的原因是什么。预设1:每天看书、写作业,没有时间做家务。预设2:家里有人做家务,不需要我做。预设3:做家务太累,有时候还会搞得很脏,不想做。预设4:我们还是小孩子,现在还不需要做家务。(教师归纳板书:没时间、不想做、不需要)(4)提问:我发现咱们班的同学很棒,善于从失利中找到原因,这的确是很多同学不能经常做家务的真实原因。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 2小时,韩国为0.7小时,法国为0.6小时,英国为0.5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从这组数据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预设:中国小学生做家务的时间太少了。那你们认为,我们小学生到底要不要做家务呢?又为什么要做家务呢?二、共探究,明价值1.活动一:合作探究,分析家务劳动的好处(1)过渡: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哪些帮助呢?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小组探究活动来找到答案吧。(2)出示探究主题:做家务有哪些好处?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探究秘籍,这些秘籍中都隐藏着做家务的好处,但是它们只是提示。至于最终的答案,还需要大家组内合作去发现。(3)探究:明确四人小组的探究要求,教师随机发放探究秘籍并开始探究之旅。①组员认真阅读秘籍说明。②先回答秘籍中的问题。③再想想从秘籍中能找到家务劳动的什么好处。④推荐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⑤时间3分钟,音乐停,时间到。丰科基政:干点(4)汇报探究结果。①一个表情。秘籍说明:你看到的是一个个不同的表情图,这些表情让你想到了哪些跟家务劳动有关的经历呢?是多次练习后成功的喜悦,是初次体验后失败的尴尬,还是劳动后被夸奖的激动……秘籍问题:你想到的表情是什么?这份秘籍中藏着做家务的什么好处呢?◎预设1:我想到的表情是“得意”。记得那是我第一尝试做凉拌黄瓜,没想到家里人都说味道特别好,我非常开心。现在凉拌黄瓜已经成了我的拿手菜。点评:一次成功的体验激发了你做家务的兴趣,也成就了一道拿手好菜。◎预设2:我想到的表情是“囧”。记得有一次我 答应妈妈先把米饭煮上,结果妈妈把菜炒好,准备盛饭的时候才发现电饭煲一直是“保温”状态,原来,是我忘记调到“煮饭”模式了。追问:那一刻,你是什么心情呢?生:感觉特别尴尬。追问:那次尴尬的经历对你后来有什么影响吗?生:现在我煮饭的时候,都会认真地检查一遍 。点评:一次尴尬的家务劳动经历,却让你养成了一个好习惯。◎预设3:我想到的表情是“难过”。有一次妈妈让我把衣服放进洗衣机里去洗,我想都没想就把一堆衣服都丢进去了,结果发现我最喜欢的一件白T恤被蓝色的牛仔裤染成蓝色的了,我难过了好久。点评:现在想起来估计还是有点难过的,毕竟那是自己最喜欢的衣服。老师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也特别懊恼。◎预设4:我想到的表情是“大汗”。有一次妈妈让我和她去菜市场买菜,回家路上,我帮着妈妈拎菜,还一个人把很重的菜提上楼,流了很多汗。追问:看来你是妈妈的得力小帮手,当时流了很多汗一定感觉特别累。那你现在回忆这件事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呢?生:非常开心。点评:虽然你当时出力出汗,觉得很累,但是这样的锻炼方式现在回忆起来心里却是美滋滋的,为自己是个男子汉而骄傲吧!◎预设5:我想到的表情是“自豪”。每天我都是自己叠被子。追问: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叠被子的?生:二年级就开始了。点评:恭喜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很多事情就是因为我们总是坚持去做,不知不觉中就成了我们的好习惯。有的同学坚持自己的袜子自己洗、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这些都是很好的生活习惯哟!◎引发思考:通过分享,我们发现大家对家务劳动的记忆是多样的。那你们发现这个秘籍中藏着家务劳动的什么好处了吗?预设:让我们很开心,留给我们许多回忆,让我们养成好习惯……◎小结:就像大家说的那样,家务劳动有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板书:养成劳动好习惯)其实,不管是成功的喜悦还是疏忽的尴尬,现在回想起来,我们都会感谢那些特别的家务劳动经历。这些经历也将成为我们人生的宝贵财富,这些家务劳动经历也让我们对家务劳动有了更多期待形成了对家务劳动的良好态度。(板书: 形成良好态度)②一种现象。秘籍说明:信息1 根据近几年对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调查发现,很多大学生成绩非常优秀,但是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弱,有的同学连最基本的整理自己房间的能力都不具备。两张大学生宿舍的照片信息2 一位女大学生向老师的求助留言。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大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住进学校宿舍。我特别喜欢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之前住在家里,房间都依赖母亲收拾。现在面对宿舍这个乱糟糟的环境特别不适应,想自己收拾一下,又无从下手,我该怎么办呢?秘籍问题:以上两组信息让你发现了一个什么现象?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预设1:我发现很多大学宿舍很乱,说明很多大学生不会收拾房间。◎预设2:我发现很多人想做,但是不知道怎么做,说明平时没有做过。追问:这个现象说明现在很多大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弱,很多人连基本地收拾房间都不会做。这对你有什么启示呢?预设:能考上大学的都是成绩很好的学生。看来,平时除了学习书本知识,还要学习家务劳动,不然上了大学连自己都照顾不好。◎预设3:我们总有天要 离开父母,自己生活,如果不学习做一些家务的话,就会像那个大学生一样,想做不会做,干着急。追问:那这个现象的背后隐藏了做家务的什么好处呢?预设:拥有生存的本领、学会独立、更好地适应社会……◎小结:大家说得都非常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就说过这样的话: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现在学习做一些基本的家务,我们就具备了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这些能力也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它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这也为我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板书:适应社会)③一道填空题。秘籍说明:青菜因为富含维生素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你知道菜市场里的青菜到你家餐桌上需要哪几个步骤吗?试着填一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秘籍问题:先完成这道填空题。你受到什么启发?这份秘籍中藏着做家务的什么好处呢?◎预设1:家人购买→择菜→洗菜→切菜→炒菜。追问:这样一个步骤给你什么启发?预设:虽然只是一道简单的炒青菜,却经历这么多步骤。我们应该珍惜粮食,不能挑食,不能浪费。追问:生活中,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有挑食的坏习惯,这是典型的浪费现象,这也是对种植粮食和蔬菜的劳动者的不尊重。除了珍惜粮食,尊重劳动者,我们还应该珍惜什么呢?预设:我觉得还应该珍惜家人的劳动成果。小结:虽然只是一盘青菜,背后却隐藏着家人的付出和辛苦。我们随口的一句不好吃、不喜欢吃的背后,体现的是我们对家人劳动的不珍惜、不尊重。◎预设2:家人很辛苦,我们应该帮着一起做。追问:你一定是个孝顺的孩子。懂得珍惜学会感恩的最好方式就是用行动和家人一起分担一些家务。 你们生活中有没有因为自己做了家务,懂得尊重家人劳动成果的经历呢?预设:我自己整理了一次房间后,才感受到每天干净整洁的房间背后是妈妈的辛苦付出。预设:帮妈妈一起做家务的时候,经常有机会跟她聊聊其他的事情,让我觉得比妈妈只关注我学习更加愉快。小结:做家务增加了我们和家人之间的沟通与了解,家庭氛围也变得和谐了,让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美好了。(5)观看视频: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孩子又会带给父母怎样的体验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妈妈的感动”。视频内容:一位妈妈辛苦工作了一天觉得非常疲惫,下班回家发现女儿已经做完自己的事情,还主动把家里整理了一下。当时心里特别欣慰,觉得自己一天的疲惫顿时减少了很多,女儿这么懂事,自己再辛苦也值得。提问: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预设1:我们的一个小小行为却让妈妈很感动。预设2:我们应该多做家务。点评:我们觉得也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家务劳动,但是在父母的眼里意义却完全不同,他们收获的是感动,是欣慰,更是幸福。从感恩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承担一些家务劳动。(6)小结:同学们,如果我们能亲自体验这些家务劳动,就能更多地理解家人的不容易,更懂得珍惜。家务劳动并不是家中哪一个人的事情,因为“家”是我们每个人的,作为家庭成员之一的我们也有承担家务 劳动的责任。正是因为家庭中的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劳动为家庭作贡献,我们的家庭生活才更加美好。这就是这份秘籍中隐藏的答案。(板书: 尊重家人承担责任)2.活动二:探究总结,明确意义(1)提问:同学们,通过共同探究,我们发现了原来家务劳动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那么多帮助。下面,请你们来说一说,“为什么这些事我要做”。预设1:对于我们来说,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也要学习劳动技能,因为这些是我们将来生存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不然我们就无法在社会上独立生存。(针对没时间、不需要的观点)预设2:虽然家里有人承担了大部分家务劳动,但我们作为家庭的一分子,有责任承担一些家务劳动,而且我们在做家务的过程中还能增进对家人的理解,也会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针对不想做、不需要的观点)预设3:做家务能够让我们的家庭氛围更加和谐,家里的每个人都劳动,才能让家里的生活更温暖、更美好。(2)小结:大家说得都很棒!通过这样的分享也让我们更加明确了做家务的各种好处(指板书)它可以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我们既理解家人,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更深刻地体会并履行我们的家庭责任;还可以提高我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让我们有信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其实,做家务的好处远不止这些呢,只要亲身参与劳动,就会有更多的体会,并从中获益!三、寻榜样,树责任1.活动一:剖析反例,引发深思(1)出示拓展资料。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做出规定。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2) 提问:从这段资料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①预设1:国家非常重视对我们劳动能力的培养。追问:国家为什么这么重视呢?预设:就像我们刚探究总结的那样,劳动能力对我们的成长非常重要,国家希望我们将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预设:生活中我们的劳动能力真的太弱了,很多人只会学习,生活都不能自理,这样的人将来也很难为国家和社会作贡献。②预设2:劳动素养将来会影响我们升学。但是不管是不是影响升学,我们都要会劳动,劳动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3)小结:你们说得都很棒,就像我们探究总结的那样,劳动能力对我们健康成长的意义非常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同学的劳动态度不太端正,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都是非常薄弱的,所以国家才如此重视和强调劳动教育。(4)辨析: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还能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喜欢这样的声音吗?为什么?播放录音:妈妈,快帮我把校服洗干净,下周一还要穿呢!妈妈,怎么还没做好饭?我早就饿了。爸爸,快把桌子擦擦,我要开始写作业了。预设1:这样对父母说话很不礼貌。预设2:什么都依靠父母,将来不能很好地独立生存。预设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总是麻烦父母,他们也很辛苦。小结:这是典型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些是我们都不喜欢的声音,但是在我们身边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每个人都能和这样的声音说“再见”。老师更希望大家能把“爸爸妈妈,帮我做”这样的句子骄傲地换成“爸爸妈妈,这些事我来做”。(板书课题: 5这些事我来做)2.活动二:寻找榜样,学习典型(1)过渡:在我们同龄人中还有一位叫夏丛艳的女孩,她通过一篇日记记录了自己做家务的情况,大家翻到教材第34页,我们一起去阅读她的故事。(2)提问交流。①夏丛艳和我们有什么不同?预设:她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她做的家务活比我们多,她比我们累……②读了她的日记,你有什么感受?预设:我觉得她非常厉害,我们应该向她学习。③我们可以学习她身上的什么品质?预设:懂事、孝顺、为爷爷奶奶分担家务……(3)小结:和夏丛艳相比,我们平时为家人分担得太少了。因为这些特殊的原因,像夏丛艳这样的小朋友们需要过早地承担家庭中更多的责任,这份担当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4)展示:其实,在我们的班级中就隐藏着很多家务小能手哟!通过一个短片来走近他们吧。(播放班级学生做家务的照片)3.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凭借自己的智慧,探究了做家务的各种好处,更加明确了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既是我们个人成长的需要,又是我们的家庭责任。从今天开始,养成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良好习惯,履行我们的家庭责任,让我们的家庭更美好吧!那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家务劳动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探讨。板书设计5这些事我来做养成劳动好习惯形成良好态度适应社会尊重家人承担责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