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3 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三框“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包括两目。第一目“建设文化强国”,主要讲述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第二目,“坚定文化自信”,阐述文化自信对国家、民族,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阐明我们有文化自信的底气,帮助学生懂得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这两目内容采用层次递进的讲述方式,以文化自信为落脚点,阐述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和我们有文化自信的原因,最后以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为本课乃至本册书的落脚点。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近年来党中央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方针政策,全面理解建设文化强国的措施;
2.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以及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理解坚定文化自信。
3.明确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学精神:把文化自信建立在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基础上。
公共参与: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积极投身文化强国建设。
【教学重点】
理解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
【教学难点】
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阅读材料《二十大报告摘录》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思考:从习近平的论述中,你能体到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是什么关系吗?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为何要坚定文化自信?如何才能有文化自信?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九课第三框——《文化强 国与文化自信》,一起探讨什么是文化自信,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如何建设文化强国?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总议题:如何理解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议题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议题二: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如何才能有文化自信?
第一幕:建设文化强国
议题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主场活动启动》
2022年11月4日,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主场活动启动。北京园博园、中国园林博物馆等地变身戏曲乐园,将陆续举办演出、论坛、展览、市集、游戏等系列戏曲活动,为戏迷和游客带来观赏与游园乐趣。连续举办六年的中国戏曲文化周,已经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知名戏曲文化品牌,也是“大戏看北京”这张文化名片重要组成部分。第六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以“和合共美”为年度主题,依托往届经验,在艺术水准专业性、内容形式多样性、活动空间延展性等方面继续进行探索。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呈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些落后甚至是腐朽的文化现象.....
判断下面是落后还是腐朽文化
议学问题: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文化 奏响什么样的主旋律?我们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议学提示:
一、建设文化强国
1、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1)必要性:
①我们面对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健康的和腐朽的、积极地和颓废的等。
②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
(2)必然要求: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比较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16场:家风正,国运兴》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16场活动,11月4日进行“云宣讲”。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作题为《家风正 国运兴》的演讲。
蒙曼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家风与国运的关系展开讲解。在阐释家教、家风与国风内涵的基础上,她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重视教子的优良传统和规矩先行、底线思维等宝贵经验,提出要正确认识家与国的关系,在家风家教建设中坚持古为今用,从而实现家风正、国运兴。蒙曼表示,家庭不仅构成今天的社会,而且还培养未来的国民,家庭建设的意义不仅在于家庭的美满,更在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和社会和谐,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家庭建设的基础和底色。
议学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 精神文明创建 、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
议学情境三:观看视频《打造22家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和《2022年全国科普日启动》
议学问题:结合上述两个视频,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1)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关、文化观。
(2)公民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3)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正确区分科学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
议学情境四:观看视频《2021年河南文化和旅游十件大事》
2021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系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为引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动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需求为导向,知负重,迎难克难,惟干实干,推动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取得新进展、开创新局面。共盘点了十件大事。
议学问题:结合2021年河南文化和旅游十件大事,谈谈河南是如何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文化强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1)国内: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
(2)国外: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
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比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第二幕:坚定文化自信
议题二: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如何才能有文化自信?
议学情境五:观看视频《河南卫视是怎么打造文化自信的》并阅读材料《习近平总书记谈文化自信》
2022年10月16日,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议学问题:结合上述情境谈谈我们为何这么重视文化自信,河南打造文化自信底气在哪?河南卫视是怎么打造文化自信的?我们应该对我国的什么文化充满自信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议学提示:
增强文化自信:
1、坚定文化自信的原因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1)夯实基础:
①措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②依据: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
(2)文化底蕴:
①措施: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②依据: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3)最根本要求: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
本课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