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例谈历史与社会开放性教学设计让开放为教学注入活水一、开放性教学设计的起因(一)一个尴尬的事实……2010年DI创新思维全球赛上,中国派出了23支代表队200多名中小学生参赛,最好的一支参赛队成绩仅为第六名。带队老师感叹:很多中国学生把时间花在应对考试解题上,鲜有时间接受思维能力的训练。(二)教学新范式之导学案(三)我的施教经历——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一教时《以法律为准绳》1、学生能了解“人治”与“法治”的区别,知道在民主制度中法律是最大的权威。2、学生能感受到生活在法治国家中,身边处处有法律。3、学生能懂得法治是民主的保障,是办事的准绳。第一次施教时的学案设计标题:徐老师“说事”上课前播放电影《天下无贼》片段妻子:孩儿他爹,咱家收购的牛奶你卖了没有?丈夫:没有!妻子:哪为啥没有卖呢?丈夫:那奶粉厂的人说了,咱家的牛奶别的都好,就是蛋白质含量不够!妻子:咦,你个死脑筋,你往里面加点东西呀,这东西一加,那蛋白质含量立马升高!丈夫:哪是啥东西啊?我怎么不知道啊!妻子:叫我怎么说你呢!你除了知道吃饱了不饥,你还知道啥?!加三聚氰胺啊,现在地球人都知道了啊!1、说说“毒奶粉”的事(教师表演情境对白)(1)除了奶粉事件外,你还知道哪些因为犯法而被刑拘或者判刑的事件?(2)对这些犯法的人的惩罚说明在我们国家,法律面前 ,进而说明我们今天的社会是 社会,而不是人治社会 。房地产商在楼书中的内容之一:“小区包括幼儿园、中心会馆、商业网点、24小时热电厂供热、卫星电视、宽带网、电子对讲防盗门”但是,在实际交房后,业主发现,开发商承诺的供热没有兑现。2、说说一封楼书的事(1)开发商的行为对吗?为什么?(2)请同学们说说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还经常接触哪些法律?(3)我国封建时代有法律吗?是法治社会吗?为什么 ?(4)如果你是一名业主,你会怎么做?3、说说身边法盲的事“事情发生在两年前的萧山区某镇,村民要集资建教堂,经镇政府审批后同意建在A地。但是,村民们以A地风水不好为由,自行选在B地兴建。镇土地管理部门在得知情况后,要求村民撤除建筑物却遭到了村民的拒绝。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由执法人员强行拆除,但是却遭到了村民的暴力阻挠。村民不但打伤了执法人员,还冲击镇政府。。。。。。最后,为首的肇事者被依法刑拘,后被法院判处了有期徒刑。”此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结尾设计:“学法、懂法、守法、会用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引入:课前播放《天下无贼》片段,没有改变,但是情境对白由学生表演。第二次施教时的学案设计的改动2、过程:材料呈现后,由学生设计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只起引导作用。3、结尾:播放《天下无贼》中的插曲,并引发学生的思考:如何才能做到天下无贼?(四)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建议“一、教学准备与设计”第1条:认真学习《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知道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它具有人文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特点,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本学科的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二、教学组织与实施”第13条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从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等相关学习内容中提取信息、获得意义,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第14条: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相关学习内容中,或日常生活经历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或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二、开放性教学的过程设计策略(一)脑中有新理念——思想支撑1、师不必贤于弟子——要树立新的学生观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要树立新的教材观(二)手中有设计——实践的支撑1、引入的开放性设计策略(1)迎学生的兴趣而设计(2)因学生的需求而设计(3)承学生的认知而设计(4)依课标的要求而设计(1)激趣引疑——(2)自问互判——(3)精导妙引——2、导引的开放性设计策略再以施教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时为例(1)用情境来感染(2)用悬疑来吸引(3)用探究来拓展3、结尾的开放性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