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 第2课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 第2课时(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第5课 这些事我来做(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明确参与家务劳动的重要意义,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2.道德修养:掌握一些与家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争取更多做家务的机会,履行自己的家庭责任。
3.责任意识:在平时生活中养成坚持做家务的良好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2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与家人沟通,主动争取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重点)
2.掌握一些家务小妙招并尝试在生活中使用。(难点)
3.选择适合的方法督促自己养成每天坚持做家务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完成教材第39页的“比一比”,并在“我会做的家务活”之后补充“我做这个家务的好方法是___________”。
2.教师准备:为每个学生准备份“ 我的家务劳动自律表”。
教学过程
一、倾听烦恼,引出话题
1.导入
在上课之前,老师要来做一个小调查:上节课后,在家坚持帮助家人做家务的同学请举手。
2.采访
采访举手的学生:你做了哪些家务活?说一说你的劳动感受。
小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我们收获了成长与快乐。
3.过渡
可也有一些同学在帮助家人做家务的时候,收到的却是家人的各种“不同意”。他们拒绝的理由都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4.播放
教师播放相关音频。
(1)乐乐:周末的上午,我拿起扫帚准备扫地,没想到爷爷拿过我手上的扫帚,对我说:“周末就休息吧,不要累着了!”爷爷不同意的理由是什么? (相机板书:舍不得)
(2)洋洋:吃完晚饭,我刚拿起洗碗布准备帮妈妈洗碗,妈妈却瞪了我一眼说:“去去去,有这个时间多做几道题。”妈妈不同意的理由是什么? (相机板书:影响学习)
(3)芳芳:放学回家,我想帮奶奶摘芦蒿,奶奶笑着对我说:“小祖宗,你又不会摘,就别添乱了,等你慢慢摘好,我们晚饭都不知道几点才能吃了。玩去吧!”
奶奶不同意的理由是什么? (相机板书:做不好、不会做)
5.提问
这些“不同意”让他们很烦恼,你们在帮助家人做家务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烦恼吗?
预设:有。
6.小结
原来大家都曾有过相似的烦恼呀!舍不得、影响学习、做不好(不会做),面对家人不让做的这些理由,我们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第5课《这些事我来做》,一起去探寻解决这些烦恼的智慧吧。(板书课题: 5这些事我来做)
二、探寻方法,化解烦恼
1.活动一:情境模拟,真诚沟通
(1)引入:我们通过一个情境模拟活动来解决第一个烦恼——家人舍不得。
活动主题:如果我是乐乐,我将怎样说服爷爷,争取自己做家务的劳动机会。
活动要求:自己先想想说服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和同桌分享自己思考的内容。两人一组模拟说服过程。
提示:上节课我们探究的做家务的好处可以作为自己的理由。
(2)集体反馈。
①预设1:学生以做家务的种种好处为理由说服了“爷爷”。
采访“爷爷”:你刚开始是不同意的,为什么最后同意了呢?
预设:他说了那么多关于做家务的好处,我觉得很有道理。
小结:对我们成长有好处的事情,家人一定是愿意让我们去做的,所以这种说清道理的
好方法还是值得大家去使用的。
②预设2:还是被“爷爷”拒绝了。
采访学生:被“爷爷”拒绝后,你内心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预设:我觉得有些不开心。明明好多事情我可以自己做,但是他们就是不让我做。
归纳:有种不被信任的委屈感。
采访“爷爷”:了解了孩子的真实感受以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本来以为不让他干活,他会开心呢!我之前只是担心他累着,没有真正地了解他内心的感受,以后会考虑让他做一些家务 。
点评:当我们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后,会比较容易获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③提问:刚才你在说服“爷爷”的过程中,我发现你先谢谢“爷爷”,为什么呢?
预设:“爷爷”虽然不同意我做家务,但是我知道他是为了我好!
采访“爷爷”:听了他的感谢,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预设:很开心,觉得他还是很理解我的。
小结:家人不同意我们做家务,主要是担心和关爱我们。这种“不同意”也是他们表达对我们关心的一种方式,需要先表达对他们的理解和感谢。有了这份理解和尊重,家人也更愿意倾听我们的意见了。
④归纳: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认为应对家人“舍不得”这个理由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预设1:说清楚做家务对我们的好处。
预设2:说的时候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态度。
预设3:把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小结:大家都说得很棒。相信你们再遇到这样的烦恼时,真诚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一定可以轻松地说服家人。
⑤拓展:刘晓慧同学不好意思当面和妈妈沟通,她决定给妈妈写一封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阅读教材第37页的内容,你觉得妈妈看完她的信后会同意她做家务吗?为什么?
预设1:会同意。因为她在信中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了。
预设2:会同意。她会做好,不会让妈妈担心的。
预设3:会同意。她也是心疼妈妈太辛苦,想帮妈妈分担。妈妈知道后肯定会感动的。
预设4:会同意。她在这封信里也提到做家务是自己成长需要的。
(3)小结:虽然沟通方式不同,但是只要沟通的时候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真诚地理解他们,并说清楚自己要做家务的理由,讲清楚道理后,家人一定会同意让我们做家务的。(板书:真诚沟通)(擦掉“舍不得”)
2.活动二:锦囊相助,合理规划
(1)提问:洋洋妈妈不让他做家务的理由是觉得做家务会影响学习。那你觉得做家务会不会影响学习呢?说说你的理由。
①认为会。
预设:我觉得会影响。我们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花很长时间在家务劳动上,就没时间学习了。
追问:你的前提是花很长时间在家务劳动上吗?
②认为不会。
预设1:不会。我们可以选择用时较少的家务劳动。
预设2:有时候劳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追问:你们觉得影响学习的关键是什么? (做这项家务要花多长时间;用什么时间做这项家务)
追问:如果能合理安排好学习和家务劳动的时间,做家务还会影响学习吗? (不会)
(2)锦囊来帮忙:怎样才能处理好学习和家务劳动之间的关系呢?老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小锦囊(每组发一个信封),完成锦囊中的这个小任务,你们就能掌握这个技能了。它出示锦囊说明:锦囊袋中包含-张规划表和若干卡片;大家把做家务的时间写在卡片上,如“写完作业后”上午“下午”“晚餐前”等这样表示时间的词语。
(3)小组合作完成规划表。
(4)反馈交流。
举例:
时间段 平时 周末 寒暑假
做什么家务 自己洗袜子;收拾碗筷、擦桌子;浇花 整理自己的房间;学烧一样菜 设计家庭出游计划;为家人准备早餐
什么时间做 晚上、下午放学后 写完作业后 完成学习任务后
①交流思路1。
仔细观察“平时”“周末”“寒暑假”这三个时间段中的家务劳动,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预设:平时做家务花费的时间都比较短,周末和寒暑假做家务花费的时间会长一点。
追问:为什么呢?
预设:平时每天都要上学、写作业,空闲时间不是很多,只能选择一些花费时间短一点的家务来做。
点评:如果因为家务劳动而影响了学习,那正是家长们担心的事情呢!
②交流思路2。
我发现“学烧一样菜”这个家务劳动,有的同学放在周末做,有的同学放在寒暑假做,说说你们的理由。
预设1:我放在寒者假做,是觉得这道菜应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菜,需要很长时间,周末估计时间不够。
预设2:我放在周末,因为我平时就喜欢和妈妈学烧菜,我觉得“学烧一样菜”对于我来说不是很难。
点评:原来,同样一项家务劳动安排在哪个时间段来做,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这就是量力而行。
③交流思路3.
我看到有同学在“什么时间做”这一栏中写 了“写完作业后”,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预设1:我觉得先把作业写完,家长就不用担心会影响学习了。
预设2:学习累了,做做家务还能放松一下 ,有些家务劳动还能锻炼身体。
点评:学习是脑力劳动,做家务是体力劳动,“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这就是劳逸结合。
(5)归纳:通过大家的分享,再看看你们的规划表,想想, 我们在规划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预设1:考虑自己的时间,选择不同的家务劳动。
预设2:有些家务可以在学习累的时候做,放松一下。
预设3:劳逸结合。
(6)小结:我们在规划家务劳动的时候,要考虑时间的问题,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如果你不止做一件家务,还可以考虑和学习交叉着进行,做到劳逸结合。这样一份合理的规划是足以消除家人的担心的。(板书:合理规划)(擦去“影响学习”)
3.活动三:现场体验,勤学多练
(1)引入:我们刚刚共同解决了前两个烦恼,现在来看看第三个烦恼,你觉得说服家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预设:学习。
(2)提问:向谁学,怎么学呢?
①小组内分享课前完成的教材第39页“比一比”中的“我想学做的家务活”。
②你准备向谁学习呢?
预设:我们可以向家人学习,可以向同伴学习,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学习。
(3)家务劳动学习考核:学习家务的途径有很多,但是学习的时候可是有讲究的。你们是不是合格的学习者呢?下面我们将进入现场学习考核环节。
①第一关:复习口诀,分享经验。
伸伸手 抱一抱 弯弯腰
排两队 变一队 弯弯腰
◎出示叠衣服的步骤图。
◎闯关要求:观察3秒,然后叠自己的外套。
◎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
预设1:我经常在家叠衣服,很熟练。
预设2:我记得一个叠上衣的口诀——关上门、抱一抱、点点头、弯弯腰。
提示:小口诀是我们学习做家务的好帮手。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了些小口诀,还记得吗?
◎出示图片温习旧知。
◎除了叠衣服的口诀,你还知道其他家务小口诀吗?
预设: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首扫地的小儿歌——大扫帚,墙边靠。桌前扫,门后扫,床下扫,墙边扫。小角落,灰尘多,要仔细,别漏掉。脏垃圾,扫集中,小簸箕,要用到。打扫完,要洗手,讲卫生,别忘掉。
追问:这么长的儿歌你是怎么记住的?
预设:我在扫地的时候就是按照这个儿歌里的步骤做的,觉得很好记。
◎学习这些家务口诀的时候应该注意点什么呢?
预设:记住口诀,多想想,动手去操作。
②第二关:现场向同伴学习。
在大家的调查表中,有的同学想学习扫地,正好有的同学扫地扫得好,那我们就来一个现场版请教学习吧!
学生表演请教过程。
提问:除了向同伴请教,家人、老师、邻居等会儿做这项家务的人都是我们的老师。向某一个人请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
预设:注意有礼貌,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问,观察要仔细。
③第三关:观看视频,学习叠衣服的不同方法。
播放视频,学生现场操作并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
预设:仔细观察,反复练习。
恭喜你们顺利通过刚才的学习考核,你们都是合格的学习者。
④小结:同学们,虽然很多家务劳动我们不会做,但是我们可以学。对我们来说,学习的途径是非常多的,不管你向谁学,只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做到仔细观察、不清楚的地方多多问,多多学,家务劳动对我们来说都不是难事。当我们成功学会了这些家务劳动,家人也就没有理由拒绝我们了。(板书:勤学)
(4)家务劳动有窍门:很多家务劳动有一些窍门,学习的时候如果能掌握其中的小窍门,就会让我们学得更快,劳动过程也会变得更轻松、更高效。
①设置情境:(出示一件撕掉商标后留下黏黏污渍的物品)以你们的经验,会用什么方法来去除这个黏黏的污渍呢?
预设1:用洗衣粉或者洗衣液搓洗。
预设2:用热水洗。
预设3:让它受热融化。(可以使用电吹风吹)
预设4:用风油精涂抹,然后搓。
②现场实验:哪种效果最好呢?我们就来现场试一试吧!
学生现场开展实验,使用不同的方法去除污渍。
③效果反馈:使用风油精效果最佳。
④小结:大家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证明了用风油精去除这种污渍更有效。双面胶留下的污渍也可以用风油精轻松去除。同学们的衣服上经常会留下钢笔、水笔的划痕,这些痕迹用风油精擦拭也会有很好的效果。一瓶小小的风油精竟然成了我们家务劳动中的好帮手。
⑤分享:你还知道哪些家务小窍门呢?
预设1:用淘米水洗菜可以洗得更干净。
预设2:冰箱里冷冻的肉,想快速解冻可以放入一点盐。
预设3:去皮的土豆泡在醋水中不会变色。
点评:生活中很多普通的物品都是我们家务劳动的好帮手呢!
⑥交流:阅读教材第40页“知识窗”中的“家务小妙招”。了解了这些小妙招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预设1:感觉很有趣,没想到做家务还有这么多学问。
预设2:感觉很神奇,普通的物品还有这么多妙用。
点评:家务劳动中还隐藏着很多学问呢,多做家务才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哟!
(5)再来试一试: (指板书做不好、不会做)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家务劳动的认识更加全面了,现在你有什么好方法来说服家人呢?
预设1:可以提前向会做的人学习,然后再提出做家务的要求。
预设2:掌握一些做好家务的小窍门,让家长刮目相看。
预设3:家长想拒绝的时候,我们正好可以向他们学习,他们应该不会拒绝的。
点评:不会做的家务我们可以学,做不好的家务可以找到窍门并多练习。当我们真正掌握了这些做家务的能力的时候,家人是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我们的。(板书:多练)(擦掉“做不好、不会做”)
(6)小结: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地解决了家人不让我们做家务的烦恼。这就是我们解决烦恼的金钥匙(指板书),相信你们拥有了这三把智慧的钥匙后,一定不会再遇到家长不让做家务的烦恼了。
三、持之以恒,履行责任
过渡:家务劳动的学问和乐趣非常多,只要坚持做,就能真正发现它的魅力哟!
1.活动一:集思广益,发现坚持的好方法
(1)引入:呈现教材第39页“比一比”第一题的调查结果。
(2)提问:通过课前调查,不难发现我们班级的同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每天做家务的。为什么坚持不下去呢?
预设1:有时候想偷懒。
预设2:有时候会忘记。
预设3:有时候觉得偶尔次不做也没关系 。
预设4:有时候遇到更紧急的事情需要做。
点评:不仅你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成人也会有想偷懒的时候,但是如果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好方法来督促、提醒自己,就能克服这些难题。
(3)交流:你能想到什么好方法呢?
预设1:让家长拍视频在班级群里打卡。
预设2:跟老师建议开展家务劳动竞赛活动,这样大家更有积极性。
预设3:确定好每天做家务的大概时间,定一个闹铃提醒自己。
预设4:每天记录,家长督促并签字。
预设5:设计一个表格,每天完成后打“√”。
点评:这些都是很多人喜欢采用的有效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择。(板书:坚持)
2.活动二:辨析活动,明确承担家务是责任
(1)过渡:但是,明明同学却准备采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让自己坚持做家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起去看看。
从明明上小学四年级起,妈妈就让他做扫地、擦桌子之类的简单家务,但是明明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为了让自己能坚持下去,明明列出了一份家务活“价目表”,扫地五角、拖地一元、洗碗一元、倒垃圾五角。
(2)交流:生活中也有家长采用做家务给报酬的方法激励孩子坚持做家务。对于这个做法,你怎么看?组内交流。
(3)集体分享。
①赞同。
预设1:同意。我觉得这样的方式会让很多人更有动力了,毕竟零花钱是我们需要的。
预设2:同意。如果做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家务劳动,可以考虑给报酬,这也是对自己的鼓励。
②不赞同。
预设1:不同意。做家务是我们每个人的家庭职责,我们不应该要报酬。
预设2:不同意。如果做家务要报酬,那爸爸妈妈做家务跟谁要报酬呢?
(4)小结:老师也不赞同这样的方法。就像大家说的,我们是家庭的一分子,家庭中的每个人都有责任分担家务劳动,为家庭作贡献。如果任何事情都用金钱来衡量,可能还会伤了家人之间的感情。(板书:责任)
3.活动三:设置我的家务劳动岗
(1)过渡:有的人不能坚持做家务的原因还可能是给自己定的任务太难了,做了几次就觉得困难重重,所以很难坚持。
(2)提问:要想养成坚持做家务的好习惯,你觉得选择家务劳动的时候应该注意点什么呢?
预设1:选择简单一点的,这样做起来不那么难。
预设2:刚开始不要选择太多家务劳动。
预设3:我们还要处理好学习和做家务的关系。如果影响学习,家人也不会让我们坚持了,所以不能选择需要花很长时间的家务劳动。
点评:大家说得非常棒!坚持做家务,老师也建议大家从一些简单的、花费时间短的家务劳动开始,当我们养成了这个好习惯之后,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增加难度。
(3)填写: (呈现“我的家务劳动自律表”)想一想,你准备坚持承担家里的哪些家务劳动。请写在“我的家务劳动自律表”上。
(4)指导:下面这些家务劳动可以供大家参考。
晚饭前择菜或者淘米;饭前盛饭摆碗筷;晚饭后收拾碗筷、擦桌子;洗自己的袜子;帮妈妈晾晒衣服或者收衣服、叠衣服;为家人准备水果;睡觉前整理好自己的书桌……
(5)交流:同桌交流自己准备设置的岗位,并互相提提好的建议。
(6)集体分享:在班级交流自己准备承担的家务劳动。
预设1:我决定每天吃完晚饭收拾碗筷。
预设2:我决定每天早起五分钟自己叠被子。
预设3:我决定每天吃饭前帮忙盛饭、摆碗筷。
点评:从大家的分享中,老师已经感受到了大家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决心和热情。今天回家就把自己的决定和家人说一说,也可以听听他们的建议,然后郑重地签下“家务承诺书”。
(7)进一步提问:你觉得签了这份承诺书意味着什么?
预设1:要说到做到。
预设2:意味着自己承担了家庭责任,每天要坚持。
预设3:这就是我的岗位了,每天记得提醒自己准时做。
点评:这份“家务承诺书”就是我们履行家庭责任的开始。确定了你的家务劳动岗位后,还可以去搜集一些做好这项家务的小妙招,写在自律表的下面。
(8)总结:同学们,有人研究,一件事情坚持21天,就能养成一个好习惯。 老师在“我的家务劳动自律表”中为大家准备了一份21天倒计时的自律表。每天按时完成后就在“评价”栏里画个“”或给自己一个笑脸。你们有信心坚持吗?履行家庭责任,就让我们从坚持承担家务劳动开始吧!
板书设计
5这些事我来做
真诚沟通
合理规划
勤学多练
{
坚持
责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