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六年级上册 快乐篮球 教案(共两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体育六年级上册 快乐篮球 教案(共两份)

资源简介

六年级体育课《快乐篮球》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课按照新课程的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为目标。教学中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充分发挥个性特长,通过启蒙、诱导,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篮球赛及各种篮球游戏情境的氛围之中,使每个学生充分享受篮球的无限乐趣,为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与意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有兴趣参与练习和游戏,感受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在与同伴的合作学练中获取成功感受。
2、能掌握篮球各种运球综合技术方法,提高投篮时的控球能力。
3、通过游戏及练习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篮球的动作要点,进一步提高运球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掌握一定技能。
三、学情分析:
1、篮球是广大学生喜爱的一种体育运动,在篮球技术中,运、传球是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如果按部就班的进行运球、传球技术的教学,有的学生会因为枯燥而降低对篮球的兴趣。
2、六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普遍较高,又有较强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好胜心强。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容将比较容易掌握,只要激发得当,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难调动。同时也由于七年级学生兴趣广泛,自制力差,其心理因素处于极不稳定的阶段。
3、六年级的后进生主要是几位个子较小的同学,他们力量小、个子矮,在练习快速跑、力量型项目时会遇到困难。这时,应充分发挥好班级体育好尖子生的带头、合作作用。在体育课中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的偶发事件。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以下特点:
1、 以“健康和快乐”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使学生带着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本课在课的导入中引入了现在学生最感兴趣、最熟悉的篮球明星(姚明)。激发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而且也让学生明白篮球明星的梦想需要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整堂课以球星为载体,让每一位学生在合作中争做小球星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2、 实施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1)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让学生尽情地表现自己,展现自己,教师只是提出一些基本的活动要求。
(2)根据学生对篮球的不同的兴趣设计耍球、争分夺秒、运球比赛等环节来提高学生平时对一味枯燥的技术练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在快乐的玩中学到技术并能掌握它。
(3)这些方式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技能、发展能力。
3、本课始终贯彻以篮球运动为主的原则。以学生自主练习篮球的基本功为主线,教师设计探索性和展开性的问题,给学生探究的空间,激活其思维,让他们带着问题主动地进行思考和体验。
4、 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当着组织和参与者的角色,激发并协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评价的实践活动中创造性的学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成功与收获。

四、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1)诱导性练习:耍球 (2)运球 (3)运球接力
2、篮球练习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提高灵敏性,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游戏尝试小篮球的多种玩法,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从而真正达到快乐。同时也为学生在初中阶段更正规的篮球学习以及更深层次的篮球比赛作了铺垫。
五、教法、学法:
本课采用一材多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结合讲解、示范法,启发教学法,团体、自主学习法、游戏、比赛等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六、重点、难点:
(1)重点:运球—准确的手型及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2)难点:运球—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掌握能力。
七、教学准备
场地:篮球场;器材:29个篮球。
九、教学过程:
(一)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阶段
1、课堂常规
体育委员整队,检查服装,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导入新课,导入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用篮球来上一堂课,名字叫《快乐篮球》,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跟篮球成为好朋友,并且在这节课中玩得很快乐……
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
2、球操
①上肢;②体侧;③转体;④腹背;⑤踢腿。
教师指导活动:教师语言提示,引导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学生学习活动:动作到位,节奏准确,要求精神饱满充沛。
组织:学生成四列横队站立。
3、玩球、耍球、拍球
抛球,接球,滚球,腰绕球,拍球比多,拍球比快,
个别学生展示不同的动作。
点评: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更能促进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与爱好。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阶段
教学内容:篮球行进间运球与空中传球组合练习
重点:掌握传球的部位。
难点:手控球能力,手和脚的协调配合。
教师指导活动:
1、教师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
a“为什么身体都往前走了,手拍的球还在原地呢?“-----强调手拍球的部位。
b“球是圆的,怎么才能让它听话呢?”------强调手型。
c“我们的手要怎么来指挥球呢?”-----强调手控球能力
d“空中接球时,球要传到对方哪个位置,让对方容易接好球呢?”-----强调传球位置
点评: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把篮球的重点动作分开让学生一一去讨论,不仅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更好得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好动作要领,在运用中减少出错的可能性。让学生自己亲身实践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成为学习的主人翁,体验找到答案后的喜悦心情,并且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生硬模式,使课堂变得更富有朝气和魅力。
2、教师让学生带问题练习,巡视并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解决问题。
3、召集学生回答问题,示范动作,讲解要领。询问学生是否想法一致,有何异议。
4、教师小结。
学生学习活动:
1、学生答疑。 2、分组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3、在练习中解决问题,并将得到的答案小组汇总。 4、踊跃发言,大胆展示。
5、学生练习。 6、学生用慢、中、稍快等方式进行运球练习,以及练习传球动作。
7、学生展示。 8、学生练习,采取小组、个人、师生评价。
9、让学生创造多种运球传球方法。
组织:分散练习。
(三)激活思维拓展能力阶段
教学内容:
游戏:运球接力
规则:教师把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每组7人,在规定的场地内直线运球。一定要碰球和运球,期间不能抱着球跑,但容许轻微走步,两次运球,每投进一球得一分,一轮后,运球结束后队员互换。
教师指导活动:
1、请几名学生配合示范,讲解游戏方法和要求。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游戏练习,游戏时注意安全。
3、组织各组比赛,选出优胜组给予奖励。 4、创新能力评价:互评,综合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1、细听教师讲解,示范方法和要求。 2、认真练习,开动脑筋,进行比赛。
3、比一比,得分多的为优胜组。 4、评一评,哪组配合默契。
(四)稳定情绪,恢复身心阶段
1、师生组织学生做放松练习,拍拍手,拍拍肩,拍拍腿时,一律快速原地拍球几下,也可以跟教师做得不一样,自己创新放松动作。
点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创新放松动作,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他们想象的能力,展示他们的才艺,充分体现了他们的主体地位。
2、教师小结。 3、收回器材。 4、宣布下课。
教师指导活动:教师针对性点评。
学生学习活动:学生即兴表演,动作自然大方。同学间互评。
九、课后作业
每人每天坚持做运球和传球练习,时间、次数不限。

《快乐篮球》教案
六年级 教师:李锡瑞
教 学 目 标



标 1、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3、发展体能
4、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水


标 水平目标三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乐于参与到运动中来,并能够自觉的进行练习;了解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通过运球练习发展反应速度和灵敏性;在运动中表现出适宜的自信心,理解不同运动角色的任务,识别体育中的道德行为。
教材
内容 1、熟悉球性(1)耍球;(2)运球
2、游戏:运球接力 教具
1、篮球29只
重点:掌握运球的要点、动作方法,控好球。
难点: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即运球时控制好球的反弹高度、速度和角度。
结构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分 6` 1、组织学生;
2、提出问题;
3、带领学生一起到篮球场,一起慢跑热身。 1、回字形队形站在教师周围。
要求:
1、精神饱满
2、积极思维
3、集体做准备活动 1、让学生自如的进入到课堂中来;
2、对本节课的内容充满好奇;对自己充满信心;使学生全身各个关节活动开。
结构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分 30` 一、运球大赛即将开始,教师讲解运球大赛规则;
1、规定运球:模仿教师的动作;
要求:动作标准,模仿得像,不丢球。
2、创意运球:自己想花样的运球动作;
要求:动作富有创意,不丢球。
3、运球接力
教师示范运球接力动作;给表现突出的同学奖励。 1、集中精神参与到比赛中;
2、注意运球动作的重点和难点:
3、五指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触球;
4、用手指柔和的拍按球;
5、相互鼓励;优秀学生做示范。
1、遵守比赛规则。
2、与同伴互相鼓励,争夺比赛的冠军。 1、激发学生练习运球的兴趣;同时进一步促进学生运球的手感和动作标准。
2、 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使他们学会创造,学会鉴赏,学会展示自我。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互相配合;


1、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2、培养集体意识;团队精神。



分 4` 教师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学生跟教师一起归还器材。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2、与教师再见。 在这场比赛中,诞生了很多小球星;
使学生身心全部放纵下来。

教后反思:
在篮球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愿在球性及基本功上下功夫,最好一到球场上马上比赛或投篮练习。而忽视球性、基本功练习,学生就学得不扎实,技术提高慢,不规范。教师在本课安排平衡游戏(耍球练习),其实质是球性练习,通过耍球比赛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提高球性,基本功。本课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接受教育,在游戏中提高篮球的基本技术。在分组时采用了学生感兴趣的NBA的队名,让学生体会篮球的魅力,实现他们心中的梦想。
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特长,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又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运动,把学校的一些行为规范、理念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学校体育校本课程是教学研究,使我们体育教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真正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些是这堂课后将继续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